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贴装型功率LED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5798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表面贴装型功率LED支架结构,所述支架是以普通绝缘板为基板,在其上表面覆盖有金属层一、在其下表面覆盖有金属层二;在所述线路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孔;在孔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层;在金属层二上具有与之成一体结构的金属层三构成厚金属层,所述孔底部的金属层的厚度能够承载LED芯片;线路板上表面具有线路层一,线路板下表面具有线路层二,线路层一、线路层二以及孔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率LED支架结构;切割该功率LED支架结构,可分离出独立的功率LED支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独特,可靠性高、出光性好、散热效果良好,其应用范围广、普及性强,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LED器件的LED支架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表面贴装 型功率LED器件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半导体照明被誉为第四代照明光源,逐渐普及应用到通用照明领域。其中,功率发 光二极管(功率LED)以高亮度、高功率深受市场欢迎。常规功率LED用的支架有两种PLCC 型(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塑封带引线片式载体)和陶瓷基板。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PLCC型支架结构示意图。PLCC型支架是具有反射腔 结构的塑料外壳01包裹金属引线框架02,该金属引线框架02带有承载LED芯片04的芯 片安放部03与电极用的引脚05;该芯片安放部03与正负电极之一成一体结构。由于PLCC 型支架带有反射腔、且结构紧凑,特别适合应用于配光要求高、贴装密度高的领域。大功率 LED存在工作时产生高热能的问题,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将所产生的热能很好的散发,否则会 影响其寿命和出光效果。因此大功率LED用的PLCC型支架的典型封装结构是具有反射腔 结构的塑料外壳除了包裹金属引线框架外,还包裹置于LED芯片底部且露于支架之外的热 沉,该热沉的材料一般选用散热效果良好的金属材料,例如铜,以利于散发LED工作时产生 的高热能。由于散热效果良好,PLCC型大功率LED是目前最常用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之一。另一种常规功率LED用的支架是陶瓷基板,其典型封装结构如附图2所示承载 LED芯片的基板06与置于该基板06上的反射腔07均采用陶瓷材料;对于大功率LED器件 情况,基板06的芯片安放处还具有至少一个的通孔08,通孔08内填充导热材料,增强散热 效果,满足大功率LED器件的散热要求。由于陶瓷基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散热性,所以该 类基板广泛应用在大功率LED领域,与PLCC型支架一并占据整个大功率LED市场。尽管如此,PLCC型支架与陶瓷基板均存在一些缺点。就PLCC型支架而言,其制造 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已经有很多相关的专利申请,其核心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 里,且技术相对成熟,改进空间有限。特别是功率LED用的PLCC型支架,还需要结合装配热 沉进行散热,由于加入了热沉,需要制备沉孔和装配热沉,所以其结构更加复杂,导致支架 封装工艺更加繁琐。同时,PLCC型的大功率LED体积大,其封装结构不能应用于回流焊接 工艺,不适合全自动批量化的测试与编带工艺,也不利于下游产品的批量化焊接安装,尤其 不适用于后续的LED产品制造的表面贴装工艺。可见现有的PLCC型支架的结构复杂,使 得其制造工艺相对复杂,产品的加工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且产品的后续加工工艺受限,增加 了后续LED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降低了生产效率,并相应限制了 PLCC型支架功率LED的应用 范围。虽然陶瓷基板能克服PLCC型支架的主要缺点,但是陶瓷基板的一个普遍问题是 制造工艺难度大,成本高和材质脆。这也是目前限制陶瓷基板不能完全取代PLCC型支架的 关键因素。综上所述,需要寻找一种制造工艺简单、产品出光和散热效果良好、加工成本较低 的LED支架结构,与前述陶瓷基板和PLCC型支架相比,可以克服上述现有PLCC型支架和陶 瓷基板的技术缺点。现有的技术改进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在制造材料、制作工艺方面进 行了尝试,但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和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在本技术作出之前,本申请人曾提出了申请号为201020182596. 9、名称为“一 种表面贴装型功率LED支架结构”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采用单面覆铜线路板和金 属片制成的表面贴装型功率LED支架结构,具有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散热效果的优点, 能够克服功率LED常有的PLCC型支架和陶瓷基板的缺点,具有占领功率LED支架市场的潜 力。