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新型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8196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新型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主体由一主两副接触线和绝缘子通过联结框架固定组成的三线闭口结构;联结框架I、II通过悬吊装置固定于承力索;所述三线闭口结构的一端,使用三线并联线夹将副接触线一端固定在主接触线两侧;另一端,与调整组件连接并通过锚结线夹固定于主接触线上;所述副接触线与联结框架I两端分别通过绝缘子实现连接;在联结框架II的位置,主接触线被切断,嵌入绝缘子;主接触线嵌入的绝缘子与副接触线连接的绝缘子在联结框架I、II的固定位置保持等高;主、副接触线在联结框架I、II的中间重叠部位保持等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分段绝缘器存在的结构复杂、性能不可靠,不能满足高速度和大负载的要求和工程造价高等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电力机车供电的接触网设备,特别是一种全新结构的非 滑道式分段绝缘器。本技术根据其结构特点,定名为三线式分段绝缘器。
技术介绍
分段绝缘器是接触网的重要设备之一,大都由滑道、绝缘元件、接头线夹和悬吊装 置等零部件组成。由于不同的结构形式,使分段绝缘器具有不同的导流转换方式。电力机 车通过分段绝缘器时,受电弓滑板短接导流滑道间的空气间隙转换取流点。分段绝缘器串联在接触网的电气回路中,主要接线方式为1、单架串联在接触网上、下行线路之间,分段绝缘器两端的上、下行接触网各自供 H1^ ο2、单架串联在两组电气相对独立的接触网线路中,分段绝缘器两端的接触网各自{共 ο3、两架一组串联在铁路股道的接触网线路中,由跨接在分段绝缘器两端的隔离开 关控制其电气状态。在开关的控制下,分段绝缘器的两端可以处于同电位,也可以一端处于地电位。两 端处于同电位时,可以保证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连续取流;一端处于地电位时,被停电的接 触网范围内可以按规定进行作业。按照铁道行业标准《25kV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用分段绝缘器》(TB/T 3036-2002)的 定义,分段绝缘器按其绝缘元件的接触形式,可分为滑道式和非滑道式两种。滑道式分段绝 缘器系指绝缘元件全部或部分同时作为滑道的分段绝缘器,运行时电力机车受电弓与其直 接接触;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系指绝缘元件不作为滑道的分段绝缘器,运行时电力机车受 电弓不与其直接接触。其中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按空气绝缘间隙的排列方式,又细分为两 种类型。类型I为主绝缘的两侧分别设置纵向空气绝缘间隙;类型II为导流滑道的开口 端,主接触线的两侧分别设置垂直空气绝缘间隙。如果按导流方式区分,分段绝缘器的导流 转换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类型I为交互式;类型II为汇交式。近年来,随着DSA型受电弓的引入,整体碳滑板已经在动车组和电力机车上得到 推广使用。滑道式分段绝缘器在运行时,整体碳滑板与其绝缘滑道直接接触,摩擦产生的碳 粉不可避免地会吸附在绝缘滑道底面。在严酷条件下(如潮湿的气象条件),被碳粉污染 的绝缘滑道会电痕化以致产生电痕或电蚀损;承受对地电压时,被碳粉污染的绝缘滑道极 易发生闪络故障,从而中断供电,影响铁路运输。两种导流转换为交互式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主绝缘两侧各分列长、短导流滑道 一组,每一侧的长、短导流滑道间被分隔为纵向空气绝缘间隙,导流转换部位均为交互式断 口,垂直于受电弓滑板的运行方向。铁道部《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中,对于分段绝缘器的技术状 态要求是“过渡平滑”,这不仅取决于接头部位的技术状态,还受导流转换形式的制约。这是4因为,接头线夹作用于受电弓滑板的是点,而导流转换部位作用于受电弓滑板的是面。在动 态条件下,面上所有的导电点与受电弓滑板保持平行具有相当的难度。以DSA型受电弓为 例,其上安装2条整体碳滑板,两滑板中心的间距为550 580 mm。当DSA型受电弓通过两 种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时,2条滑板须在左右2个空气绝缘间隙和4个导流接触点中交互 位移,2条滑板会在瞬间同时置于两侧的空气绝缘间隙之中。位移导致接触重心发生变化, 难免产生冲击和振动现象,以至引发电弧。如果滑板磨耗不均勻,或分段绝缘器绕水平轴旋 转(俗称侧棱),还会产生剐碰现象。轻者产生变形,重者会引发弓网故障。整体碳滑板的正面呈9000mm士 IOOOmm的圆弧形。交互式中一种非滑道式分段绝 缘器,虽然其绝缘元件不作为滑道,但电力机车通过时,仍有可能与受电弓滑板接触。