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401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属于海洋油气输送安全领域。包括:可燃气体泄漏系统、可燃液体泄漏系统、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泡沫抑制系统、水雾抑制系统、喷粉抑制系统、横风调控系统、液池温度控制系统、液池盐度采集系统、油浴加热系统、照明系统、点火系统、气体浓度采集系统、温度采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高速红外采集系统等。研究了用于模拟海底油/气管道破裂泄漏扩散运动规律、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性能和机理,填补了多因素影响下海底油/气管道破裂后可燃介质泄漏扩散运动特性以及液面层间海水和燃料气化‑扩散‑燃烧耦合作用过程,特别是液面池火的抑制特性及机理研究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海洋油气输送安全领域,是一种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洋油气输送的快速发展,通过在海底铺设管道成为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海底管道长期暴露于恶劣的环境中,以及海底油气管道维修更换困难等原因,导致海底管道破裂泄漏事故频发。海底输油/气管道泄漏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同时,海底输油输气管道建造久远,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海底严苛环境对管道产生的腐蚀、撞击等损伤,使其强度难以满足油/气运输要求。通过模拟研究油/气运输管道在海底泄漏的运动状态和水面火焰熄灭特性,有助于寻找提高海底油/气管道安全性的方法。

2、目前,针对油/气输送管道泄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陆地输送管线,对海底管道泄漏方面研究较少。海底管道所处环境复杂,导致管道破裂泄漏扩散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海底管道内所运输的物质大多为易燃易爆可燃气体或液体,且管道受损后极易出现可燃液体或气体大量泄漏的情况。泄漏扩散至液面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将发生燃烧或燃爆过程,且影响因素众多。这使得泄漏的油/气在水下的运动形式和在水上的火焰燃烧状态变得更加复杂。然而,当前对于管道中的油/气泄漏后在多参数影响因素的水下运动状态尚缺少理论依据,未能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液面上可燃介质燃烧火焰特性及其抑制机理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针对海底油气输送油/气管道泄漏燃烧及抑制的试验观测装置的模拟研究,能够降低泄漏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减少财产损失与环境危害,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研究海底管道不仅可以推动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还可以为海洋油气输送提供更先进、更高效的海底管道运输技术,提高海底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燃气体泄漏系统、可燃液体泄漏系统、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泡沫抑制系统、水雾抑制系统、喷粉抑制系统、横风调控系统、液池温度控制系统、液池盐度采集系统、油浴加热系统、照明系统、点火系统、气体浓度采集系统、温度采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高速红外采集系统、纹影采集系统、同步控制系统、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2、所述可燃气体泄漏系统由气瓶7-2、预混罐37、真空压力表8-3、气体流量计38、电磁阀10-3、单向阀39-1、四通接头40、泄漏管道32、同步控制器46、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47及管路组成。预混罐37顶部安装真空压力表8-3测定其内部气体压力,左右侧壁开有螺纹接口。