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9198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安设于层流冷却系统与后部仪表检测区之间的反喷集管上均布有一排喷嘴,喷嘴喷出的水柱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向且带有一定角度,反喷集管与设有开关阀的浊环水管连接,开关阀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当带钢头部到达层流系统末端时,开关阀自动打开,从反喷集管上各个喷嘴内喷出的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且带有1.0MPa压力的反喷水将形成一道密集的高压水帘,有效地阻隔住层流末端的冷却水,从而消除带钢表面带水造成的卷取温度检测不准等问题,防止带钢的瓢曲变形,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轧带钢表面清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层流末端热轧带 钢表面残留水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热轧带钢轧后在输出辊道运行时,需根据带钢终轧温度实际值和卷取温度目标 值,对带钢进行层流冷却。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带钢经过层流冷却后,会在带钢表面产 生积水,使带钢横向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形状。目前普遍采取的解决方法是从带钢两侧对 带钢表面进行侧喷水,但其效果并不理想,表面积水仍无法吹扫干净,以至于这部分积水被 带入层流辊道末端的仪表检测区,影响带钢卷取温度测量和对带钢卷取温度的动态控制。 当带钢表面积水较多时,还会造成带钢的瓢曲变形;而一旦带钢发生瓢曲时,则会加重带钢 表面的积水现象。为了防止带钢表面积水,有的生产厂在输出辊道后段永喷水冷却代替层流冷却, 但这样会降低层流冷却的能力和效果。更多的做法是提高带钢的卷取温度,或是采取减少 上部层流水量、增加下部层流水量的办法来减少带钢表面的积水问题,但这样做的结果是 不仅直接影响带钢的性能,而且消除积水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吹扫 掉带钢表面在层流区形成的积水,从而消除积水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带钢表面质量的残 留水清除装置。为此,本技术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系由反喷集管、喷嘴、浊环水管及开关阀组成;设置 在层流冷却系统与后部仪表检测区之间的反喷集管管身上均布有一排柱形喷嘴,柱形喷嘴 喷出的水柱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向,反喷集管与设有开关阀的浊环水管连接,开关阀与自动 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喷嘴之间的间距为70 90mm ;喷嘴喷出的水柱与带钢接触点距最后一个层 流集管的距离为500 1000mm。所述反喷集管距输出辊道上表面的高度为1500 2000mm。所述喷嘴喷出的水柱与带钢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 60°。由于在层流冷却系统的后部增设了残水清除装置,当带钢头部到达层流系统末端 时,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开关阀自动打开,从反喷集管上各个喷嘴内喷出的与带钢运行方向 相反、且带有l.OMPa压力的反喷水将形成一道密集的高压水帘,从而有效地喷射吹扫阻隔 住层流末端的冷却水,避免冷却水在带钢表面形成积水进入仪表检测区,从而消除带钢表 面带水造成的卷取温度检测不准等问题,防止带钢的瓢曲变形,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和使 用性能。其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可靠,便于操作和维护,并实现了自动控制。附图说明附图为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反喷集管1、喷嘴2、开关阀3、浊环水管4、层流集管5、输出辊道6、带钢7。 箭头表示带钢运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主要是由反喷集管1、喷嘴2、开关阀3、浊环水管4以及外 部的自动控制系统所组成。反喷集管1采用直径为<2 100mm的钢管加工而成,在反喷集管1 的管身上、沿反喷集管1的长度方向均布有一排柱形喷嘴2,各喷嘴2之间的间距为80mm。 反喷集管1与浊环水管4连接,在浊环水管4上设有一开关阀3,同时开关阀3还与外部的 自动控制系统相连,以便根据带钢7的运行位置,自动控制开关阀3的开、闭。安装时,将反喷集管1设置在层流冷却系统与后部的仪表检测区之间的上方,保 证喷嘴2喷出的水柱与带钢7运行方向相反,且使喷嘴2的轴线延长线即相当于喷出的水 柱与带钢7上表面之间带有45°的夹角。反喷集管1安装的高度基本与层流集管5的高 度一致,具体尺寸为反喷集管1距输出辊道6上表面的高度为1750mm,距最后一个层流集 管5的直线距离为2500mm,从而使喷嘴2喷出的水柱与带钢7接触点距最后一个层流集管 5的距离保持在750mm左右。权利要求一种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反喷集管、喷嘴、浊环水管及开关阀组成;设置在层流冷却系统与后部仪表检测区之间的反喷集管管身上均布有一排柱形喷嘴,柱形喷嘴喷出的水柱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向,反喷集管与设有开关阀的浊环水管连接,开关阀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喷嘴之间的间距为 70 9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喷出的水柱与带 钢接触点距最后一个层流集管的距离为500 10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喷集管距输出辊道 上表面的高度为1500 20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喷出的水柱与带 钢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 60°。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安设于层流冷却系统与后部仪表检测区之间的反喷集管上均布有一排喷嘴,喷嘴喷出的水柱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向且带有一定角度,反喷集管与设有开关阀的浊环水管连接,开关阀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当带钢头部到达层流系统末端时,开关阀自动打开,从反喷集管上各个喷嘴内喷出的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且带有1.0MPa压力的反喷水将形成一道密集的高压水帘,有效地阻隔住层流末端的冷却水,从而消除带钢表面带水造成的卷取温度检测不准等问题,防止带钢的瓢曲变形,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文档编号B21B45/02GK201760451SQ20102023687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史乃安, 张孝强, 张森, 杨举宪, 高光河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钢表面残水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反喷集管、喷嘴、浊环水管及开关阀组成;设置在层流冷却系统与后部仪表检测区之间的反喷集管管身上均布有一排柱形喷嘴,柱形喷嘴喷出的水柱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向,反喷集管与设有开关阀的浊环水管连接,开关阀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乃安高光河张孝强杨举宪张森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