交互 式第二种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在主绝缘两侧的空气间隙部位分别设辅助绝缘滑道,不仅 占据空气间隙,降低绝缘水平,也必然会遭受碳粉的污染。导流转换为汇交式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空气绝缘间隙设置在导流滑道开口端的 主接触线两侧;主绝缘两侧分别并列导流滑道一条,授流性能优于现有的其它分段绝缘器。 受电弓通过时,主绝缘与受电弓滑板保持固定间隙,能够有效地防止碳粉污染。此种分段绝 缘器的导流滑道为悬臂方式,安装时要考虑列车运行方向,开口端朝向的通过速度< 80km/ h,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新型非滑道式分段绝缘 器,以解决传统的分段绝缘器存在的结构复杂、性能不可靠,授流特性不能满足高速度和大 负载的要求,须专门的清扫维护和工程造价高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新型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主体 由一主两副接触线和绝缘子通过联结框架固定组成的三线闭口结构;一主两副接触线在联 结框架I、II之间平行布置,通过空气间隙和绝缘子构成电气隔离;联结框架I的两端、联 结框架II的中部,分别固定和定位主、副接触线,并通过悬吊装置固定于承力索,联结框架 I、II保持等高;所述三线闭口结构的一端,即联结框架II外端使用三线并联线夹将副接 触线一端固定在主接触线两侧保持电位相等,所述两条副接触线的延伸末端通过终端线夹 和绝缘子与联结框架I的两端分别实现连接;三线闭口结构的另一端,即联结框架I的两 端与调整索连接并通过索具螺旋扣和锚结线夹固定于主接触线上;在联结框架II中间的 位置,主接触线被切断,嵌入绝缘子;主、副接触线分别在三线并联线夹、调节线夹处保持等 高;主接触线嵌入的绝缘子与副接触线连接的绝缘子分别在联结框架I、II的固定位置,保 持等高且悬挂高度均高于对应位置处的接触线;主、副接触线在高低方向上呈交叉布置且 在联结框架I、II的中间重叠部位保持等高;主接触线嵌入的绝缘子与承力索嵌入的绝缘 子处于同一垂直位置上。主接触线与绝缘子通过U型联结组件连接定位于联结框架II的中间位置,绝缘子 位于内侧,副接触线通过调节线夹分别定位于联结框架II的两端;在联结框架I的中间位 置,主接触线通过调节线夹定位;等长的副接触线延伸,通过终端线夹连接至绝缘子并分别 固定于联结框架I的两端。承受接触线张力的U型联结组件分为I、II两个单体,其中U型联结I分别连接定位于联结框架I的两端;U型联结II连接定位于联结框架II的中间;U型联结I的一端为 U型口,另一端为口字形,且相互垂直;U型口端设腰形孔,口字形端设圆孔,U型口端通过扁 销轴与副接触线终端的绝缘子连接,口字形端分别套在联结框架I的两端,其圆孔与调整 索的U型卡子以及联结框架I两端的圆孔穿入销轴连接并定位;U型联结II的一端呈鸭嘴 状,另一端为U型口,两端均设腰形孔,中间设圆孔,圆孔与腰形孔互相垂直;鸭嘴端的腰形 孔通过扁销轴与主接触线的终端线夹连接,U型口端的腰形孔通过扁销轴与绝缘子连接,然 后骑跨在联结框架II的中间,U型联结II和联结框架II的圆孔穿入销轴将U型联结II定 位。所述联结框架I、II的中部和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主、副接触线的连接、定位孔;其 中定位部件为调节线夹,调节线夹由一端带螺纹的平圆头销轴、螺母和定位线夹组成,定位 线夹的夹口形状与主、副接触线的沟槽吻合。定位线夹卡接在销轴的平圆头之上,可绕轴转 动,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夹持主、副接触线;带螺纹的平圆头销轴垂直向上穿过联结框 架I、II上的圆孔,旋转螺母调节主、副接触线的高度。所述硅橡胶绝缘子的材质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新型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主体由一主两副接触线和绝缘子通过联结框架固定组成的三线闭口结构;一主两副接触线在联结框架Ⅰ、Ⅱ之间平行布置,通过空气间隙和绝缘子构成电气隔离;联结框架Ⅰ的两端、联结框架Ⅱ的中部,分别固定和定位主、副接触线,并通过悬吊装置固定于承力索,联结框架Ⅰ、Ⅱ保持等高;所述三线闭口结构的一端,即联结框架Ⅱ外端使用三线并联线夹将副接触线一端固定在主接触线两侧保持电位相等,所述两条副接触线的延伸末端通过终端线夹和绝缘子与联结框架Ⅰ的两端分别实现连接;三线闭口结构的另一端,即联结框架Ⅰ的两端与调整索连接并通过索具螺旋扣和锚结线夹固定于主接触线上;在联结框架Ⅱ中间的位置,主接触线被切断,嵌入绝缘子;主、副接触线分别在三线并联线夹、调节线夹处保持等高;主接触线嵌入的绝缘子与副接触线连接的绝缘子分别在联结框架Ⅰ、Ⅱ的固定位置,保持等高且悬挂高度均高于对应位置处的接触线;主、副接触线在高低方向上呈交叉布置且在联结框架Ⅰ、Ⅱ的中间重叠部位保持等高;主接触线嵌入的绝缘子与承力索嵌入的绝缘子处于同一垂直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为民李勇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尔康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