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节对虾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76501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斑节对虾的育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蛭弧菌游泳体菌液;(2)在育苗池中投放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海水中蛭弧菌游泳体含量达到101pfu/mL以上,曝气5-12h;(3)将斑节对虾无节幼体以6~12万尾/m3的密度投入上述育苗池中;(4)育苗过程中,定期投喂饵料,幼体投放后至少每隔5天投放一次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浓度在10pfu/mL以上;待仔虾发育到15天时或仔虾体长全部达到1厘米以上时,即得到斑节对虾虾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水质处理及饵料中投放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再配合科学的育苗质量管理可有效减少育苗过程中的换水次数,甚至不换水,来提高虾苗的出产率,并提高虾苗成活率和免疫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对虾养殖育苗
,涉及一种使用蛭弧菌游泳体菌液进行斑节 对虾育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因幼虾多附着河口海藻或海草上,体色呈绿色,又称之为草虾。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养殖对象。与其他 几种养殖对虾(如长毛对虾、东方对虾、日本对虾等)相比,斑节对虾前期幼体生命力较 弱,幼体成活率较低,因而人工育苗难度较大。在斑节对虾育苗过程中,幼体患病时有发生,近年来,由于海区受到环境污 染,近岸水质不稳定,斑节对虾育苗常因暴发虾病流行造成大面积减产。引起斑节虾苗 发病的原因很多,有生物因素的,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附着性藻类;有非 生物因素的,如水质、水温、光照、营养等。人们多采用广谱抗生素来控制病害的发 生,过度使用的抗生素药物不仅使病菌的耐药性增强,而且还干扰了养殖环境中有益生 物群的生长繁殖,引起微生态平衡失调,产生二次污染和内源性感染。微生态制剂是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菌体,经培养繁殖后制成的含有 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它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的特点。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宿主细菌裂解的一类细菌。比一般细菌 小,能通过细菌滤器,有类似噬菌体的作用。它对水体中的弧菌有高的裂解率,故是一 种很有前景的可用来净化水质,提高水产养殖成活率的微生物制剂。目前微生态制剂在水产渔业中的应用多集中在由幼苗到成体的阶段中的某个 较短时期来控制水质,且多为几种微生物制剂联用,少见在育苗的全过程使用单一微 生态制剂控制水质提高育苗成活率的实例,特别是仍没有在斑节对虾育苗的全过程使 用蛭弧菌制剂的案例报道。已有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有益微生物制剂,无论是在食 品工业还是在(海洋)水产养殖等领域,蛭弧菌的应用均是安全的。例如在国外, Lenz and Hespell (1978)研究发现,蛭弧菌及对动物及人的细胞不具侵染性。在国内,林茂等(2006)研究了蛭弧菌对鱼类 细胞的作用,发现它对鱼类细菌没有侵染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开发适合于斑节对虾育苗过 程中净化水质,防治斑节对虾种苗病害,提高免疫力的育苗方法,提供一种能培育出健 康、优质、存活率高且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斑节对虾的育苗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其中,蛭弧菌菌株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 BDFM05,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简称为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9172,保藏单位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内,保藏日期为2009 年8月7日;(2)在育苗池中投放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海水中蛭弧菌游泳体含量达到 IO1PiVmL 以上,曝气 5-12h ;(3)将斑节对虾无节幼体以6 12万尾/m3的密度投入上述育苗池中;(4)育苗过程中,定期投喂饵料,幼体投放后至少每隔5天投放一次蛭弧菌游泳 体菌液,使海水中蛭弧菌游泳体浓度在lOpfu/mL以上;待仔虾发育到15天时或仔虾体 长全部达到1厘米以上时,即得到斑节对虾虾苗。优选地,步骤⑵和(4)所述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为IO1 107pfo/mL。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培育方法为挑选出活力良好,虾体无损伤,性腺成熟度好的亲虾放入产卵槽,每一产卵槽 放入亲虾1 2尾,产卵槽水深保持70 90cm,并微量充气;及时清除水槽周围的浅橙 红色且带有腥味的产卵粘稠物;将产卵后的亲虾移出,让卵继续在产卵槽中孵化,孵化 时增大充气量,水温保持28 30°C,盐度28 33,卵孵化后要彻底清洁一次,吸出池 底污物及未孵化出的卵子,计算出斑节对虾无节幼体数量,并根据无节幼体数量的多少 选取优质健康的无节幼体移入育苗池。