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249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头枕架,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头枕架高度调整范围小的问题。本汽车头枕架,其本体呈U状,由呈弧形的连接部和从连接部向两端延伸的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所组成,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相平行,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上均具有若干个沿轴向排列用于定位的卡紧槽,且左调节部上的卡紧槽与右调节部上的卡紧槽沿轴向处于错位的位置。本汽车头枕架具有高度可调范围大、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一种汽车头枕架,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调整的汽车头枕架。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处都设有头枕,汽车头枕不仅能为乘员的头部提供舒适的支承,而且当汽车受到猛烈的撞击时,汽车头枕能吸收乘员头部的震动、支承乘员的颈部,对乘员的头部、颈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以往汽车头枕都直接与汽车座椅固连,每个乘员坐在汽车座椅上,因为身高都不同,每个乘员的头部在汽车头枕处的支承位置也不同,与汽车座椅固连的汽车头枕不能使每个乘员的头部都得到舒适的支承。目前,汽车头枕在座椅端部的高度都是可以调整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汽车头枕[申请号:200720057065.5;授权公告号:CN201086656Y],其包括两根插管、横连杆、夹子、固定板和松紧部件;夹子夹紧于横连杆上,固定板与夹子固定连接;两根插管处于平行状态,插管设有若干卡紧齿,两插管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与松紧部件连接及与横连杆连接,通过松紧部件使连接件与横连杆形成松/紧式活动连接结构。上述的可调式汽车头枕利用横连杆的转动而调整固定板与乘员颈部的位置位置,这样能减少乘员颈部的疲劳,但是插管上只设有几个卡紧齿,插管在汽车座椅端部的调整范围有限,如果增长插管,再在插管上多加工几个卡紧齿,这样生产成本增大,而且插管过长,安装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调整范围大的汽车头枕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头枕架,其本体呈U状,由呈弧形的连接部和从连接部向两端延伸的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所组成,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相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上均具有若干个沿轴向排列用于定位的卡紧槽,且所述的左调节部上的卡紧槽与所述的右调节部上的卡紧槽沿轴向处于错位的位置。本汽车头枕架在调整高度时,通过左调节部或右调节部上的卡紧槽与座椅靠背卡紧定位,因为左调节部上的卡紧槽与右调节部上的卡紧槽错位,这样就增加了汽车头枕架与座椅靠背卡紧定位的卡紧点,汽车头枕架的调整范围增大,能适应身高不同的乘员,给予乘员颈部舒适的支承。在上述的汽车头枕架中,所述的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上的卡紧槽皆均匀排列。在上述的汽车头枕架中,所述的右调节部上的各个卡紧槽均处于左调节部上对应的相邻卡紧槽的中心位置。这样卡紧槽在轴向等分排列,乘员能估算需要的高度,调节方-->便。在上述的汽车头枕架中,所述的连接部中间具有凹入的支承座。支承座能紧贴乘员的颈部,给以乘员颈部舒适的支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头枕架通过卡紧槽的错位设置,汽车头枕架高度可调范围增加,这样汽车头枕架能适应身高不同的乘员,给予乘员颈部舒适的支承。附图说明图1是本汽车头枕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连接部;21、支承座;3、左调节部;4、右调节部;5、卡紧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汽车头枕架的本体1呈U状,由呈弧形的连接部2和从连接部2向两端延伸的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所组成,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相平行,连接部2中间具有凹入的支承座21,支承座21能紧贴乘员的颈部,给以乘员颈部舒适的支承。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上均具有若干个沿轴向排列用于定位的卡紧槽5,且左调节部3上的卡紧槽5与右调节部4上的卡紧槽5沿轴向处于错位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左调节部3上的卡紧槽5有四个,各个卡紧槽5均匀排列位于左调节部3的内侧;右调节部4上的卡紧槽5有四个,各个卡紧槽5均匀排列位于右调节部4的内侧,右调节部4上的各个卡紧槽5均处于左调节部3上对应的相邻卡紧槽5的中心位置,这样卡紧槽5在轴向等分排列,乘员能估算需要的高度,调节方便。当然卡紧槽5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本汽车头枕架在调整高度时,通过左调节部3或右调节部4上的卡紧槽5与座椅靠背卡紧定位,因为左调节部3上的卡紧槽5与右调节部4上的卡紧槽5错位,这样就增加了汽车头枕架与座椅靠背卡紧定位的卡紧点,汽车头枕架的调整范围增大,能适应身高不同的乘员,给予乘员颈部舒适的支承。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连接部2、支承座21、左调节部3、右调节部4、卡紧槽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头枕架,其本体(1)呈U状,由呈弧形的连接部(2)和从连接部(2)向两端延伸的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所组成,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相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上均具有若干个沿轴向排列用于定位的卡紧槽(5),且所述的左调节部(3)上的卡紧槽(5)与所述的右调节部(4)上的卡紧槽(5)沿轴向处于错位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头枕架,其本体(1)呈U状,由呈弧形的连接部(2)和从连接部(2)向两端延伸的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所组成,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相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调节部(3)和右调节部(4)上均具有若干个沿轴向排列用于定位的卡紧槽(5),且所述的左调节部(3)上的卡紧槽(5)与所述的右调节部(4)上的卡紧槽(5)沿轴向处于错位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百忠刘强马芳武王海林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