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衬里阀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1223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衬里阀座,所述阀座由前半阀体和后半阀体对合构成,所述前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大于所述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在所述前半阀体及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均一体式固设有环状的聚氨酯衬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阀座的前半阀体及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壁均一体式硫化有聚氨酯衬里,流体介质在流经阀腔通道内时不再冲刷后半阀体的端面以及密封圈,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可大大延长闸阀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衬里阀座。技术背景现有单向密封的刀形闸阀,按流体介质的通行方向,阀座可分为前半阀体和后半 阀体,前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大于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径,使用中,流体介质直接冲刷后半阀体 阀腔的端面以及后半阀体与闸板之间的密封圈,因此经常出现因后半阀体及密封圈局部损 坏而导致整个闸阀报废的现象,浪费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衬里阀座,以保 护后半阀体及闸板与后半阀体之间的密封圈。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聚氨酯衬里阀座,所述阀座由前半阀体和后半阀体对合构成,所述前半阀体的阀 腔内径大于所述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在所述前半阀体及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均一体式固设 有环状的聚氨酯衬里。本技术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前半阀体阀腔内的环状聚氨酯衬里的内圆周 面为锥面,其内径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后半阀体的一侧。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在阀座的前半阀体及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壁均一体式硫化有聚氨酯衬 里,流体介质在流经阀腔通道内时不再冲刷后半阀体的端面以及密封圈,起到了很好的保 护作用,可大大延长闸阀的使用寿命。并且,前半阀体阀腔内环状的聚氨酯衬里内圆周面呈 锥面,其内径小的一端朝向后半阀体的一侧,可将流体介质向后半阀体阀腔的中部导流,更 进一步地保护了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壁,且具有双向切断流体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闸阀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闸阀的剖面结构图。图中标号1前半阀体,2后半阀体,3、4聚氨酯衬里,5闸板,6阀杆。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结合图1、2,本实施例的聚氨酯阀座衬里,阀座由前半阀体1和后半阀体 2对合构成,前半阀体1的阀腔内径大于后半阀体2的阀腔内径,为避免流经阀腔的流体介 质直接冲刷后半阀体阀腔内壁,在前半阀体及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分别一体式硫化有环状的 聚氨酯衬里3、4。结合图2,为了将流体介质导向后半阀体阀腔的中部,具体设置中,前半阀 体阀腔内的环状聚氨酯衬里3的内圆周面为锥面,其内径小的一端朝向后半阀体2的一侧。3使用中,闸板5的上端连接有阀杆6,通过阀杆6将闸板提升时,闸阀开启;间板5下落到位 处于前半阀体1与后半阀体2之间时,前半阀体内聚氨酯衬里3的端面与闸板之间压紧密 封,后半阀体内聚氨酯衬里4的端面同样与闸板之间压紧密封,具有双向切断流体介质的 功能。权利要求聚氨酯衬里阀座,所述阀座由前半阀体(1)和后半阀体(2)对合构成,所述前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大于所述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其特征是在所述前半阀体(1)及后半阀体(2)的阀腔内均一体式固设有环状的聚氨酯衬里(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衬里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半阀体(1)阀腔内的环 状聚氨酯衬里(3)的内圆周面为锥面,其内径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后半阀体的一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衬里阀座,所述阀座由前半阀体和后半阀体对合构成,所述前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大于所述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在所述前半阀体及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均一体式固设有环状的聚氨酯衬里。本技术在阀座的前半阀体及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壁均一体式硫化有聚氨酯衬里,流体介质在流经阀腔通道内时不再冲刷后半阀体的端面以及密封圈,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可大大延长闸阀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K27/04GK201651497SQ20102019504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胡保林 申请人:合肥长江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氨酯衬里阀座,所述阀座由前半阀体(1)和后半阀体(2)对合构成,所述前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大于所述后半阀体的阀腔内径,其特征是在所述前半阀体(1)及后半阀体(2)的阀腔内均一体式固设有环状的聚氨酯衬里(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保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长江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