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82813 阅读:4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包括大灯总成、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大灯总成与下连接板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安装时下连接板预先紧固在摩托车的前叉下连接板上,前大灯总成可以铰接轴轴线为圆心转动,将前照灯向上转动后将各连接点对正紧固,最后将铰接点固定;安装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对准安装部位,不需两人共同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改善前大灯总成的受力状况,增加前照灯的安装强度,减少行驶中的振动和噪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
技术介绍
摩托车前部设置有前大灯总成一般通过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安装,安装过程较 为复杂,由于具有一定的重量,及前大灯支架,目前摩托车前照灯,特别是带导流罩的 前照灯等在安装时,先将各安装点全部一一对应,再进行紧固。由于安装紧固点多, 前大灯总成重量大,装配难度较大,为了将各个安装点准确对正,往往需要二人配合安 装,安装难度大,且浪费人力,工作效率低。而且现有的前大灯总成安装点多集中在尾 部,受力状况不好,容易造成安装点的疲劳,影响大灯总成的使用,并增大使用过程中 的振动和噪声。因此,需要对摩托车前大灯安装结构进行改造,安装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对准安 装部位,不需两人共同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改善前 大灯总成的受力状况,增加前照灯的安装强度,减少行驶中的振动和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安装过程中 能够准确的对准安装部位,不需两人共同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 率;同时,改善前大灯总成的受力状况,增加前照灯的安装强度,减少行驶中的振动和噪声。本技术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包括大灯总成、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 所述大灯总成与下连接板铰接。进一步,所述大灯总成以可在纵向平面转动的方式单自由度铰接于下连接板; 具有足够的安装和旋转空间,方便安装,且安装孔容易对正。进一步,所述大灯总成尾部下端设置铰接耳,下连接板设置与铰接耳配合的铰 接槽,所述铰接耳嵌入铰接槽并通过依次穿过铰接槽两侧壁的铰接轴铰接;能够较好的限制前大灯总成的横向位移,利于对正和安装。进一步,所述铰接轴与铰接耳之间设置减振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管和外 套于套管的减振套,所述减振装置位于铰接耳的铰接孔与铰接轴之间外套于铰接轴,能 够填充铰接副的径向间隙,缓冲径向力,能减小传给前照灯的振动,防止振动以及由于 间隙引起的噪声,延长大灯的寿命。进一步,所述套管包括左套管和右套管,左套管和右套管内侧端部紧靠,外侧 端部沿径向向外折弯90°且折弯部并沿轴向向内嵌入减振套,能够有效限定减震套轴向 向外的位移,且防止减震套端部与铰接槽侧壁内表面摩擦,延长其使用寿命;套管分为 两段,便于安装。进一步,所述左套管和右套管的外侧端部一一对应紧靠铰接槽两侧壁的内侧面,安装后有效限制轴向位移,保证前大灯总成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减振套分为相互独立的左减振套和右减振套,所述左减振套和右 减振套之间设置轴向间距,减震套安装后具有足够的向内轴向移动空间,具有较好的减 震效果。进一步,所述铰接轴为螺栓,螺栓通过位于铰接槽侧壁外侧的螺母固定,安装 前的转动以及安装后的固定均采用螺栓完成,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进一步,所述左减振套和右减振套为橡胶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在前大灯总 成与下连接板的连接处采用铰接结构,下连接板预先紧固在摩托车的前叉下连接板上, 前大灯总成可以铰接轴轴线为圆心转动,将前照灯向上转动后将各连接点对正紧固,最 后将铰接点固定;安装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对准安装部位,不需两人共同操作,降低劳动 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改善前大灯总成的受力状况,增加前照灯的安 装强度,减少行驶中的振动和噪声。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视图;图3为图1沿B-B向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视图,图3为图1沿B-B 向剖视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包括大灯总成1、上连 接板3和下连接板2,所述大灯总成1与下连接板2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大灯总成1以可在纵向平面转动的方式单自由度铰接于下连 接板2。本实施例中,所述大灯总成1尾部下端设置铰接耳4,下连接板2设置与铰接耳 配合的铰接槽7,所述铰接耳4嵌入铰接槽7并通过依次穿过铰接槽7两侧壁(图中为左 侧壁7a和右侧壁7b)的铰接轴9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轴9与铰接耳4之间设置减振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 管和外套于套管的减振套,所述减振装置位于铰接耳4的铰接孔与铰接轴9之间外套于铰 接轴9。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包括左套管6和右套管6a,左套管6和右套管6a内侧端 部紧靠,内侧端部是指沿轴向向铰接轴中心的一侧;外侧端部沿径向向外折弯90°且折 弯部并沿轴向向内嵌入减振套,左套管6和右套管6a的外侧端部是指由铰接轴中心向轴 向两端延伸的端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套管6和右套管6a外侧端部一一对应紧靠铰接槽两侧壁(左 侧壁7a和右侧壁7b)的内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套分为相互独立的左减振套5和右减振套5a,所述左减振套5和右减振套5a之间设置轴向间距51。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轴9为螺栓,螺栓通过位于铰接槽侧壁外侧的螺母8固 定,如果是单头螺栓,则一侧设置螺母,如图所示;如果为双头螺栓,则两侧均设置螺母。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减振套5和右减振套5a为橡胶套。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 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 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 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包括大灯总成、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其特征在 于所述大灯总成与下连接板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总成以可 在纵向平面转动的方式单自由度铰接于下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总成尾部 下端设置铰接耳,下连接板设置与铰接耳配合的铰接槽,所述铰接耳嵌入铰接槽并通过 依次穿过铰接槽两侧壁的铰接轴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与铰接 耳之间设置减振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管和外套于套管的减振套,所述减振装置位 于铰接耳的铰接孔与铰接轴之间外套于铰接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左套 管和右套管,左套管和右套管内侧端部紧靠,外侧端部沿径向向外折弯90°且折弯部并 沿轴向向内嵌入减振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套管和右套 管的外侧端部一一对应紧靠铰接槽两侧壁的内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套分为相 互独立的左减振套和右减振套,所述左减振套和右减振套之间设置轴向间距。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为螺 栓,螺栓通过位于铰接槽侧壁外侧的螺母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减振套和右 减振套为橡胶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包括大灯总成、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大灯总成与下连接板铰接;本技术在安装时下连接板预先紧固在摩托车的前叉下连接板上,前大灯总成可以铰接轴轴线为圆心转动,将前照灯向上转动后将各连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安装总成,包括大灯总成、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总成与下连接板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剑陈学彬
申请(专利权)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