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734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具有底模和设置在底模上的圆锥模以及用来将圆锥模固定在底模上的定位杆,底模设有通孔,圆锥模中部设有锥模通孔,定位杆截面形状为“T”形,其上部为与圆锥模上端面相配的圆形限位部,中部为杆体,下部为螺纹部,定位杆的杆体设置在圆锥模的锥模通孔中,下部穿过底模的通孔设置在底模下端面,并通过螺母旋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杆将圆锥模连接固定在底模上,安装方便快捷;圆锥模上端面具有沉孔,定位杆的限位部与沉孔形状相配,在螺母旋固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定位杆跟转现象,实用性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常规轨道交通的轨道都在小块石 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然后再在枕木上铺设钢轨,但这种轨道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世 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 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均相对较差。因此,在当今的高速铁路建设中,板式轨道 被广泛应用,与传统轨道交通相比,不再是石子上铺枕木,枕木上架钢轨,这种轨道下没有 一颗石子、一块枕木,而是由混凝土浇注预制的轨道板和500米无缝钢轨链接铺就,这种轨 道运用于高速铁路,可以使列车在高速行驶时非常平顺,无颠簸,低噪音,还可以降低粉尘, 美化环境,减少维修。由于无砟轨道板体积较大,需要在其中心线上开设3个观察孔,便于对位安装,同 时也可以在地级不平整的情况下作为浇注孔来浇注水泥,在加工轨道板时需要在模具中加 设相关的道板观察孔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脱模顺畅的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具有底模和设 置在底模上的圆锥模以及用来将圆锥模固定在底模上的定位杆,底模设有通孔,圆锥模中 部设有锥模通孔,定位杆截面形状为“T”形,其上部为与圆锥模上端面相配的圆形限位部, 中部为杆体,下部为螺纹部,定位杆的杆体设置在圆锥模的锥模通孔中,下部穿过底模的通 孔设置在底模下端面,并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上述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的圆锥模上端面具有沉孔,所述定位杆的限位部与上 述沉孔相配并设置在沉孔中。上述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的圆锥模上端面的沉孔为多边形沉孔,所述定位杆的 限位部形状与沉孔形状相配。上述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的圆锥模上端面的沉孔为六边形沉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技术通过定位杆将圆锥模连接固定在底模 上,安装方便快捷;(2)本技术的圆锥模上端面具有沉孔,定位杆的限位部与沉孔形状 相配,在螺母旋固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定位杆跟转现象,实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圆锥模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见图1,本技术具有底模1和设置在底模1上的圆锥模2以及用来将圆锥模2 固定在底模1上的定位杆3,底模1设有通孔,圆锥模2中部设有锥模通孔21,定位杆3截 面形状为“T”形,其上部为限位部31,限位部31为圆形扁柱体,与圆锥模2的上端面相同, 中部为杆体32,下部为螺纹部33,定位杆3的杆体32设置在圆锥模2的锥模通孔21中,下 部穿过底模1的通孔设置在底模1下端面,并通过螺母4旋紧固定。(实施例二)见图2和图3,本技术具有底模1和设置在底模1上的圆锥模2以及用来将圆 锥模2固定在底模1上的定位杆3,底模1设有通孔,圆锥模2中部设有锥模通孔21,上端 面具有六边形沉孔22,定位杆3截面形状为“T”形,其上部为限位部31,限位部31形状与 沉孔22形状相配并设置在沉孔22中,中部为杆体32,下部为螺纹部33,定位杆3的杆体 32设置在圆锥模2的锥模通孔21中,下部穿过底模1的通孔设置在底模1下端面,并通过 螺母4旋紧固定。权利要求一种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模(1)和设置在底模(1)上的圆锥模(2)以及用来将圆锥模(2)固定在底模(1)上的定位杆(3),底模(1)设有通孔,圆锥模(2)中部设有锥模通孔(21),定位杆(3)截面形状为“T”形,其上部为限位部(31),中部为杆体(32),下部为螺纹部(33),定位杆(3)的杆体(32)设置在圆锥模(2)的锥模通孔(21)中,下部穿过底模(1)的通孔设置在底模(1)下端面,并通过螺母(4)旋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模(2)上端 面具有沉孔(22),所述定位杆(3)的限位部(31)与上述沉孔(22)相配并设置在沉孔(22) 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模(2)上端 面的沉孔(22)为多边形沉孔,所述定位杆(3)的限位部(31)形状与沉孔(22)形状相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模(2)上端 面的沉孔(22)为六边形沉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具有底模和设置在底模上的圆锥模以及用来将圆锥模固定在底模上的定位杆,底模设有通孔,圆锥模中部设有锥模通孔,定位杆截面形状为“T”形,其上部为与圆锥模上端面相配的圆形限位部,中部为杆体,下部为螺纹部,定位杆的杆体设置在圆锥模的锥模通孔中,下部穿过底模的通孔设置在底模下端面,并通过螺母旋紧固定。本技术通过定位杆将圆锥模连接固定在底模上,安装方便快捷;圆锥模上端面具有沉孔,定位杆的限位部与沉孔形状相配,在螺母旋固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定位杆跟转现象,实用性高。文档编号B28B7/22GK201720923SQ20102019275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汤德良 申请人:江苏圣乐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砟轨道板观察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模(1)和设置在底模(1)上的圆锥模(2)以及用来将圆锥模(2)固定在底模(1)上的定位杆(3),底模(1)设有通孔,圆锥模(2)中部设有锥模通孔(21),定位杆(3)截面形状为“T”形,其上部为限位部(31),中部为杆体(32),下部为螺纹部(33),定位杆(3)的杆体(32)设置在圆锥模(2)的锥模通孔(21)中,下部穿过底模(1)的通孔设置在底模(1)下端面,并通过螺母(4)旋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德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