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3828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有套合部、插孔部及嵌设部;该套合部是设于拆卸装置的下端,该套合部的内部为一多角形状;该插孔部是位于套合部与嵌设部之间,并且该插孔部环设有数个穿孔;该嵌设部是位于插孔部上方,该嵌设部具有一向内凹设的凹环,借由该凹环可令一夹持件得以稳定的嵌卡于嵌设部上,借由将插孔部设于套合部与嵌设部之间,来降低拆卸装置的高度,以及提升拆卸装置转动时的稳定性,以利拆卸装置伸入引擎时,可减少干扰的产生,进而来使火花塞拆卸工程能简易化。(*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提升拆卸装置使用功效的结构。
技术介绍
车辆的引擎1结构,请参阅图1,其是在引擎1的旁侧设一传动箱2,传动箱2的内设以无段变速系统3,当混合汽油及空气的油气输入引擎1后,即由火花塞11点火令油气燃爆,而来推动活塞12作往复运动,并带动与其连结的曲轴13,曲轴13的一侧连接发电机15,曲轴13的另一侧则以轴(主动轴)14伸入传动箱2内部与无段变速系统3连结,而经无段变速系统3带动后轮的旋转,后轮再带动前轮同步旋转,以达到行进的目的;因此火花塞11是否能正常的运作,关乎到引擎1的正常运转,所以车辆业者皆会于售车时,随车附有火花塞11的拆卸装置4,以供驾驶人随时可检修火花塞11用,借此以维持引擎1的正常运作。请配合图2参阅,现有的拆卸装置4为一具有中空的套筒,于该拆卸装置4的下端具有内部成多角形的套合部41,拆卸装置4上端设有二组相对应穿孔421的转动部42,借此可借由套合部41套设在火花塞11上,再利用一转杆43贯穿转动部42的穿孔421上,借由转杆43来令拆卸装置4转动,进而来将火花塞11自引擎1上拆卸,来作进行火花塞11检修的工作,现有的拆卸装置4固然可达到火花塞11的拆卸目的。而现有拆除装置4其是成一长筒状,故具有一定的长度,当火花塞11周围或上方设有其他的设备或装置时,请配合图1参阅,当火花塞11上方设有油箱时(图式中会未绘出),现有拆卸装置4势必无法伸到火花塞11的上方,再来顺利的套设在火花塞11上,并做拆卸的动作。现有上述火花塞11拆卸装置4,遇到上述车辆配置的引擎1,其必须要先将设于火花塞11上方向的油箱予以拆卸后,再来拆卸火花塞11,此种方式无疑造成火花塞11拆卸维修的工程过于繁杂,所以如何能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现有缺失的火花塞拆卸装置,实为车辆业者极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有套合部、插孔部及嵌设部;该套合部是设于拆卸装置的下端,该套合部的内部为一多角形状;该插孔部是位于套合部与嵌设部之间,并且该插孔部环设有数个穿孔;该嵌设部是位于插孔部上方,该嵌设部具有一向内凹设的凹环,借由该凹环可令一夹持件得以稳定的嵌卡于嵌设部内,借由将插孔部设于套合部与嵌设部之间,来降低拆卸装置的高度,以及提升拆卸装置转动时的稳定性,以利拆卸装置伸入引擎时,可减少干扰的产生,进而来使火花塞拆卸工程能简易化。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件为一弹性构件。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拆卸装置还设有连结部。-->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结部具有缺槽及连结孔。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结部连结有转杆。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杆具有连接部及转动部。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具有连接孔。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部具有数个穿孔。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嵌设部的凹环是向内凹设。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孔部的穿孔邻近于套合部。【附图说明】图1是引擎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现有火花塞拆卸装置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分解图。