左侧螺纹接口通过球阀与气瓶气源7-2相连;右侧螺纹接口依次连接气体流量计38、电磁阀10-3、单向阀39-1、球阀、四通接头40与泄漏管道32连接。单向阀39-1可防止可视化容器31内部液体通过管路反向流动。泄漏管道32为底部中心接有外螺纹的三通结构,可通过开有内侧螺纹的六角螺母与可视化容器31及管路相连。四种不同形状泄漏孔的泄漏管道32,分别开设小孔、中孔和大孔。通过使用不同的泄漏管道32模拟管道破裂形式,从而实现不同尺寸、形状的泄漏孔径对可燃气体在水下射流和羽流形态的影响研究。电磁阀10-3实现气体泄漏时间和时刻的调控。通过气体流量计38实现气体泄漏流量的调控。气瓶7-2为预混罐37提供气源并使其内部充装确定压力的可燃气体。通过可燃气体泄漏系统能够实现多种泄漏条件(种类、压力、流速、温度)和泄漏参数(泄漏孔径、形状、尺寸等)对可燃气体在水下泄漏时流体力学特征、射流运动特征、羽流上升特征、气泡尺寸变化分布特征以及泄漏到水面时蒸发扩散速率特征研究。

3、所述可燃液体泄漏系统由气瓶7-3、液体储罐41、真空压力表8-4、液体流量计3-2、电磁阀10-4、单向阀39-2、四通接头40、泄漏管道32、同步控制器46、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47及管路组成。液体储罐41顶部安装真空压力表8-4测定其内部压力,左右侧壁开有螺纹接口,右侧螺纹通过球阀与空气气瓶7-3相连;左侧螺纹接口依次连接液体流量计3-2、电磁阀10-4、单向阀39-2、球阀、四通接头40与泄漏管道32。单向阀39-2可防止可视化容器31内部液体通过管路反向流动。泄漏管道32为底部中心接有外螺纹的三通结构,可通过开有内侧螺纹的六角螺母与可视化容器31及管路相连。四种不同形状泄漏孔的泄漏管道32,分别开设小孔、中孔和大孔。通过使用不同泄漏管道32模拟管道破裂时液体泄漏状态特性研究,实现不同尺寸、形状的泄漏孔径对可燃液体在水下射流和羽流形态的影响研究。电磁阀10-4实现液体泄漏的时间和时刻调控。通过液体流量计3-2实现液体泄漏流量的调控。气瓶7-3使液体储罐41内部液体达到一定压力。通过可燃液体泄漏系统能够实现多种泄漏条件(种类、压力、流速、温度)和泄漏参数(泄漏孔径、形状、尺寸等)对可燃液体在水下泄漏时流体力学特征、射流运动特征、羽流上升特征、油滴尺寸变化分布特征以及泄漏到液面时蒸发扩散速率特征研究。

4、所述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由可视化容器31、可视化视窗30组成。可视化容器31为长方体容器结构,前后侧安装由高硼硅钢化玻璃制成的可视化视窗30,顶部为开敞环境,左右侧为容器壁面并通过螺栓与可视化视窗30连接,可视化视窗30底端通过容器支架支撑。可视化容器31正侧壁面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安装标尺29,用于气体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的尺度测定。可视化容器31上部侧壁安装支架18-1和18-2,用于支撑横风调控系统和温度与气体浓度采集系统以及滑轨15。可视化容器31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泄漏管道32并通过螺纹孔与四通接头40连接。通过可视化视窗30观测与记录可燃气体或液体由泄漏管道32泄漏后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同时,记录与观测可燃气体或液体在液面分布流动扩散的变化特性,以及被点火电极26引燃后液面层间海水和燃料气化-扩散-燃烧耦合作用变化过程。通过四通接头40实现可燃气体和液体泄漏的变换。通过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可实现多工况条件影响下油/气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以及海水和燃料气化-扩散-燃烧耦合作用变化动力学特性研究。

5、所述泡沫抑制系统由泡沫原料罐1、变频式离心泵2、液体流量计3-1、泡沫发生装置4、电磁阀10-1、泡沫喷头5、变频螺杆空压机6、同步控制器46、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47及管路组成。泡沫原料罐1底部开口连接管路再连接变频式离心泵2,泡沫原料罐1与变频式离心泵2之间由球阀控制开关。变频式离心泵2经管路与法兰连接液体流量计3-1,再经管路与法兰连接泡沫发生装置4,泡沫发生装置4左侧连接变频螺杆空压机6,右侧连接管路,管路另一端连接泡沫喷头5,泡沫发生装置4与泡沫喷头5之间由球阀与电磁阀10-1控制开关。泡沫喷头5固定在滑轨15上,通过在滑轨上的移动可以实现对不同区域进行喷洒。泡沫原料罐1里的泡沫液与水的混合物由变频式离心泵2增加压力,通过液体流量计3-1进入泡沫发生装置4。