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工程机械及其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38879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和具有该散热系统的移动式工程机械。公开的散热系统包括流通冷却润滑油的散热器(2)、与散热器(2)位置对应的风扇(3),和驱动风扇(3)的动力部件(5),还包括控制装置(4),该控制装置(4)具有检测润滑油温度的检测部件;以及同时连接检测部件的信号发送端和动力部件(5)的控制部件,以便控制部件在润滑油温度偏离预定的温度区域时开启或关闭动力部件(5)。这样,润滑油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区域内,既保证润滑油不会结焦、碳化,又保证润滑油不会粘度太大、流动缓慢,降低移动式工程机械的故障率,提高其可靠性。同时,风扇间歇性运转可以降低散热系统的油耗,提高移动式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的散热系统。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移动式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分动箱装于多桥驱动汽车的变速器之后,用于传递和分配动力至各驱动桥。为了保证汽车驱动力的均匀分配,汽车上一般装有分动箱。在变速箱、分动箱等零部件中,需要在部件内部增加一个高压油泵,将润滑油加压并使其按照部件壳体上预先做好的油道运动,使之达到各个零件,满足润滑要求。分动箱一般布置在车辆中间的车架内,其周围结构件较多,空间较小,分动箱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难以及时的散发出去,随着热量的堆积,分动箱润滑油的特性及寿命也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润滑油结焦、碳化等现象,造成分动箱损坏的严重后果。为了解决分动箱热量堆积的问题,一般在分动箱壳体表面铸出若干的筋作为散热鳍片,来加大分动箱壳体的表面积,提高分动箱自身的散热能力。增加散热鳍片的方法对于较小的分动箱有着明显的效果,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由于散热鳍片依附于箱体表面,在箱体外形尺寸受限制的情况下,散热鳍片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其最终能够达到的效果也有限制;所以,散热鳍片无法在较大的零部件上应用。其次,分动箱布置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其周围没有足够的风带走热量时,热量仍然会堆积在分动箱周围的空间无法散发出去,导致其散热效果受周围空间布置影响较大。因此,针对较大的分动箱,则需要增加一个额外的冷却器来散热,该冷却器可以采用自然冷却形式,也可以采用强制冷却形式。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动箱自然冷却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分动箱强制冷却的工作原理图。在分动箱11的驱动下,润滑油泵12将润滑油自油池13中吸出,分配到各个需要润滑油的部件处,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润滑油高压油口出口处连接散热器14,润滑油经散热器14冷却后流回分动箱11。其中,强制冷却与自然冷却的区别在于:强制冷却方式在润滑油泵12与散热器14中间设置风扇15和驱动电扇15的马达16,利用风扇15对润滑油进行强制冷却。因此,冷却器散热存在以下问题:在温度较高的工况下,自然风冷形式不能满足散热要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随着热量的堆积,分动箱11中的润滑油的特性和寿命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润滑油结焦、碳化等现象,造成分动箱11损坏等严重后果;在温度较低的工况下,强制风冷散热系统长期工作,会使分动箱11中的润滑油的温度过低,粘度增加,降低了润滑油的流动性,影响分动箱11的工作,同时散热系统长期工作还会增大整车油耗。因此,在移动式工程机械中,如何防止分动箱等零部件较多、空间较小的装置中温度过高,提高其散热效果,确保其正常工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的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可以将润滑油控制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提高分动箱等零部件较多、空间较小的装置里的散热效果,并确保其正常工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移动式工程机械。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系统,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包括流通冷却润滑油的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器位置对应的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的动力部件,还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检测所述润滑油温度的检测部件;以及同时连接所述检测部件的信号发送端和所述动力部件的控制部件,以便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润滑油温度偏离预定的温度区域时开启或关闭所述动力部件。优选地,所述检测部件安装于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优选地,所述动力部件具体为电机,所述控制部件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及其电源。优选地,所述动力部件具体为通过电磁阀控制的液压马达,所述控制部件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电信号输入端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工作位置。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具体为温度开关。优选地,还包括提示所述风扇处于运转或停止状态的提示装置,所述风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提示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提示装置具体为信号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式工程机械,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优选地,包括分动箱和为所述分动箱散热的散热系统,润滑油依次流经所述分动箱和所述散热系统,并形成循环回路。优选地,包括减速箱和为所述减速箱散热的散热系统,润滑油依次流经所述减速箱和所述散热系统,并形成循环回路。本技术所提供的散热系统,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中零部件较多、空间较小的装置中散热。公开的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风扇、驱动风扇的动力部件和控制动力部件运转或停止的控制装置。其中,散热器用于降低流经其内部的润滑油的温度;风扇对着散热器工作,用于降低散热器和润滑油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润滑油的温度,并与预设的温度区域比较,以便控制部件在润滑油温度偏离预定的温度区域时开启或关闭所述动力部件。即当润滑油的温度高于温度区域的上限时,系统的温度偏高,控制部件控制动力部件工作,进而驱动风扇开始运转,使散热系统处于强制冷却状态,其散热效率较高;当润滑油的温度低于温度区域的下限时,控制部件控制动力部件停止,风扇停止,使散热系统处于自然冷却状态,其散热效率相对较低,使润滑油的温度逐渐回升至预设的温度区域内。这样,散热系统就自动控制了润滑油的温度,使其温度始终保持在预设的温度区域内,既保证润滑油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结焦、碳化,又保证润滑油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粘度太大、流动缓慢,使润滑油能保持高效、正常的工作状态,移动式工程机械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提高移动式工程机械的可靠性,降低移动式工程机械的故障率。同时,由于风扇可以间歇性的运转,可以降低散热系统的油耗,提高移动式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部件安装于散热器的出口。散热器出口的润滑油温度能直接反映散热系统中的润滑油温度水平,其检测结果准确,精度高,可以提高控制装置的控制精度,提高散热系统的可靠性。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散热系统还包括提示所述风扇处于运转或停止状态的提示装置,所述风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提示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提示装置对风扇的状态做出提示,使操作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散热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温度水平,确保散热系统正常运转,提高散热系统的可靠性。在提供上述散热系统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移动式工程机械;由于散热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散热系统的移动式工程机械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动箱自然冷却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分动箱强制冷却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散热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散热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控制流程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散热系统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控制流程图;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移动式工程机械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的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可以将润滑油控制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提高分动箱等零部件较多、空间较小的装置里的散热效果,并确保其正常工作。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移动式工程机械。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系统,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包括流通冷却润滑油的散热器(2)、与所述散热器(2)位置对应的风扇(3),和驱动所述风扇(3)的动力部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4),该控制装置(4)具有检测所述润滑油温度的检测部件;以及同时连接所述检测部件的信号发送端和所述动力部件(5)的控制部件,以便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润滑油温度偏离预定的温度区域时开启或关闭所述动力部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系统,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包括流通冷却润滑油的散热器(2)、与所述散热器(2)位置对应的风扇(3),和驱动所述风扇(3)的动力部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4),该控制装置(4)具有检测所述润滑油温度的检测部件;以及同时连接所述检测部件的信号发送端和所述动力部件(5)的控制部件,以便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润滑油温度偏离预定的温度区域时开启或关闭所述动力部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的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5)具体为电机,所述控制部件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及其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5)具体为通过电磁阀控制的液压马达,所述控制部件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电信号输入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宏刚李丽吴高腾朱长建朱林史为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