所述产卵槽中投放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产卵槽 的海水中蛭弧菌游泳体含量达到IO1PfoAnL以上。优选地,所述海水经砂滤和沉淀处理,且育苗过程中海水全程不换。优选地,步骤(3)所述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投放间隔为5 15天,使水中的蛭 弧菌游泳体浓度在IO1 107pfo/mL。优选地,步骤(4)所投喂的饵料先用浓度IO1 107pfU/mL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 泡 15 45min。优选地,步骤(4)所述定期投喂饵料是从潘状幼体开始投喂配合饵料,每天投 喂8次;在潘状幼体中加投单胞藻和轮虫;在糠虾期幼体中投单胞藻,后期投卤虫无节 幼体;仔虾生长期投卤虫无节幼体。优选地,步骤(4)所述育苗过程中的条件控制盐度幼体前期为28 33%0, 后期逐渐降低到14 25%。;水温在26 31°C,pH值7.8 8.7 ;连续充气并随幼体发 育充气量逐渐增加;潘状幼体期间忌直射、强光,以免使幼体弯曲,应保持光照强度在 203.8 305.71X;在糠虾幼体之后逐渐加强光照强度,到仔虾期后可让太阳光直接照射, 以锻炼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优选地,步骤(4)所述充气量控制为无节幼体期间充气使水面呈微波状,潘 状幼体期微沸腾状,糠虾幼体期沸腾状;仔虾期后,气量加到最大至强沸腾状;所述 光线控制为在潘状幼体期间弱光照射;在糠虾幼体之后逐渐加强光照强度,到仔虾期 后,采用太阳光直接照射。所述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优选通过申请号“200710031166.X”,公开的高密度蛭 弧菌游泳体的发酵方法进行制备,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副溶血弧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用普通营养肉汤培 养基摇床培养,160rpm 250rpm、25 32°C培养12 36h,培养物经过5000rpm、4°C 离心15 20min,弃上清液,沉淀即为副溶血弧菌;(2)混合培养将蛭弧菌BDFM05 (CCTCC M209172)与上述制备得到的副溶血 弧菌加入到DNB培养基中,恒温摇床I6Orpm 250rpm、25 32°C培养I2 36h ;(3)制备菌液混合培养物经过6000rpm、4°C离心20min,取上清液,再将上清 液16000rpm、4°C条件下离心20min,弃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DNB液体培养基重新悬 浮蛭弧菌沉淀物,制得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用无菌水、生理盐水或0.2mol/LpH值为7.2 7.6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可得 不同浓度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在斑节对虾育苗中效果显著蛭弧菌游泳体侵入宿主细菌的过程非常快,一般几秒钟内即可完成。相对于蛭 弧菌蛭质体而言,蛭弧菌游泳体具有起效快、活力强的优点。本方案于实际使用,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效果明显好于目前常规的工厂化育苗 方式,起效时间快,育苗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在斑节对虾育苗中使用安全性好蛭弧菌游泳体可侵染、裂解宿主细菌的特性使之适合作为抑止或清除生物体及 其环境中致病菌的生物净化因子,且其在裂解完宿主细菌后,会因饥饿而自动消亡,从 而克服了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副作用和常规消毒剂的不利影响。同时,已有研究已证明, 蛭弧菌对人等无毒无害。3、本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能净化并促进水质用蛭弧菌游泳体对对虾育苗的水体进行处理,可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斑节对虾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其中,蛭弧菌菌株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BDFM05,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简称为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9172,保藏日期为2009年8月7日;(2)在育苗池中投放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海水中蛭弧菌游泳体含量达到10↑[1]pfu/mL以上,曝气5-12h;(3)将斑节对虾无节幼体以6~12万尾/m↑[3]的密度投入上述育苗池中;(4)育苗过程中,定期投喂饵料,幼体投放后至少每隔5天投放一次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海水中蛭弧菌游泳体浓度在10pfu/mL以上;待仔虾发育到15天时或仔虾体长全部达到1厘米以上时,即得到斑节对虾虾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鹏孙丽滢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