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9176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所述吸风鼓的一侧具有开口、另一侧具有安装罗拉的安装孔,吸风鼓的外周面间隔设有凸槽和凹槽,且凸槽和凹槽位于聚集区域相错均布有与吸风鼓内腔相通的若干个负压通孔,所述吸风鼓的外周面上的各凸槽倾斜设置,且凸槽的倾斜角在1~5°之间,所述各凸槽的外圆弧面与其两侧面的连接处具有倒圆,设置在凸槽和凹槽上的各负压通孔为内大外小的倒锥孔或倒棱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减少吸风鼓上负压通孔堵塞现象和提高压在吸风鼓上的皮辊使用寿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属于环锭纺纱机的纱线气动聚集装 置领域。
技术介绍
在环锭纺纱机中,纤维束需要通过牵伸装置进行牵伸加捻,在牵伸过程中会将纤 维束引导到聚集装置的聚集辊上,通过聚集辊对纤维束进行聚集。环锭纺纱机中的聚集装 置主要由罗拉和安装在罗拉上的数个吸风鼓构成,罗拉带动吸风鼓旋转,而吸风鼓外周面 由间隔设置的凸槽和凹槽构成,凸槽和凹槽上均设有负压通孔,表面具有吸气导槽的支承 件设置在吸风鼓的内腔,支承件通过负压接头与负压风管密封连接,当负压气流经负压接 头通过支承件上的吸气导槽进入吸风鼓的内腔,负压气流通过吸风鼓上的负压通孔并作用 在吸风鼓的外表面,纤维束被贴附在吸风鼓上,在牵伸中通过该吸风鼓对纤维束上的纱线 毛羽进行聚集,以达到增加纱线强力的目的。但目前公开的吸风鼓的外周面上的凹槽是采 用机加工,吸风鼓的凸槽圆弧面与其两侧面基本上呈直角,由于凸槽的两侧存在一定的尖 角,当纤维束通过吸风鼓时,牵伸过程中的纤维束会被吸风鼓截断,造成纤维束在牵伸过程 中的损伤,而增加纤维束中的短绒。另外,吸风鼓上的负压通孔均采用直孔或直槽,由于负 压通孔内外直径一样,因此,当纤维束上的一些长短绒吸附在吸风鼓上时,并会随着长短绒 的不断增加,而堵塞吸风鼓上的负压通孔,由于降低吸风鼓表面的负压气流及均勻性,而影 响纤维束的牵伸加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减少吸风 鼓上负压通孔堵塞现象以及提高压在吸风鼓上皮辊使用寿命的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所述吸 风鼓的一侧具有开口、另一侧具有安装罗拉的安装孔,吸风鼓的外周面间隔设有凸槽和凹 槽,且凸槽和凹槽位于聚集区域相错均布有与吸风鼓内腔相通的若干个负压通孔,其特征 在于所述吸风鼓的外周面上的各凸槽倾斜设置,且凸槽的倾斜角在1 5°之间,所述各 凸槽的外圆弧面与其两侧面的连接处具有倒圆,设置在凸槽和凹槽上的各负压通孔为内大 外小的倒锥孔或倒棱锥孔。本技术通过对吸风鼓进行改进,将吸风鼓外周面上的凸槽倾斜设置,能使前 皮辊和小皮辊能可靠地将纤维压在吸风鼓上,使纤维束可吸附在吸风鼓上,由于凸槽的外 圆弧面与其两侧面呈倒圆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凸槽外圆弧面与两侧面处的尖角对牵伸过程 中,对纤维束的损伤,从而减小牵伸加捻过程中纤维束中的短绒,故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纤 维束的条干均勻度。由于前皮辊和小皮辊沿纤维束的行径方向压在吸风鼓上,而吸风鼓凸 槽的外圆弧面与两侧面的园角结构,以缓冲对前皮辊和小皮辊的压力,由于降低了对两皮 辊的磨损,从而延长前皮辊和小皮辊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吸风鼓上的负气通孔为内大外小的锥孔或棱锥孔,因此能及时将吸附在吸风鼓上的长短绒通过该负压通孔吸入支承件 内,再通过负压接头再从吸气管道吸进入负压仓,对长短绒进行集中处理,由于长短绒不会 堵在负压通孔处,故能保持吸风鼓各负压通孔处负压气流的稳定性,使负压气流均勻的作 用于纤维束,而确保纤维束的牵伸加捻质量。本技术通过对吸风鼓上的凸槽外圆弧面 与两侧面连接处进行倒圆,同时对原凸槽和凹槽上各负压通孔改为锥孔或棱锥孔,不仅结 构简单,能提高纤维束的牵伸加捻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吸风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将吸风鼓安装在罗拉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凸槽,2-凹槽,3-负压通孔,4-安装孔,5-开口,6-罗拉。