变频螺杆空压机6再往泡沫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燃气体泄漏系统、可燃液体泄漏系统、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泡沫抑制系统、水雾抑制系统、喷粉抑制系统、横风调控系统、液池温度控制系统、液池盐度采集系统、油浴加热系统、照明系统、点火系统、气体浓度采集系统、温度采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高速红外采集系统、纹影采集系统、同步控制器、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泄漏系统由第二气瓶(7-2)、预混罐(37)、第三真空压力表(8-3)、气体流量计(38)、第三电磁阀(10-3)、第一单向阀(39-1)、四通接头(40)、泄漏管道(32)、同步控制器(46)、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47)及管路组成;预混罐(37)顶部安装第三真空压力表(8-3)测定其内部气体压力,其左右侧壁开有螺纹接口;左侧螺纹接口通过球阀与第二气瓶(7-2)相连;右侧螺纹接口依次连接气体流量计(38)、第三电磁阀(10-3)、第一单向阀(39-1)、球阀、四通接头(40)与泄漏管道(32);第一单向阀(39-1)防止可视化容器(31)内部液体通过管路反向流动;泄漏管道(32)底部中心接有外螺纹的三通结构,通过开有内侧螺纹的六角螺母与可视化容器(31)及管路相连;通过使用不同的泄漏管道(32)模拟管道破裂形式,从而实现不同尺寸、形状的泄漏孔径对可燃气体在水下射流和羽流形态的影响研究;第三电磁阀(10-3)实现气体泄漏时间和时刻的调控;通过气体流量计(38)实现气体泄漏流量的调控;第二气瓶(7-2)为预混罐(37)提供气源并使其内部充装确定压力的可燃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液体泄漏系统由第三气瓶(7-3)、液体储罐(41)、第四真空压力表(8-4)、第二液体流量计(3-2)、第四电磁阀(10-4)、第二单向阀(39-2)、四通接头(40)、泄漏管道(32)、同步控制器(46)、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47)及管路组成;液体储罐(41)顶部安装第四真空压力表(8-4)测定其内部压力,其左右侧壁开有螺纹接口,右侧螺纹通过球阀与第三气瓶(7-3)相连;左侧螺纹接口依次连接球阀、第二液体流量计(3-2)、第四电磁阀(10-4)、第二单向阀(39-2)、球阀、四通接头(40)与泄漏管道(32);第二单向阀(39-2)防止可视化容器(31)内部液体通过管路反向流动;泄漏管道(32)底部中心接有外螺纹的三通结构,通过开有内侧螺纹的六角螺母与可视化容器(31)及管路相连;通过使用不同泄漏管道(32)模拟管道破裂时液体泄漏状态特性研究,第四电磁阀(10-4)实现液体泄漏的时间和时刻调控;通过第二液体流量计(3-2)实现液体泄漏流量的调控;第三气瓶(7-3)使液体储罐(41)内部液体达到一定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由可视化容器(31)、可视化视窗(30)组成;可视化容器(31)为长方体容器结构,前后侧安装由高硼硅钢化玻璃制成的可视化视窗(30),顶部为开敞环境,左右侧为容器壁面并通过螺栓与可视化视窗(30)连接,可视化视窗(30)底端通过容器支架支撑;可视化容器(31)正侧壁面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安装标尺(29),用于气体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的尺度测定;可视化容器(31)上部侧壁安装第一支架(18-1)和第二支架(18-2),用于支撑横风调控系统和温度与气体浓度采集系统以及滑轨(15);可视化容器(31)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泄漏管道(32)并通过螺纹孔与四通接头(40)连接;通过可视化视窗(30)观测与记录可燃气体或液体由泄漏管道(32)泄漏后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同时,记录与观测可燃气体或液体在液面分布流动扩散的变化特性,通过四通接头(40)实现可燃气体和液体泄漏的变换;通过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实现多工况条件影响下油/气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以及海水和燃料气化-扩散-燃烧耦合作用变化动力学特性研究;当油泄漏到水面被点燃后,其火焰产生的热量有一部分会传递给可视化容器(31)内的水体,基于此通过水体吸收热量公式(1),有助于分析火焰向水体传递的热量以及水体吸收的热量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抑...

