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673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GMCC No.3026及其在生物防治的应用。通过在醉马草根中分离、筛选和培养,获得荧光假单胞菌的最适杀虫pH为7-8,在pH 7.2-7.4范围内可保持较高的杀虫活性,在20-37℃范围内均有杀虫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菌株广泛应用在防治蚜虫害的生物防治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具有杀虫效果的内生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00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在健康植物组织的内部也有微生物存在,这类微生物后来在文献中被称为植物内生菌(Endophyte)。目前,较常用的宽泛的内生菌概念是由Stone JK等提出的,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真菌或细菌,被感染的宿主植物(至少暂时)不表现出外在病症,可通过组织学方法或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中分离或从植物组织内直接扩增出微生物DNA的方法来注明其内生[1]。即植物内生菌就是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的正常菌群,它包括两部分, 即互惠共利的内共生微生物和潜伏在宿主植物体内的病原菌。植物内生菌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分布广,种类多,能够产生多种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应用在农业和医药业中。植物内生菌与植物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它们成为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植物内生菌与宿主植物是相互选择的结果。有的植物内生菌代谢一些与宿主植物细胞相同的活性物质,因此可以用内生菌生产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自1993年,Stierle等人首次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能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2],使植物内生菌向工业化发展迈进了崭新的步伐。Brady等从植物Selaginella pallescens茎中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 CR377)的培养物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的酮内酯化合物,该物质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3]。裴炎等从棉花维管束中分离出来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I的发酵液中得到一种对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小麦白粉病等有良好防效的物质[4]。禾本科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有机胺类、吡咯里西啶类、双吡咯烷类、吲哚双萜类等4大类多达数十种的生物碱,对线虫和大多数食草昆虫具有较强的毒性[5]。清华大学的Ju等从内生菌感染的一种草中分离到数个对蚊子幼虫有毒性的黄酮类化合物。Daisy BH等发现Muscodor vitigenus内生菌产生的萘类物质具有杀虫作用[6]。 有研究表明,一些植物内生菌对宿主周围环境污染物可以降解,以维护宿主正常生长的能力,这些内生菌含有降解不相关环境污染物的基因。一些还能产生表面活性剂和产生身体机能免疫抑制作用物质,如雷公藤的内生真菌fusarium subglutinans产生的2种二萜化合物Subglutionol A和B,具有无细胞毒性的免疫抑制作用m。国内外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的种类、分布会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研究的关于微生态的植物已达上百种,涉及藻类、针叶树、灌木和草本等多个类群。其中研究较多的植物有牧草、棉花、小麦、高粱、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甜菜等。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植物内生细菌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约50个属。大多数植物内生真菌属于子囊菌类,包括核菌纲、盘菌纲和腔菌纲的许多种类以及它们的一些衍生菌,现已在80多个属的几百种禾本科植物中发现有与之共生的内生真菌。内生菌系统地分布于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织的细胞或细胞间隙。近年来,已从黄瓜、甜菜根、甘蓝、花生、果仁、百慕大草的茎、马铃薯的块茎、种子和胚珠、棉花的胚根、棉铃和水稻叶子及其它植物储藏器官内分离到大量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不同的内生菌相互作用,并建立一种生态平衡,其中一些是分离频率高、数量大的优势种群,而另一些属于稀有种。植物内生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资源库,已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开发植物内生菌有着很广阔的前景。0卒马草[Achna therum inebrians (Hance)Keng.]别名为醉马芨芨、毒草等,为芨草属(Achna therum Beauv.),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在早春萌芽,七月下旬成熟。 须根柔韧,茎秆直立,丛生,株高15 100厘米,通常具3 4节,叶片狭长。圆锥花序常紧缩成穗状,小穗为灰绿色,成熟后为褐色或带有紫色。醉马草是我国北方天然草原主要的烈性毒草之一。它是一种排斥其它牧草生长的植物,在醉马草成片生长的地方,不会有其植物存活,家畜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进食该草,会发生中毒。醉马草原产于欧亚两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宁夏、四川、陕西等省地,河北、山东、浙江也有少量分布。醉马草一般生长于东经87° 21' 31〃,北纬43° 36' 49〃,海拔1074_1752m。 醉马草多生于高山及亚高山草原、山坡草地、田边、路旁、河滩,由于其具有抗高寒、耐干旱等优势,因而分布广、适应性强。醉马草的有毒主要成分集中在植物体内物质的亲水部分, 其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氨基酸和糖类等物质[8]。目前有关醉马草内生菌的系统研究还未见报道,由于微生物有易培养、易控制、生产成本低、生长快等优点,通过诱变育种等手段,为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有关醉马草内生菌成为可能,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国内外未见有关醉马草内生菌的系统研究的现状。本专利技术通过系统研究醉马草内生菌,提供了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及其在防治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株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株,通过在乌鲁木齐南山的醉马草根中分离、筛选和培养,获得一批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微生物菌株,从中筛选出一株编号为 PF-2的菌株,具有稳定而显著的杀虫效果,经微生物学分类与鉴定,属于麦角菌(Clavic印s purpurea)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株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株,通过在乌鲁木齐南山的醉马草根中分离、筛选和培养,获得一批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微生物菌株,从中筛选出一株编号为GA的菌株,具有稳定而显著的杀虫效果,经微生物学分类与鉴定,属于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本专利技术在获得的麦角菌(Clavic印s purpure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在防治棉铃虫、红蜘蛛和蝗虫等虫害中的生物防治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内生菌株,命名为PF-2。该菌株已于申请日前保藏于布达佩斯条约微生物国际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日期是2009年5月20日,保藏号是CGMCC. No3073。经微生物学鉴定为麦角菌(Clavic^ps purpurea)。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是35°C -40°C ;优先生长于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水=1 5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滤液加水稀释至原来的体积,再加蔗糖和 1. 5%琼脂粉,自然pH)。28°C下培养7d的菌落直径为30 40mm,菌落呈圆形,菌丝白色绒毛状,中间有褶皱,显微观测呈分节状,孢子圆形。在9%NaC 1中不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条件为35°C 40°C、pH 7 8。依照《真菌鉴定手册》对PF-2菌株进行形态学测定,生理生化检测确定PF-2菌株为麦角菌(Clavice pspurpurea)中的成员。通过BLAST同源比对, 菌株PF-2的ITS序列与Clav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GMCC No.30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GMCC No. 3026。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应武张雪冰高雁娄恺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