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44686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方法,包括在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反应条件下,将甲醇与催化剂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非沸石型分子筛和至少一种沸石分子筛,其中,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与沸石分子筛的重量比值为0.01-99。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活性与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含羟基化合物脱水制备醚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 种用于曱醇脱水制备二曱醚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固体酸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曱醇脱水制取二曱醚是现有生产二曱醚技术中常见的方法。其中,如Y型沸石、ZSM-5或丝光沸石等分子筛因其具有良好 的固体酸性质,可作为甲醇脱水制取二甲醚催化剂使用。CN1153080 —种由合成气一步制取二曱醚的催化剂是以合成甲醇活性组份 与曱醇脱水组份组成,其特征是合成甲醇活性组份为Cu 、氧 化锌及氧化锆,其中铜、锌、锆的原子比为Cu: (Zn+Zr)=l: 0. 5-5. 0, Zn: Zr=l: 0. 3-3. 0,甲醇脱水组份为H型Y或SY或ZSM-5分子筛或丝 光沸石,合成曱醇组份与曱醇脱水组份的重量比为1: 0. 3-3. 0。CN1524618 —种用于流化床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 剂是以硅溶胶为粘结剂,以Cu-Zn-Al为曱醇合成活性组分,以HZSM-5为 曱醇脱水组分的双功能催化剂,主要活性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铜占 30-45 %,锌占30-45 %,其它组分占10-30%。CN1510021A公开了一种生产二曱醚的方法,包括(a)部分取代疏水沸石 的氢阳离子,和(b)在含有所述疏水沸石的下式(I)所示的疏水沸石催化剂存在 下,使含水粗甲醇脱水HxM(1-x)/nZ(I)其中,H表示氢阳离子;M表示一种 或多种阳离子,选自元素周期表第IA族、IIA族、IB族和IIB族金属离子和 铵离子;n表示取代的阳离子(M)的氧化数;x表示基于氢阳离子量的10-90摩 尔百分数;并且Z表示Si02/AlA比例为20-200的疏水沸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新的、活性与 选择性均较高的曱醇脱水制备二曱醚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曱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方法,包括在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 反应条件下,将曱醇与催化剂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非 沸石型分子筛和至少一种沸石分子筛,其中,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与沸石分子筛的重量比值为0. 01-99。其中,优选的非沸石型分子筛为磷酸硅铝分子筛,例如,可以选自SAP0-34、 SAPO-ll、 SAP0-17、 SAP0-41、 SAPO-44中的一种或几种。它们可以是市 售的商品,也可以是采用任意一种现有方法制备。特别优选的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磷酸硅铝分子筛,以X-射线衍射表征,该 分子筛在焙烧脱除模板剂前至少含有表1所示的衍射峰,焙烧脱除模板剂后至 少含有表2所示的衍射峰,摩尔组成用氧化物形式的无水化学式表示为 Al203:yP205:zSi02,其中y的值为0. 01~1.5,优选为0.1-1.4,进一步优选 为0.15 — 1.2; z的值为0. 05~50,优选为0.1 — 40,进一步优选为0. 2 ~ 20。该磷酸硅铝分子筛在焙烧脱除模板剂前的摩尔组成,用氧化物形式的无水 化学式表示时为xR: Al203:yP205:zSi02,其中,R为存在于分子筛晶体孔道内的 有机模板剂;x的值为0.01-5,优选为0.03-4, y和z的值如前所定义。其中,所述有机模板剂优选自二乙胺、二正丙胺、二异丙胺、三乙胺中的 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为双模板剂,例如,二乙胺和二正丙胺双模板剂。当所述分子筛含有双模板剂时,该磷酸硅铝分子筛在焙烧脱除模板剂前的 摩尔组成,用氧化物形式的无水化学式表示时为 (XiRr^IU: A1203: yPA: zSiO其中Ri和R2为存在于分子筛晶体孔道内的模板 剂,Ri为二乙胺,R2为二正丙胺,x一X2的值为0. 01~5,优选为0. 03~4, y和 z的值如前所定义。该磷酸^f圭铝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在CN 1195679C中^f故了详细描述,这里不赘述。表1<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W 0—20%, M 20-60%, S 60-80%, VS 80-100%,下同。 表2<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所述沸石分子筛选自具有大孔结构沸石分子筛、中孔结构的沸石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具有大孔结构沸石分子筛优选为FAU结构沸石、BETA结构沸石及其改性物,所述中孔结构的沸石分子筛优选为丝光沸石、ZSM-5沸 石、ZSM-ll沸石、ZSM-22沸石、ZSM-23沸石、ZSM-35沸石、ZSM-48沸石、 ZSM-57及其改性物。所述沸石分子篩可以是市售的商品,也可以采用任意一 种现有技术制备。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所述催化剂中还可以含有基质,所述基质在催化 剂中起粘结剂、稀释剂和载体的作用。所述基质可任选自常用作催化剂载体和 /或基质的各种耐热无机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选自氧化铝、氧化 硅、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 化硅-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铍、氧化硅-氧化钛、氧化硅-氧 化锆、氧化钛-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 化硅-氧化铝-氧化<漢、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天然沸石、合成沸石分子筛、 非沸石型分子筛和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其中的合成沸石分子筛、非沸石 型分子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中一种或它们的化合物。优选为 氧化铝、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催化剂总量为基准,所 述基质组分的含量不超过95重量%,优选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铝 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基质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 ~90重量%。