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淼专利>正文

介入手术用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71213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是一种介入手术用机械手,其特点是:包括在支撑杆上置有调高支座,调高支座通过连接活节与导轨连接,在导轨内置的导向轮铰接于吊架上,吊架与减速器固连,减速器的转向输入轴与转向电机轴固连,减速器的转向输出轴与介入导管的前端固连,在导轨后端固连有介入导管送进机构,介入导管送进机构的结构是,包括本体,在本体内铰接有动力主轴和副轴,动力主轴与驱动电机轴固连,介入导管穿装于动力主轴上固连的主动槽轮与副轴上铰接的从动槽轮的槽内。术者远距离操作就能精确控制介入导管和导管内置导丝正、反向转动以及前进、后退的操作,能够避免术者暴露在X射线下,具有结构合理,手术规范、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是一种介入手术用机械手
技术介绍
介入手术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放射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学科。 它是在放射诊断学设备(数字减影X线机、CT机、核磁共振机和常规X线机等)的指导下, 通过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学科。介入治疗学采用“非外科、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多种疾病。近几十年介入治疗学发展迅速,和内科、外科学一道成为临床3大支柱性学科。介入治疗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治疗可理解成不用开刀的手术。介入手术主要是通过穿刺的方式,将介入导丝、导管系统输送入动脉系统。在X射线透视下,通过导管及导丝的进退及旋转,使导丝、 导管头端超选择性的到达体内局部动脉内,通过导管系统达到局部给药或放置介入材料的目的。目前介入治疗主要应用于癌症化疗、动脉瘤、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虽然介入手术对患者而言创伤小,但对于从事介入手术的介入放射工作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地受到超剂量电离辐射后,可以出现造血系统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头晕、乏力、头痛、记忆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手术用机械手,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杆,在支撑杆上置有调高支座,所述调高支座通过连接活节与导轨连接,在导轨内置有沿导轨滚动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铰接于吊架上,吊架的下端与减速器固连,所述减速器的转向输入轴与转向电机的轴固连,所述减速器的转向输出轴通过夹持器与介入导管的前端固连,在所述导轨后端固连有介入导管送进机构,所述介入导管送进机构的结构是,包括本体,在本体内铰接有动力主轴和副轴,所述动力主轴与驱动电机的轴固连,在所述动力主轴上固连有主动槽轮,在所述副轴上铰接有从动槽轮,所述的介入导管穿装在主动槽轮与从动槽轮的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手术用机械手,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杆,在支撑杆上置有调高支座,所述调高支座通过连接活节与导轨连接,在导轨内置有沿导轨滚动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铰接于吊架上,吊架的下端与减速器固连,所述减速器的转向输入轴与转向电机的轴固连,所述减速器的转向输出轴通过夹持器与介入导管的前端固连,在所述导轨后端固连有介入导管送进机构,所述介入导管送进机构的结构是,包括本体,在本体内铰接有动力主轴和副轴, 所述动力主轴与驱动电机的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淼赵丛海杨新健王捷高宇飞李胜春
申请(专利权)人:李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