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4-二取代的吡唑甲酸联苯基酰胺的杀真菌混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3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杀真菌混合物,其以协同有效量包含作为活性组分1)的至少一种式Ⅰ的2,4-二取代的吡唑甲酸联苯基酰胺,其中X为氧或硫;R↑[1]和R↑[2]相互独立地为氰基、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R↑[3]为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R↑[4]为氢或卤素;和作为活性组分2)的至少一种选自A)-F)组的活性成分Ⅱ:A)唑类;B)嗜球果伞素类;C)羧酰胺类;D)杂环化合物;E)氨基甲酸盐类;F)其他杀真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由至少一种化合物Ⅰ和至少一种活性成分Ⅱ组成的混合物防治病原性真菌的方法,化合物Ⅰ与活性成分Ⅱ在生产该类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该混合物的组合物和种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基于2,4-二取代的吡唑甲酸联苯基酰胺的杀真菌混合物的制作方法基于2,4-二取代的吡唑曱酸联苯基酰胺的杀真菌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杀真菌混合物,其以协同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 组分1)至少一种式I的2,4-二取代的N-联苯基吡唑曱酰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其中各取代基如下所定义 X为氧或石危;W和W相互独立地为氰基、硝基、卣素、d-C6烷基、d-C6卣代烷基、曱氧基、二氟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3为卣素、d-C4烷基或CrC4卣代烷基; R为氢或卣素; 和2)至少一种选自A)-F)组的活性化合物II:<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A)选自如下的唑类双苯三唑醇(bitertanol)、糠菌唑(bromuconazole)、 环唑醇(cyproconazole)、巧恶醚唑(difenoconazole)、烯喳醇(diniconazole)、 歸菌灵(enilconazole)、 氧峻菌(epoxiconazole)、 会峻菌酉同 (fluquinconazole)、腈苯峻(fenbuconazole)、氟珪唑(flusilazole)、粉哇醇 (flutriafol)、己哇醇(hexaconazole)、酰胺峻(imibenconazole)、环戊峻醇 (ipconazole)、 环戊峻菌(metconazole)、腈菌峻(myclobutanil)、 戊菌峻 (penconazole)、 丙环峻(propiconazole)、 丙硫菌峻(prothioconazole)、娃 氟峻(simeconazole)、三峻酮(triadimefon)、啖菌醇(triadimenol)、 戊峻 醇(tebuconazole)、 氟醚峻(tetraconazole)、 戊叉峻菌(triticonazole)、 丙氯灵(prochloraz)、 稻痙酉旨(pefurazoate)、 烯菌灵(imazalil)、 氟菌峻 (triflumizole)、 氰霜峻(cyazofamid)、 苯菌灵(benomyl)、 多菌灵 (carbendazim)、 弟必灵(thiabendazole)、 麦稳宁(fuberidazole)、蓉峻菌 胺(ethaboxam)、 氯峻灵(etridiazole)和土菌消(hymexazole);B) 选自如下的嗜球果伞素类(strobilurin):腈嘧菌酯(azoxystrobin)、醚菌 胺(dimoxystrobin)、埽將菌西旨(enestroburin)、 氟嘧菌西旨(fluoxastrobin)、 亚胺菌(kresoxim-methyl)、叉氨苯酰胺(methominostrobin)、將醚菌胺 (orysastrobin)、 咬氧菌西旨(picoxystrobin)、 峻菌胺西旨(pyraclostrobin)、 肟菌酯(trmoxystrobin)、烯將菌酯(enestroburin)、 (2-氯-5-[l-(3-甲基节 氧基亚M)乙基l苄基)M曱酸甲酯、(2-氯-5-[1-(6-甲基吡咬-2-基甲氧 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和2-(邻-(2,5-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 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C) 选自如下的羧酰胺萎锈灵(carboxin)、苯霜灵(benalaxyl)、啶酰菌胺 (boscalid)、环酰菌胺(fenhexamid)、氟酰胺(flutolanil) 、 p夫吡喳灵 (furametpyr)、丙氧灭绣胺(mepronil)、甲霜灵(metalaxyl)、精甲霜灵 (mefenoxam)、甲呋酰胺(ofurace)、嗜、霜灵(oxadixyl)、氧化萎锈灵 (oxycarboxin)、吡漆菌胺(penthiopyrad)、溴氟峻菌(thifluzamide)、參 酰菌胺(tiadinil)、 3,4-二氯-N-(2-氰基苯基)异噻唑-5-甲酰胺、烯酰吗啉 (dimethomorph)、氟吗啉(flumorph)、氟联苯菌(flumetover)、氟吡菌胺 ((fluopicolide)picobenzamid)、 苯酰菌胺(zoxamide)、 氯环丙酰胺 (carpropamid)、双氯氰菌胺(diclocymet)、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 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曱磺酰氨基 -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 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3-(4-氯苯基)-3-(2-异丙氧羰基氨基-3-曱基丁酰M)丙酸曱酯、式III化合物 其中RS为甲基或乙基,N-(4,-溴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三氟甲基联 苯-2-基)-4-二氟甲基-2-曱基瘗唑-5-甲酰胺、N-(4,-氯-3,-氟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逸唑-5-曱酰胺、N-(3,,4,-二氯-4-氟联苯-2-基)-3-二氟曱 基-l-甲基吡唑-4-甲酰胺和]\-(2-絲苯基)-3,4-二氯异噻唑-5-甲酰胺; D)选自如下的杂环化合物氟咬胺(fluazinam)、啶斑將(pyrifenox)、磺嘧 菌灵(bupirimate)、环丙嗜啶(cyprodinil)、异嘧菌醇(fenarimol)、嘧菌腙 (ferimzone)、嘧菌胺(mepanipyrim)、 氟苯嘧咬醇(nuarimol)、 二甲嘧菌 胺(pyrimethanil)、溱氨灵(triforine)、拌种咯(fenpiclonil)、氟5恶菌 (fludioxonil) 、. aldimorph(4-十二烷基-2,6- 二甲基吗啉)、吗菌灵 (dodemorph) 、 丁苯吗淋(fe叩ropimorph)、 克淋菌(tridemorph)、 苯錄 咬(fenpropidin)、 异丙定(iprodione)、 杀菌利(procymidone)、 蹄菌酉同 (vinclozolin)、,噪唑酮菌(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异虔菌 酮(octhilinone)、漆菌灵(probenazole)、 5画氯-7隱(4画甲基派咬-1画基)曙6-(2,4,6-三氟苯基)[l,2,4三唑并[l,5-a]嘧啶、敌菌灵(anilazine)、哒菌清 (diclomezine)、 咯会酮(pyroquilon)、 丙氧会淋(proquinazid)、 三环峻 (tricyclazole)、式IV化合物(2-丁|1^-6-硤-3-丙基苯并吡喃-4-酮)镶二峻素(acibenzolar画S-methyl)、敌菌丹(captafol)、克菌丹(captan)、 棉隆(dazomet)、灭菌丹(folpet)、氰菌胺(fenoxanil)、喹氧灵(quinoxyfen) 和式V的N,N-二甲基-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的杀真菌混合物,其以协同有效量包含:1)至少一种式Ⅰ的2,4-二取代的N-联苯基吡唑甲酰胺:***(Ⅰ),其中各取代基如下所定义:X=氧或硫;R↑[1]和R↑[2]相互独立地为氰基、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R↑[3]=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R↑[4]=氢或卤素;和2)至少一种选自A)-F)组的活性化合物Ⅱ:A)选自如下的唑类:双苯三唑醇、糠菌唑、环唑醇、噁醚唑、烯唑醇、烯菌灵、氧唑菌、喹唑菌酮、腈苯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酰胺唑、环戊唑醇、环戊唑菌、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三唑酮、唑菌醇、戊唑醇、氟醚唑、戊叉唑菌、丙氯灵、稻瘟酯、烯菌灵、氟菌唑、氰霜唑、苯菌灵、多菌灵、涕必灵、麦穗宁、噻唑菌胺、氯唑灵和土菌消;B)选自如下的嗜球果伞素类:腈嘧菌酯、醚菌胺、烯肟菌酯、氟嘧菌酯、亚胺菌、叉氨苯酰胺、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2-氯-5-[1-(3-甲基苄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1-(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和2-(邻-(2,5-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C)选自如下的羧酰胺:萎锈灵、苯霜灵、啶酰菌胺、环酰菌胺、氟酰胺、呋吡唑灵、丙氧灭绣胺、甲霜灵、精甲霜灵、甲呋酰胺、噁霜灵、氧化萎锈灵、吡噻菌胺、溴氟唑菌、噻酰菌胺、3,4-二氯-N-(2-氰基苯基)异噻唑-5-甲酰胺、烯酰吗啉、氟吗啉、氟联苯菌、氟吡菌胺、苯酰菌胺、氯环丙酰胺、双氯氰菌胺、双炔酰菌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3-(4-氯苯基)-3-(2-异丙氧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式Ⅲ化合物:***(Ⅲ),其中R↑[5]为甲基或乙基,N-(4’-溴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三氟甲基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氯-3’-氟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3’,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6-29 102005030790.6;EP 2006-2-15 06101712.1.