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所述催化剂中还可以任选含有选自IIIA族非铝金 属、IVA族金属、VA族金属、IIB族金属、IVB族金属、VIB族金属、VIIB族 金属、V1H族金属或稀土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组分,优选其中的铁、镓、 锗、锡、锆、铜、铅、锌、镉、镧、铈、富镧混合稀土金属、富铈混合稀土金 属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催化剂为基准,所述金属组分的含量 不超过30重% ,优选不超过10重量% 。本专利技术提供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由包括将所述至少一种非沸石型分子 筛和至少一种沸石分子筛混合的方法制备,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述非沸石型分子筛和沸石分子筛与水混合并打浆,之后干燥并焙烧,所述干燥 和焙烧的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惯用的方法和条件,例如所述焙烧温度可以是 400 ~ 1000°C,优选为450 ~ 800°C。其中,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和沸石分子筛的用量使最终催化剂中,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与沸石分子筛的重量比值为0. 01-99,优选为0. 02-98。当所述催化剂中含有基质时,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引入基质的 步骤,所述基质的引入方法为本领域惯用方法,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 质是在足以将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沸石分子筛和基质浆化的条件下,将所述 基质与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沸石分子筛与水混合并打浆,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方法,包括在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反应条件下,将甲醇与催化剂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非沸石型分子筛和至少一种沸石分子筛,其中,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与沸石分子筛的重量比值为0.01-99。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方法,包括在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反应条件下,将甲醇与催化剂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非沸石型分子筛和至少一种沸石分子筛,其中,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与沸石分子筛的重量比值为0.01-99。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沸石型分子筛与沸石 分子筛的重量比值为0. 02-98。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X-射线衍射表征,所述非 沸石型分子筛选自 一种磷酸硅铝分子筛,该磷酸硅铝分子筛在焙烧脱除模板剂 前至少含有表1所示的衍射峰,焙烧脱除模板剂后至少含有表2所示的衍射 峰,摩尔组成用氧化物形式的无水化学式表示为Al203:yP205:zSi02,其中y的 值为0. 01 ~ 1. 5, z的值为0. 05 ~ 50。表l<table><table><row><column>2 θ (o) </column><column> d (A) </column><column>相对强度</column></row><row><column>8. 13-8. 30 </column><column>10. 89-10. 65 </column><column>VS</column></row><row><column>11. 55-11. 72 </column><column>7. 66-7. 55 </column><column>W</column></row><row><column>14. 17-14. 35 </column><column>6. 25-6. 17 </column><column>S</column></row><row><column>16. 43-16. 61 </column><column>5. 39-5. 34 </column><column>M</column></row><row><column>18. 34-18. 52 </column><column>4. 84-4. 79 </column><column>M</column></row><row><column>20. 16-20. 34 </column><column>4. 40-4. 36 </column><column>W</column></row><row><column>21. 79-21. 99 </column><column>4. 08-4. 04 </column><column>M</column></row><row><column>23. 30-23. 50 </column><column>3. 82-3. 78 </column><column>W</column></row><row><column>24. 74-24. 94 </column><column>3. 60-3. 57 </column><column>M-S</column></row><row><column>26. 12-26. 32 </column><column>3. 41-3. 39 </column><column>M-S</column></row><row><column>28. 69-28. 89 </column><column>3. 11-3. 09 </column><column>W-M</column></row><row><column>29. 88-30. 08 </column><column>2. 99-2. 97 </column><column>M</column></row><row><column>32. 14-32. 44 </column><column>2. 78-2. 76 </column><column>W-M</column></row><row><column>35. 33-35. 63 </column><column>2. 54-2. 52 </column><column>W表2<table><row><column>2θ(o) </column><column>d (A)</column><column>相对强度</column></row><row><column>8. 21-8. 31 10. 77-10. 63</column><column>VS</column></row><row><column>11. 68-11. 78 7. 57-7. 51 </column><column>W-M</column></row><row><column>14. 30-14. 40 </column><column>6. 19-6. 15</column><column>S</column></row><row><column>16. 54-16. 64</column><column>5. 3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李明罡李黎声张凤美罗一斌慕旭宏宗保宁舒兴田龙军毛安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