然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也发现,由于单面覆铜线路板与金属片之间仅是通过粘合胶片 连接,在单面覆铜线路板的通孔底部边缘与金属片之间可能出现空隙,所以会引起不易通 过如“红墨水”等可靠性试验,导致该功率LED支架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由于 通孔底部与金属片不是致密连接,形成芯片安放处底部不连续平滑,所以会引起LED芯片 的反光率降低。本技术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出的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新方案。本 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认为的普通绝缘板如PCB板不适于作为 功率LED的封装材料的技术偏见,同时解决使用单面覆铜线路板为基板的情况下在通孔底 部边缘与金属片可能出现空隙的问题,提出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高可靠性、应用 范围广、高散热性和高反光率的功率LED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与现有技术的陶瓷基板和PLCC型支架相比,普通绝缘板,如PCB板,其拥有价格低 廉、对于板的加工工艺相对成熟的优势,即具有成本低、易于加工的优点。然而,由于普通绝 缘板存在散热效果差、耐热性差的缺点,一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认为其不适合功率型 LED器件的高散热性的要求,只能用于小功率的LED器件,故通用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其 耐热性差,在LED封装固晶工艺中还容易出现分层和变形等问题,成品率较低,本领域技术 人员普遍认为普通绝缘板不适于作为功率LED的封装材料。本技术克服上述技术偏见,采用双面覆金属层的普通绝缘板板作为制造功率 LED支架的基板,在已经作出的以单面覆铜线路板为支架基板并粘接金属片的技术方案的 基础上,针对还存在的技术缺陷而进行的进一步技术创新与改进,本技术使用普通绝 缘板为基板,在其双面覆有金属层构成双面覆金属层线路板,作为制造表面贴装型功率LED 支架的基板,通过对于支架结构的创新特殊设计,提供一种表面贴装型功率LED支架结构 目的。根据本技术的表面贴装型功率LED支架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所述支架 是以双面覆金属层线路板作为支架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结构是以普通绝缘板为基板,在 其上表面覆盖有金属层一、在其下表面覆盖有金属层二 ;在所述线路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孔; 在所述孔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层;在所述金属层二上具有与之成一体结构的金属层三,构成 厚金属层,所述孔底部的金属层的厚度能够承载LED芯片;所述线路板上表面具有线路层 一,所述线路板下表面具有线路层二,所述线路层一、所述线路层二以及所述孔组成功率 LED支架结构;切割所述功率LED支架结构,可分离出独立的功率LED支架单元。本技术的双面覆金属层线路板制造的支架基板,在结构上具有不同于现有技 术的特点,所述支架基板上具有孔以及支架线路层,组成所述功率LED支架;所述支架基板 是由金属层一、金属层二和置于所述两金属层之间的普通绝缘基板组成;所述线路层包括 在基板上表面的线路层一和在基板下表面的线路层二 ;所述线路层一是由对应孔周围、用 于焊接金属线的引线连接部以及对应所述孔两侧的正负电极层一组成,所述引线连接部分 别电性连接正负电极层一;在所述支架基板底部具有厚金属层,所述线路层二是由对应所 述孔底部的厚金属层作为芯片安放部和对应所述芯片安放部并与其电性绝缘的正负电极 层二组成;所述正负电极层一、正负电极层二电性连接组成支架电极;所述孔内壁设有金 属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产品结构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支架结构进行了创新。一 方面,本技术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贴装功率型LED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是以双面覆金属层线路板作为支架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结构是以普通绝缘板为基板,在其上表面覆盖有金属层一、在其下表面覆盖有金属层二;在所述线路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孔;在所述孔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层;在所述金属层二上具有与之成一体结构的金属层三,构成厚金属层,所述孔底部的金属层的厚度能够承载LED芯片;所述线路板上表面具有线路层一,所述线路板下表面具有线路层二,所述线路层一、所述线路层二以及所述孔组成功率LED支架结构;切割所述功率LED支架结构,可分离出独立的功率LED支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彬海孙百荣李伟平夏勋力李程龙孟华梁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荣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