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 3所示,本技术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该吸风鼓的一侧的开口 5、另 一侧具有安装罗拉6的安装孔4,安装在负压连接头上的支承件从吸风鼓的开口 5 —侧延伸 进入吸风鼓的内腔,而吸风鼓上的安装孔4则安装在罗拉6上,见图4所示,一根罗拉6上 安装有三个以上的吸风鼓,吸风鼓的外周面上间隔设有凸槽1和凹槽2,且凸槽1和凹槽2 位于聚集区域相错均布有与吸风鼓内腔相通的若干个负压通孔3,支承件上的吸气导槽则 对应于吸风鼓聚集区上的各负压通孔3,通过多个负压通孔3将负压气流作用在纤维束上, 而前皮辊和小皮辊沿纤维束前进方向压在吸风鼓上,经前皮辊牵伸出的纤维束通过吸风鼓 的聚集区域的各负压通孔3,以形成紧密集合在一起的纤维束,达到减少毛羽和提高纱线强 力的目的。见图1 3所示,本技术吸风鼓外周面上的各凸槽1倾斜设置,且凸槽的倾 斜角在1 5°之间,最好凸槽的倾斜角在2 4°之间,通过斜置的凸槽1以增加吸风鼓 的外圆周面与皮辊之间对纤维束的夹持力,见图2、3所示,本技术各凸槽1的外圆弧面 与两侧面的连接处具有倒圆,该倒圆半径R在0. 1 0. 6mm,吸风鼓上的凸槽1高出凹槽2, 两高度差在0. 1 0. 8mm,吸风鼓上的各凸槽1和凹槽2上的负压通孔3为外小内大的锥孔 或棱锥孔,且各负压通孔3上的锥孔或棱锥孔的锥角β在5 30°,该锥角β最好控制在 10 20°,本技术吸风鼓的壁厚在1. 5mm 3mm之间,本技术吸风鼓上的锥孔或 棱锥孔通过放电加工,而吸风鼓的外圆弧面及锥孔或棱锥孔的孔壁经过抛光处理,以降低 纤维束在牵伸过程中的损伤,并降低对前皮辊和小皮辊的磨损,同时通过锥形或棱锥形的 负压通孔3有效地防止纤维束牵伸加捻过程中长短绒堵在负压通孔3上。权利要求一种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所述吸风鼓的一侧具有开口、另一侧具有安装罗拉的安装孔,吸风鼓的外周面间隔设有凸槽和凹槽,且凸槽和凹槽位于聚集区域相错均布有与吸风鼓内腔相通的若干个负压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鼓的外周面上的各凸槽倾斜设置,且凸槽的倾斜角在1~5°之间,所述各凸槽的外圆弧面与其两侧面的连接处具有倒圆,设置在凸槽和凹槽上的各负压通孔为内大外小的倒锥孔或倒棱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凸槽的外圆弧 面与其两侧面连接处的倒圆半径R在0. 1 0. 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通孔的锥孔 或棱锥孔的锥角β在5 3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所述吸风鼓的一侧具有开口、另一侧具有安装罗拉的安装孔,吸风鼓的外周面间隔设有凸槽和凹槽,且凸槽和凹槽位于聚集区域相错均布有与吸风鼓内腔相通的若干个负压通孔,所述吸风鼓的外周面上的各凸槽倾斜设置,且凸槽的倾斜角在1~5°之间,所述各凸槽的外圆弧面与其两侧面的连接处具有倒圆,设置在凸槽和凹槽上的各负压通孔为内大外小的倒锥孔或倒棱锥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减少吸风鼓上负压通孔堵塞现象和提高压在吸风鼓上的皮辊使用寿命的特点。文档编号D01H5/72GK201670911SQ20102018638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屈臻辉, 崔桂生, 毛阿平 申请人: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聚集装置的吸风鼓,所述吸风鼓的一侧具有开口、另一侧具有安装罗拉的安装孔,吸风鼓的外周面间隔设有凸槽和凹槽,且凸槽和凹槽位于聚集区域相错均布有与吸风鼓内腔相通的若干个负压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鼓的外周面上的各凸槽倾斜设置,且凸槽的倾斜角在1~5°之间,所述各凸槽的外圆弧面与其两侧面的连接处具有倒圆,设置在凸槽和凹槽上的各负压通孔为内大外小的倒锥孔或倒棱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桂生屈臻辉毛阿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