【技术特征摘要】

1.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燃气体泄漏系统、可燃液体泄漏系统、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泡沫抑制系统、水雾抑制系统、喷粉抑制系统、横风调控系统、液池温度控制系统、液池盐度采集系统、油浴加热系统、照明系统、点火系统、气体浓度采集系统、温度采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高速红外采集系统、纹影采集系统、同步控制器、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泄漏系统由第二气瓶(7-2)、预混罐(37)、第三真空压力表(8-3)、气体流量计(38)、第三电磁阀(10-3)、第一单向阀(39-1)、四通接头(40)、泄漏管道(32)、同步控制器(46)、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47)及管路组成;预混罐(37)顶部安装第三真空压力表(8-3)测定其内部气体压力,其左右侧壁开有螺纹接口;左侧螺纹接口通过球阀与第二气瓶(7-2)相连;右侧螺纹接口依次连接气体流量计(38)、第三电磁阀(10-3)、第一单向阀(39-1)、球阀、四通接头(40)与泄漏管道(32);第一单向阀(39-1)防止可视化容器(31)内部液体通过管路反向流动;泄漏管道(32)底部中心接有外螺纹的三通结构,通过开有内侧螺纹的六角螺母与可视化容器(31)及管路相连;通过使用不同的泄漏管道(32)模拟管道破裂形式,从而实现不同尺寸、形状的泄漏孔径对可燃气体在水下射流和羽流形态的影响研究;第三电磁阀(10-3)实现气体泄漏时间和时刻的调控;通过气体流量计(38)实现气体泄漏流量的调控;第二气瓶(7-2)为预混罐(37)提供气源并使其内部充装确定压力的可燃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液体泄漏系统由第三气瓶(7-3)、液体储罐(41)、第四真空压力表(8-4)、第二液体流量计(3-2)、第四电磁阀(10-4)、第二单向阀(39-2)、四通接头(40)、泄漏管道(32)、同步控制器(46)、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47)及管路组成;液体储罐(41)顶部安装第四真空压力表(8-4)测定其内部压力,其左右侧壁开有螺纹接口,右侧螺纹通过球阀与第三气瓶(7-3)相连;左侧螺纹接口依次连接球阀、第二液体流量计(3-2)、第四电磁阀(10-4)、第二单向阀(39-2)、球阀、四通接头(40)与泄漏管道(32);第二单向阀(39-2)防止可视化容器(31)内部液体通过管路反向流动;泄漏管道(32)底部中心接有外螺纹的三通结构,通过开有内侧螺纹的六角螺母与可视化容器(31)及管路相连;通过使用不同泄漏管道(32)模拟管道破裂时液体泄漏状态特性研究,第四电磁阀(10-4)实现液体泄漏的时间和时刻调控;通过第二液体流量计(3-2)实现液体泄漏流量的调控;第三气瓶(7-3)使液体储罐(41)内部液体达到一定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由可视化容器(31)、可视化视窗(30)组成;可视化容器(31)为长方体容器结构,前后侧安装由高硼硅钢化玻璃制成的可视化视窗(30),顶部为开敞环境,左右侧为容器壁面并通过螺栓与可视化视窗(30)连接,可视化视窗(30)底端通过容器支架支撑;可视化容器(31)正侧壁面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安装标尺(29),用于气体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的尺度测定;可视化容器(31)上部侧壁安装第一支架(18-1)和第二支架(18-2),用于支撑横风调控系统和温度与气体浓度采集系统以及滑轨(15);可视化容器(31)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泄漏管道(32)并通过螺纹孔与四通接头(40)连接;通过可视化视窗(30)观测与记录可燃气体或液体由泄漏管道(32)泄漏后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同时,记录与观测可燃气体或液体在液面分布流动扩散的变化特性,通过四通接头(40)实现可燃气体和液体泄漏的变换;通过油/气泄漏与燃烧系统实现多工况条件影响下油/气在水体内部泄漏扩散位移运动、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分布变化,以及海水和燃料气化-扩散-燃烧耦合作用变化动力学特性研究;当油泄漏到水面被点燃后,其火焰产生的热量有一部分会传递给可视化容器(31)内的水体,基于此通过水体吸收热量公式(1),有助于分析火焰向水体传递的热量以及水体吸收的热量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扩散、液面燃料燃烧特性及其抑制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抑制系统由泡沫原料罐(1)、变频式离心泵(2)、第一液体流量计(3-1)、泡沫发生装置(4)、第一电磁阀(10-1)、泡沫喷头(5)、变频螺杆空压机(6)、同步控制器(46)、程序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兴岩梁韶麟蒋军成张明广周扬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