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9526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包括与时控器相连的充气泵,还包括储液室和主反应器;充气泵通过进气管与储液室的进口密封相连,在进气管上设置空气除菌器I;储液室与主反应器之间依靠玻璃板相隔离,在玻璃板上设有玻璃弯管,玻璃弯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液室和主反应器相连通。该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实际使用效果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反应器,具体是一种用于间歇浸没的 开合式植物组织(例如愈伤组织、器官、毛状根、不定芽以及种胚等)的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培养方式主要是指在培养瓶中将琼脂作为支持物的 固体或半固体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琼脂,并且在灌装以及清洗时需处 理大量容器,因此耗费大量劳动力,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液体培养方式虽然具 有更新容易、无需换容器、方便过滤灭菌、清洗方便、便于大型容器应用、减少转苗时 间等优点;但在液体培养时缺点也比较集中,例如容易缺氧、长期浸没于液体中植物器 官易玻璃化、植物器官对搅拌力敏感、以及需要复杂的设备等。对于植物组织培养反应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1、对传统搅拌罐、气升罐的 改进;但是由于仍然采用浸没式培养,因此玻璃化现象无法解决。2、层向流反应器,如 浅层式和转鼓式培养反应器;虽减少了玻璃化现象,但是培养效果不理想。3、喷淋、 雾化型反应器,此类反应器培养效果较为理想,现在也有相关的专利申请,如专利号为 97220500.4的“植物器官生物培养反应器”和专利号为96204509.8的“多层转动筛板式 雾状流植物组织培养反应器”,以及专利号为96207831.X的“弹性阀筛板植物组织培养 反应器”。但此种培养方式在培养后期随着植物的生长,雾状的培养液很难分布均勻, 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4、间歇浸没反应器,此类反应器主要是利用培养液对植物组织 的间歇浸没进行培养,浸没时供给植物营养,间歇时又提供植物足够的氧气。由于该培 养方式较好的解决了玻璃化的问题,并且营养物质随着对植物组织的浸没也可以得到很 好的传递;因此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难题。此类培养方 式国外研究较多,并且在国内此种反应器也有相关的专利申请,如专利号为98205797.0 的“气升式周期浸没光照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培养反应器”,专利号为98102396.7的“气 升式周期浸没光照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培养方法及培养反应器”等,均因设备的构造复 杂、制造成本高,导致不易普及。专利号为200920116327的“间歇浸没植物组织器官的培养反应器”虽然相较于 前两者结构更为简易,成本也较为低廉,但该设备的主反应罐开口较小,再生植株不易 取出,有时甚至需要破坏主反应罐才能取苗;此外,由于储液罐和主反应罐为两个独立 元件,给携带和灭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实际使用 效果好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 器,包括与时控器相连的充气泵,还包括储液室和主反应器;充气泵通过进气管与储液室的进口密封相连,在进气管上设置空气除菌器I;储液室与主反应器之间依靠玻璃板相 隔离,在玻璃板上设有玻璃弯管,玻璃弯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液室和主反应器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改进在玻璃板的中心 处设置一个通气小孔,位于储液室空腔内的玻璃弯管与通气小孔密封地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进一步改进在玻璃弯 管内设置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进一步改进在储液室 上设有与储液室内腔密封相连通的进口管,空气除菌器I的一端与进口管密封相连通、另 一端与进气管密封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进一步改进在储液室 的底部设置放液口,在放液口内设置密封塞。作为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进一步改进主反应器 由主反应室和可开启的盖子组成,盖子与主反应室密封相连,在盖子上设置与主反应室 的内腔密封相连通的出口管,出口管与空气除菌器II密封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进一步改进玻璃板成 弧形,玻璃板的凹部面朝主反应室的内腔。