一种制备苯乙烯共聚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47227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备苯乙烯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是以4(1-烯基)苯乙烯为重要原料,先使之与α-烯烃,如乙烯、丙烯、1-丁烯等,或共轭二烯烃,如1,3-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聚,制备得到具有聚α-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等,或聚共轭二烯烃,如聚1,3-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主链,侧基或端基含有苯乙烯基团的共聚物,再使得到的共聚物与苯乙烯共聚,从而方便地得到α-烯烃,如乙烯、丙烯、1-丁烯等,或共轭二烯烃,如1,3-丁二烯、异戊二烯等与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这种方法具有接枝率及各链段立体结构可控,聚合产物纯净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化学结构方面的原因,苯乙烯与其它烯烃很难实现共聚,相关报道非常少,即使可以制得苯乙烯与其它烯烃的共聚物,共聚物中苯乙烯链段的含量也非常少,共聚物中苯乙烯链段与其它烯烃链段的立体构型不能方便地改变,或只能制得无规聚苯乙烯与其它烯烃链段组成的共聚物。在文献报道中,合成苯乙烯共聚物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茂金属催化剂或Ziegler-Natta催化剂直接使两种单体进行共聚。苯乙烯与乙烯共聚,曾经报道的催化体系如TiCl3/MAO[Macromolecules,24,5476(1991)];CpTiCl3/MAO,Ti(OR)4/MAO[Japanese Patent 205987,3087301];CpTi(Oph)3/MAO[Macromolecules,30,685(1997)];Ti(Benzyl)4/硼烷[Macromolecules,29,1158(1996)]等。苯乙烯与丙烯共聚,曾经报道的催化体系如TiCl4/NbClx(OR)y/MgCl2/Pb2SiCl2/EB[高分子学报,4,416(1996)];TiCl3或Cp2TiMe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苯乙烯共聚物的方法,以4(1-烯基)苯乙烯为原料,与α-烯烃或共轭二烯烃共聚,制备得到具有聚α-烯烃或聚共轭二烯烃主链,其侧基或端基含有苯乙烯基团的共聚物;得到的共聚物与苯乙烯共聚,得到α-烯烃或共轭二烯烃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所述4(1-烯基)苯乙烯的结构式为 式中m≥1,且m为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a)氮气气氛下,以4(1-烯基)苯乙烯为原料,加入甲苯和助催化剂,原料与甲苯的比例为0.001~0.5,原料与助催化剂的比例为0.1~10000,30~100℃搅拌5~10分钟,加入催化剂I,催化剂I与原料的比例为1×10-5~0.1,30~100℃搅拌5~10分钟,按原料α-烯烃或共轭二烯烃=0.01∶100~30∶100加入α-烯烃或共轭二烯烃,聚合0.5~1小时;加入10%(体积比)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反应,盐酸乙醇溶液的体积与反应液的体积比为0.1~100,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用乙醇和水充分洗涤,50~120℃真空干燥,得到产物A;b)氮气气氛下,在反应器中加入产物A和甲苯,产物A与甲苯的比例为0.002~0.5,50~70℃搅拌溶解,加入苯乙烯和助催化剂,苯乙烯与产物A的比例为0.001~50,助催化剂与产物A的比例为1×10-5~0.1,50~70℃搅拌5~10分钟,加入催化剂II,催化剂II与苯乙烯的比例为1×10-5~0.1,50~70℃搅拌0.5~1小时;加入10%(体积比)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反应,盐酸乙醇溶液的体积与反应液的体积比为0.1~100,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用乙醇和水充分洗涤,50~120℃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品;所述催化剂I为Ti、Zr、Hf、Co或Nd的化合物;所述催化剂II为Ti、Zr、Hf、V、Nb、Ta、Co、Ni或Cr的化合物;所述助催化剂为烷基铝氧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a)氮气气氛下,加入甲苯和助催化剂,甲苯与助催化剂的比例为10~10000,30~100℃搅拌5~10分钟,加入催化剂I,催化剂I与助催化剂的比例为1×10-6~0.1,30~100℃搅拌5~10分钟,加入α-烯烃或共轭二烯烃,α-烯烃或共轭二烯烃与甲苯的比例为0.001~1,聚合0.5-1小时,加入4(1-烯基)苯乙烯,4(1-烯基)苯乙烯与α-烯烃或共轭二烯烃的比例为1×10-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胡友良洪瀚马志柯毓才丁瑞东科尔文·霍华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美国索尔维工程塑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