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916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亚砜叶立德和芳基氟磺酸酯在催化剂、配体和碱的作用下,于溶剂中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得到结构多样的双取代亚砜叶立德产物。该反应不仅使用了便宜易得的芳基氟磺酸酯作为偶联底物,而且亚砜叶立德作为重氮化合物的替代物,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存在试剂毒性和潜在爆炸可能等危险性,同时亚砜叶立德可在室温储存,显示出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与重氮化合物相比,它们更安全、更容易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后处理简单、步骤绿色、污染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具体涉及到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


技术介绍

1、钯催化的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的直接偶联引起了合成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大多数亲核试剂都是广泛可用易于获得且稳定的。亚砜叶立德是一种新型的卡宾前体,应用于c—h活化反应,已被证明是一种多功能亲核试剂,与含有各种导向基的底物经由c—h活化反应构建相应的目标产物,然而使用易于制备、性质稳定、操作安全的亚砜叶立德作为卡宾前体,直接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偶联迄今尚未被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后处理简单、步骤绿色、污染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包括,

5、将式ⅰ所示的亚砜叶立德和式ⅱ所示的芳基氟磺酸酯在催化剂,配体和碱的作用下,于溶剂中反应,得到式ⅲ所示的化合物;

6、

7、ar-os02f(式ⅱ)

8、

9、其中,ar包括4-氟苯氧基取代基、4-氯苯氧基取代基、4-甲基苯氧基取代基、3-甲基苯氧基取代基、4-甲氧基苯氧基取代基、3,5-二甲基苯氧基取代基、3,4-亚甲二氧基苯氧基取代基、萘氧基取代基、环戊氧基取代基、苄苯氧基取代基、苯基取代基、苯氧基取代基中的一种;

10、ar'包括对硝基苯取代基、间硝基苯取代基、氰基苯取代基、4-甲酰基苯基取代基、4-甲酸甲酯苯基取代基、对(三氟甲氧基)苯取代基、4-氟苯取代基、对甲苯取代基、间二甲苯取代基、萘取代基、吡啶取代基中的一种。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亚砜叶立德选自4-氟苯基-2-(二甲基(氧代)-磺酰胺基)乙酸酯、4-氯苯基-2-(二甲基(氧代)-磺酰胺基)乙酸酯、对甲苯-2-(二甲基(氧代)-磺酰胺基)乙酸酯、间甲苯基-2-(二甲基(氧代)-磺酰胺基)乙酸酯、4-甲氧基苯基-2-(二甲基(氧代)-磺酰胺基)乙酸酯、3,5-二甲基苯基-2-(二甲基(氧代)-磺胺酰亚胺)乙酸酯、苯并[d][1,3]二羟基-5-基-2-(二甲基(氧代)-磺酰胺基)乙酸酯、萘-1-基-2-(二甲基(氧代)-磺酰胺基)乙酸酯、2-(二甲基(氧代)-氨基磺酰亚胺)乙酸环戊酯、2-(二甲基(氧代)-磺胺酰亚胺)乙酸苄酯、2-(二甲基(氧代)-磺胺吡啶基)-1-苯基乙烷-1-酮中的一种。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芳基氟磺酸酯选自4-硝基苯基氟磺酸酯、3-硝基苯基氟磺酸酯、4-氰基苯氟磺酸酯、4-甲酰基苯基氟磺酸酯、4-乙酰苯基氟磺酸酯、4-((氟磺酰基)氧基)苯甲酸甲酯、4-(三氟甲氧基)苯基氟磺酸酯、4-氟苯基氟磺酸酯、对甲苯氟磺酸酯、3,5-二甲基苯基氟磺酸酯、萘-2-基氟磺酸酯、吡啶-3-基氟磺酸酯中的一种。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亚砜叶立德和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1~2.5:1,优选摩尔比为1.5:1。

14、作为本专利技术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氯化钯、醋酸钯、1,1-双(二苯基膦)二荗铁二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0.025~0.1:1,优选摩尔比为0.05:1。

15、作为本专利技术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体选自2-(二叔丁基膦)联苯、2-(二环己基膦基)联苯、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2-二环己基磷-2',6'-二异丙氧基-1,1'-联苯、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中的一种,所述配体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0.1~0.2:1,优选摩尔比为0.2:1。

16、作为本专利技术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碳酸铯、磷酸钾、氟化铯的一种,所述碱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1~2:1,优选摩尔比为2:1。

17、作为本专利技术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腈、水中的一种,优选溶剂为乙腈。

18、作为本专利技术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反应,温度为50~80℃,优选温度为80℃

19、综上,本专利技术最佳反应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20、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直接交叉偶联的新方法,该反应不仅使用了便宜易得的芳基氟磺酸酯作为偶联底物,而且亚砜叶立德作为重氮化合物的替代物,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存在试剂毒性和潜在爆炸可能等危险性,同时亚砜叶立德可在室温储存,显示出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与重氮化合物相比,它们更安全、更容易制备。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后处理简单、步骤绿色、污染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式Ⅰ所示的亚砜叶立德和式Ⅱ所示的芳基氟磺酸酯在催化剂、配体和碱的作用下,于溶剂中反应,得到式Ⅲ所示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砜叶立德和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1~2.5: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氯化钯、醋酸钯、1,1-双(二苯基膦)二荗铁二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0.025~0.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0.05:1。

5.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选自2-(二叔丁基膦)联苯、2-(二环己基膦基)联苯、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2-二环己基磷-2',6'-二异丙氧基-1,1'-联苯、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中的一种,所述配体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0.1~0.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0.2:1。

7.如权利要求1、2、4、6中任一项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碳酸铯、磷酸钾、氟化铯的一种,所述碱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1~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2:1。

9.如权利要求1、2、4、6、8中任一项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 乙腈、水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50~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式ⅰ所示的亚砜叶立德和式ⅱ所示的芳基氟磺酸酯在催化剂、配体和碱的作用下,于溶剂中反应,得到式ⅲ所示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砜叶立德和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1~2.5: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氯化钯、醋酸钯、1,1-双(二苯基膦)二荗铁二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0.025~0.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所述芳基氟磺酸酯的摩尔比为0.05:1。

5.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亚砜叶立德与芳基氟磺酸酯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选自2-(二叔丁基膦)联苯、2-(二环己基膦基)联苯、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2-二环己基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良贺媛任静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