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利用时控器来控制电流的通 断,从而实现控制充气泵的工作与否。当充气泵工作时,在气压的作用下,储液室内的 培养液进入主反应器内,从而浸润主反应器内的植物组织,主反应器内的气体可从出口 管被排出。当充气泵停止工作时,主反应器内的培养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返回至储液室。 这样,就可实现主反应器内的植物组织被培养液间歇浸没。开合式的主反应器的设计使 得植物组织的取放变得方便易行,储液室和主反应器的整体化设计更进一步简化了本实 用新型的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便于规模化生产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给出了一种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主要包括时控器1、充气泵 2、储液室5和主反应器7等,时控器1通过导线与充气泵2相连,充气泵2的工作与否 由时控器1来控制。储液室5与主反应器7之间依靠玻璃板6相隔离,玻璃板6成弧形,玻璃板6的 凹部面朝主反应器7的内腔。主反应器7由主反应室74和可开启的盖子73组成,盖子 73与主反应室74之间通过磨砂口 72或螺纹旋口实现密封相连;即,玻璃板6的凹部面 朝主反应室74。在盖子73上设置与主反应器7的内腔(即主反应室74的内腔)密封相 连通的出口管71,位于主反应器7外的空气除菌器II 8与出口管71密封相连通。在玻璃板6中心处设置一通气小孔63,位于储液室5空腔内的玻璃弯管61与通 气小孔63密封地相连通;从而实现储液室5与主反应器7 (即主反应室74)之间依靠玻璃弯管61相连通。在玻璃弯管61内设置过滤网62,设置过滤网6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主反应室74内的植物组织通过玻璃弯管61掉入储液室5内。在储液室5的底部设置放 液口 52,在放液口 52内设置密封塞53 ;实验结束后,拔出密封塞53,能从放液口 52排 出储液室5内的液体培养基。在储液室5的侧壁上设有与储液室5内腔密封相连通的进 口管51,位于储液室5外的空气除菌器I 4的一端与进口管51密封相连通、另一端与进 气管3密封相连通;进气管3与充气泵2密封相连通。本技术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实际工作过程如下1、塞上密封塞53,打开盖子73,将适量培养液放入主反应室74内,培养液通 过玻璃弯管61进入储液室5内,盖上盖子73。然后将除了时控器1和充气泵2以外的整 个反应器在121°C下进行25min的湿热灭菌。2、在无菌条件下,打开盖子73,将待培养的植物组织器官放入主反应室74内 后,合上盖子73,保持整个主反应器7密封性。3、充气泵2在时控器1的控制下进行间歇工作。当充气泵2处于工作状态时,气体进入进气管3并由空气除菌器I 4进行除菌处 理,然后通过进口管51进入储液室5内腔;储液室5中的培养液在气压的作用下依次通 过玻璃弯管61和通气小孔63进入主反应室74内,使主反应室74内的植物组织器官浸没 在培养液中。主反应室74内的气体则依次通过出口管71和空气除菌器118被排出。当充气泵2停止工作时,主反应室74内的培养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通 过通气小孔63和玻璃弯管61回流至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与时控器(1)相连的充气泵(2),还包括储液室(5)和主反应器(7);充气泵(2)通过进气管(3)与储液室(5)的进口密封相连,在进气管(3)上设置空气除菌器Ⅰ(4);储液室(5)与主反应器(7)之间依靠玻璃板(6)相隔离,在玻璃板(6)上设有玻璃弯管(61),所述玻璃弯管(61)的两端分别与储液室(5)和主反应器(7)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与时控器(1)相连的充气泵 (2),还包括储液室( 和主反应器(7);充气泵( 通过进气管C3)与储液室(5)的进 口密封相连,在进气管C3)上设置空气除菌器1(4);储液室( 与主反应器(7)之间依靠 玻璃板(6)相隔离,在玻璃板(6)上设有玻璃弯管(61),所述玻璃弯管(61)的两端分别 与储液室( 和主反应器(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在玻璃板 (6)的中心处设置一个通气小孔(63),位于储液室(5)空腔内的玻璃弯管(61)与通气小 孔(6 密封地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玻 璃弯管(61)内设置过滤网(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歇浸没的开合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集双张本厚贾明良丁伟覃佐东郑道光杨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