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拿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6710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技术,涉及对从产品盲孔中拿取零件的拿子的改进。它由一个螺杆[1]和一个拿子杆[2]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螺杆[1]的前端有40°~50°倒角,螺杆[1]的后端有一个径向通孔;所说的拿子杆[2]由金属丝双线铰接形成,拿子杆[2]的前端单丝穿在螺杆[1]后端的通孔内并在螺杆[1]的后端面上拧紧,拿子杆[2]的后端有一个手柄[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当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轴线与该零件所在的盲孔轴线有相交角度时,也能方便地将螺杆拧进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技术,涉及对从产品盲孔中拿取零件的拿子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从产品盲孔中拿取零件的拿子由一个螺杆和一个拿子杆连接组成,螺杆的 螺纹与产品盲孔中被拿取零件上的螺纹孔相配合,拿子杆是一根刚性杆。这种拿子的缺点 是当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轴线与该零件所在的盲孔轴线有相交角度时,现有的拿子 很难将螺杆拧进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柔性拿子,以便做到当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 轴线与该零件所在的盲孔轴线有相交角度时,也能方便地将螺杆拧进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 纹孔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拿子,它由一个螺杆和一个拿子杆连接组 成,螺杆的螺纹与产品盲孔中被拿取零件上的螺纹孔相配合,其特征在于,螺杆的前端有 40° 50°倒角,螺杆的后端有一个径向通孔;所说的拿子杆由金属丝双线铰接形成,拿 子杆的前端单丝穿在螺杆后端的通孔内并在螺杆的后端面上拧紧,拿子杆的后端有一个手 柄。本技术的优点是当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轴线与该零件所在的盲孔轴线 有相交角度时,也能方便地将螺杆拧进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柔性拿子,它由一个螺杆1 和一个拿子杆2连接组成,螺杆1的螺纹与产品盲孔中被拿取零件上的螺纹孔相配合,其特 征在于,螺杆1的前端有40° 50°倒角,螺杆1的后端有一个径向通孔;所说的拿子杆2 由金属丝双线铰接形成,拿子杆2的前端单丝穿在螺杆1后端的通孔内并在螺杆1的后端 面上拧紧,拿子杆2的后端有一个手柄3。为了兼顾拿子杆2的刚性和柔性,所说的金属丝的直径为0. 3 0. 5mm。所说的金 属丝最好是SMT合金丝。HMT合金是lCrl8Ni9Ti不锈钢。拿子杆2的长度应大于产品上盲孔的深度。下表给出3个实施例的参数。权利要求一种柔性拿子,它由一个螺杆和一个拿子杆连接组成,螺杆的螺纹与产品盲孔中被拿取零件上的螺纹孔相配合,其特征在于,螺杆的前端有40°~50°倒角,螺杆的后端有一个径向通孔;所说的拿子杆由金属丝双线铰接形成,拿子杆的前端单丝穿在螺杆后端的通孔内并在螺杆的后端面上拧紧,拿子杆的后端有一个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拿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金属丝的直径为0.3 0. 5mm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拿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金属丝是HMT合金丝。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技术,涉及对从产品盲孔中拿取零件的拿子的改进。它由一个螺杆和一个拿子杆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螺杆的前端有40°~50°倒角,螺杆的后端有一个径向通孔;所说的拿子杆由金属丝双线铰接形成,拿子杆的前端单丝穿在螺杆后端的通孔内并在螺杆的后端面上拧紧,拿子杆的后端有一个手柄。本技术的优点是当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轴线与该零件所在的盲孔轴线有相交角度时,也能方便地将螺杆拧进被拿取的零件上的螺纹孔内。文档编号B25B27/14GK201711934SQ201020227629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田涛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拿子,它由一个螺杆[1]和一个拿子杆[2]连接组成,螺杆[1]的螺纹与产品盲孔中被拿取零件上的螺纹孔相配合,其特征在于,螺杆[1]的前端有40°~50°倒角,螺杆[1]的后端有一个径向通孔;所说的拿子杆[2]由金属丝双线铰接形成,拿子杆[2]的前端单丝穿在螺杆[1]后端的通孔内并在螺杆[1]的后端面上拧紧,拿子杆[2]的后端有一个手柄[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