图7、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1  引擎        11  火花塞            12  活塞               13  曲轴              14  轴               15  发电机2  传动箱3  无段变速系统4  拆卸装置    41  套合部            42  转动部               421 穿孔              43  转杆5  拆卸装置    51  套合部               52  插孔部            521 穿孔               53  嵌设部            531 凹环               532 夹持件               54  连结部            541 缺槽               542 连结孔6  转杆        61  连接部            611 连接孔               62  转动部            621 穿孔7  插销E  引擎   S  火花塞    P  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3、4所示,本技术的火花塞拆卸装置5,该拆卸装置5包括有套合部51、插孔部52及嵌设部53。该套合部51是设于拆卸装置5的下端,该套合部51的内部为一多角形状,借此得-->以套设在火花塞S上;该插孔部52是位于套合部51与嵌设部53之间,是借由环设于火花塞拆卸装置5的数个穿孔521所构成,该穿孔521是邻近于套合部51;该嵌设部53是位于插孔部52上方,该嵌设部53具有一向内凹设的凹环531,借由该凹环531来令一夹持件532得以稳定的嵌卡于嵌设部53上,该夹持件532为一具弹性的构件,借此可供拆卸装置5拆卸火花塞S后,以避免火花塞S自拆卸装置5掉落,以利拆卸后的火花塞S取出。本技术主要在于,由于该拆卸装置5包括有套合部51、插孔部52、嵌设部53,并将该插孔部52设于套合部51与嵌设部53之间,借此可以有效降低该拆卸装置5的整体高度,以及提升拆卸装置5转动时的稳定性,因此本技术的拆卸装置5于使用(拆卸或安装火花塞S)时,如图4、5所示,可以完全不必考量引擎E上方是否有设置其他构件或部品,直接将该拆卸装置5由火花塞S上方套入,再以螺丝起子或任何的插杆P插入插孔部52的穿孔521内,即可转动螺丝起子或插杆P,来令火花塞S松弛,另借由嵌设部53的夹持件532来夹持住火花塞S,借此当将拆卸装置5拔起时该火花塞S仍能被留在拆卸装置5内,并与拆卸装置5一起脱离引擎E,借此即可轻易完成火花塞S拆卸工程。再请参阅图6、7、8所示,为让该拆卸装置5更能轻易的拆卸火花塞S,另于拆卸装置5上端即嵌设部53的上方延设连结部54,该连结部54上设有一对成对应状的缺槽541及一对成对应状的连结孔542,该连接部54可供转杆6连结;该转杆6一端具有连接部61,该连接部61上具有连接孔611,另一端借由数个穿孔621来形成转动部62,借由一插销7穿过连结部54的连结孔542,以及转杆6的连接孔611,来令转杆6的连接部61设置于连结部54上定位,借此转杆6可以插销7为转动中心,在连结部54的缺槽541上做至少90度以上的摆动,而可令转杆6与连结部54作垂直的连接,借此来降低本技术拆卸装置5的高度,以利本技术拆卸装置5伸入引擎E时,可减少干扰的产生,借此即可转动转杆6来带动拆卸装置5,来令火花塞S松弛及拆卸,另转杆6的转动部62的穿孔621可供驾驶人使用螺丝起子或插杆P,来穿设穿孔621内以利于施力来拆卸火花塞S。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借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拆卸装置包括有套合部、插孔部及嵌设部;该套合部设于拆卸装置的下端,该套合部的内部为一多角形状;该插孔部位于套合部与嵌设部之间,并且该插孔部环设有数个穿孔;该嵌设部位于插孔部上方,该嵌设部具有凹环,借由该凹环能够令一夹持件得以稳定的嵌卡于嵌设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拆卸装置包括有套合部、插孔部及嵌设部;该套合部设于拆卸装置的下端,该套合部的内部为一多角形状;该插孔部位于套合部与嵌设部之间,并且该插孔部环设有数个穿孔;该嵌设部位于插孔部上方,该嵌设部具有凹环,借由该凹环能够令一夹持件得以稳定的嵌卡于嵌设部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件为一弹性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拆卸装置还设有连结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火花塞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荣蓝子荣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