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的杀真菌混合物,其以协同有效量包含1)至少一种式I的2,4-二取代的N-联苯基吡唑甲酰胺其中各取代基如下所定义X=氧或硫;R1和R2相互独立地为氰基、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R3=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R4=氢或卤素;和2)至少一种选自A)-F)组的活性化合物IIA)选自如下的唑类双苯三唑醇、糠菌唑、环唑醇、醚唑、烯唑醇、烯菌灵、氧唑菌、喹唑菌酮、腈苯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酰胺唑、环戊唑醇、环戊唑菌、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三唑酮、唑菌醇、戊唑醇、氟醚唑、戊叉唑菌、丙氯灵、稻瘟酯、烯菌灵、氟菌唑、氰霜唑、苯菌灵、多菌灵、涕必灵、麦穗宁、噻唑菌胺、氯唑灵和土菌消;B)选自如下的嗜球果伞素类腈嘧菌酯、醚菌胺、烯肟菌酯、氟嘧菌酯、亚胺菌、叉氨苯酰胺、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2-氯-5-[1-(3-甲基苄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1-(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和2-(邻-(2,5-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C)选自如下的羧酰胺萎锈灵、苯霜灵、啶酰菌胺、环酰菌胺、氟酰胺、呋吡唑灵、丙氧灭绣胺、甲霜灵、精甲霜灵、甲呋酰胺、霜灵、氧化萎锈灵、吡噻菌胺、溴氟唑菌、噻酰菌胺、3,4-二氯-N-(2-氰基苯基)异噻唑-5-甲酰胺、烯酰吗啉、氟吗啉、氟联苯菌、氟吡菌胺、苯酰菌胺、氯环丙酰胺、双氯氰菌胺、双炔酰菌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3-(4-氯苯基)-3-(2-异丙氧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式III化合物其中R5为甲基或乙基,N-(4’-溴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三氟甲基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氯-3’-氟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3’,4’-二氯-4-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和N-(2-氰基苯基)-3,4-二氯异噻唑-5-甲酰胺;D)选自如下的杂环化合物氟啶胺、啶斑肟、磺嘧菌灵、环丙嘧啶、异嘧菌醇、嘧菌腙、嘧菌胺、氟苯嘧啶醇、二甲嘧菌胺、嗪氨灵、拌种咯、氟菌、aldimorph、吗菌灵、丁苯吗啉、克啉菌、苯锈啶、异丙定、杀菌利、烯菌酮、唑酮菌、咪唑菌酮、异噻菌酮、噻菌灵、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敌菌灵、哒菌清、咯喹酮、丙氧喹啉、三环唑、式IV化合物(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噻二唑素、敌菌丹、克菌丹、棉隆、灭菌丹、氰菌胺、喹氧灵和式V的N,N-二甲基-3-(3-溴-6-氟-2-甲基吲哚-1-磺酰基)-[1,2,4]三唑-1-磺酰胺E)选自如下的氨基甲酸盐类代森锰锌、代森锰、威百亩、代森联、福美铁、甲基代森锌、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乙霉威、异丙菌胺、苯噻菌胺、百维灵、N-(1-(1-(4-氰基苯基)乙磺酰基)丁-2-基)氨基甲酸4-氟苯基酯、式VI的3-(4-氯苯基)-3-(2-异丙氧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和式VII的氨基甲酸酯肟醚其中z为N或CH;F)选自如下的其他杀真菌剂胍类多果定、双胍辛醋酸盐、双胍盐,抗菌素类春雷霉素、链霉素、多氧霉素、有效霉素,硝基苯基衍生物乐杀螨、敌螨普、敌螨通,含硫的杂环基化合物二噻农、稻瘟灵,有机金属化合物三苯锡基盐,如薯瘟锡,有机磷化合物克瘟散、异稻瘟净、藻菌磷、乙磷铝、亚磷酸及其盐、定菌磷、甲基立枯磷,有机氯化合物百菌清、抑菌灵、磺菌胺、六氯苯、四氯苯酞、戊菌隆、五氯硝基苯、甲基托布津、对甲抑菌灵,无机活性化合物波尔多液、醋酸铜、氢氧化铜、王铜、碱式硫酸铜、硫,其他环氟菌胺、清菌脲、甲菌定、乙菌定、呋氨丙灵、苯菌酮和螺茂胺。2. 根据权利要求l的杀真菌混合物,包含其中Ri和R相互独立地为 M、氟、氯、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W为氟、氯、曱基或Q卤代 烷基且R4为氢或囟素的式I的2,4-二取代的N-联苯基吡唑曱酰胺作为组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真菌混合物,包含其中W和I^相互独立地为 、氟、氟或甲lL&, W为氟、氯、甲基、氟曱基、二氟甲基、氯氟曱 基、 一氯二氟甲基、二氯一氟曱基或三氟甲基且114为氢、氟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迪茨M格韦尔S施特拉特曼R施蒂尔F维尔纳M舍勒尔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