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式快速汽车风挡玻璃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37453 阅读:9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式快速汽车风挡玻璃拆卸装置,包括交流供电电源、与交流供电电源相接的AC/DC转换电路和将AC/DC转换电路所输出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的DC/AC高频逆变电路,以及将高频交流电转换为高频磁场并对被拆卸风挡玻璃与车体外壳间的玻璃硅橡胶粘结部分进行局部高温加热的电磁感应线圈模块;AC/DC转换电路、DC/AC高频逆变电路和电磁感应线圈模块依次相接,电磁感应线圈模块安装在一个绝缘性外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不会对车体表面产生任何变形和漆膜损害影响,能有效解决传统汽车风挡玻璃拆除方法所存在的多种缺陷和不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风挡玻璃拆卸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式快速汽 车风挡玻璃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前后风挡玻璃通常都是使用黑色硅橡胶与汽车车体进行密切粘接的,既防 水,也抗震。但当风挡玻璃破损后,拆除破损风挡玻璃既费事,也拆不干净。传统拆除风挡 玻璃的具体操作步骤是1、在破损玻璃边缘,打一个小洞,将细钢丝穿入。2、然后用两个人 各持一头,用力将钢丝划过玻璃四周,切断硅橡胶,将玻璃和车体分离。3、拆下玻璃。4、铲 除残留在车体上的硅橡胶,修整完毕待用。上述传统拆除方法是纯人工用力,不仅很费力, 所采用的细钢丝对人手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事后需清理残留硅橡胶,修理的工时很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 加热式快速汽车风挡玻璃拆卸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使 用效果好、安全可靠、不会对车体表面产生任何变形和漆膜损害影响,能有效解决传统汽车 风挡玻璃拆除方法所存在的多种缺陷和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加热式快速汽车 风挡玻璃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供电电源、与交流供电电源相接的AC/DC转换电 路和将AC/DC转换电路所输出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的DC/AC高频逆变电路,以及将所 述高频交流电转换为高频磁场并对被拆卸风挡玻璃与车体外壳间的玻璃硅橡胶粘结部分 进行局部高温加热的电磁感应线圈模块;所述AC/DC转换电路、DC/AC高频逆变电路和电磁 感应线圈模块依次相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模块安装在一个绝缘性外部壳体内。所述外部壳体为手持式外部壳体。还包括接在AC/DC转换电路与DC/AC高频逆变电路间的滤波电路,所述AC/DC转 换电路为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单相桥式电路。所述DC/AC高频逆变电路包括全桥逆变电路和对所述全桥逆变电路进行控制的 逆变电路控制单元,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AC/DC转换电路的两个输出端 相接且其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电磁感应线圈模块的正负电源端相接。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由四个IGBT模块组成,且所述IGBT模块由一 IGBT管和一反并 接在IGBT管上的快速恢复二极管组成。所述全桥逆变电路与电磁感应线圈模块间的供电回路中接有限流电感L1且电磁 感应线圈模块的两端并接有电容C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模块由上部开口的凹字形高频磁芯和缠绕在高频磁芯上的绕 组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且接线方便,加工制作简便。2、使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在施工现场实际使用时,仅需要市电供应,打开本装 置后,手持电磁感应线圈模块且利用逆变电路控制模块将电磁感应线圈模块的输出功率调 节到合适的强度后,便可沿着玻璃粘结的边线慢慢移动,可感觉到电磁感应线圈模块所到 之处,玻璃下面的车体铁壳在发热,粘结玻璃部分的硅橡胶受热变软或粉化,这时可用一绝 缘起子或拨片辅助插入加热的粘结缝中,在硅橡胶受热融化或粉化过程中,轻轻翘起,一步 一步,就可将整个玻璃分离。采用电磁感应线圈模块进行局部高温加热时,只需将电磁感应 线圈模块的顶部开口部分接触铁磁物质,此时电磁感应线圈模块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即可 在铁磁物内产生高频涡流,进而转换为热能。实际操作时,将电磁感应线圈模块的开口部分 沿汽车风挡玻璃四周慢慢移动,便可在车体胶接处产生高热,进而融化或粉化硅橡胶胶体, 达到分离汽车风挡玻璃的目的。3、电路设计合理,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进行局部高温加热,其工作过程是交流 供电电源所提供的交流电经AC/DC转换电路和滤波电路进行整流和滤波后获得300V左右 的直流电压,然后通过DC/AC高频逆变电路进行高频逆变后产生频率为60KHz的高频电压, 最后通过电磁感应线圈模块将所产生的高频电压转化为高频磁场作用在车体铁壳和玻璃 硅橡胶粘结部分,并产生局部高热用于碳化或粉化硅橡胶,达到分离胶体粘结的作用。4、使用效果好,实用价值高,工作性能稳定且安全可靠,由于是透过玻璃对车体粘 结部分铁壳局部加热,因而不会对车体表面产生任何变形和漆膜损害影响。5、功效高,整个处理过程操作简单,待分离完毕后,可将玻璃完整卸下。最重要的 是,硅橡胶已和车体完全分离,不再需要清理残留物,大大减少了后期操作的时间,提高工 效。6、电磁感应加热属高效节能技术,整机功率小于1500瓦,节能环保,对现场无任 何污染和排放。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使用效果 好、安全可靠、不会对车体表面产生任何变形和漆膜损害影响,能有效解决传统汽车风挡玻 璃拆除方法所存在的费力费时、所采用的细钢丝对人手有一定的危险性、事后需清理残留 硅橡胶且修理的工时很长等多种缺陷和不足。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技术除逆变电路控制单元外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电磁感应线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交流供电电源; 2-AC/DC转换电路;3-DC/AC高频逆变电路;4-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1-高频磁芯;4-2-绕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包括交流供电电源1、与交流供电电源1相接的4AC/DC转换电路2和将AC/DC转换电路2所输出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的DC/AC高频逆 变电路3,以及将所述高频交流电转换为高频磁场并对被拆卸风挡玻璃与车体外壳间的玻 璃硅橡胶粘结部分进行局部高温加热的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所述AC/DC转换电路2、DC/ AC高频逆变电路3和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依次相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安装在一个 绝缘性外部壳体内。所使用的交流供电电源1为市电,即电压为220V且频率为50Hz的交 流电。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壳体为手持式外部壳体。同时,本技术还包括接在AC/ DC转换电路2与DC/AC高频逆变电路3间的滤波电路,所述AC/DC转换电路2为由四个二 极管组成的单相桥式电路。具体而言所述单相桥式电路具体由二极管D1-D4组成,并且所 述单相桥式电路的输出端上并接有滤波电容C1和C2。所述DC/AC高频逆变电路3包括全桥逆变电路和对所述全桥逆变电路进行控制的 逆变电路控制单元,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AC/DC转换电路2的两个输出 端相接且其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的正负电源端相接。所述全桥逆变电路 由四个IGBT模块组成,且所述IGBT模块由一 IGBT管和一反并接在IGBT管上的快速恢复 二极管组成。所述全桥逆变电路与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间的供电回路中接有限流电感L1 且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的两端并接有电容C3。本实施例中,所述全桥逆变电路具体由IGBT 模块IGBT1-4组成。结合图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即电磁线圈L2)由上部开口的凹字形高频磁 芯4-1和缠绕在高频磁芯4-1上的绕组4-2组成,并且所述手持式外部壳体为耐高温的塑 料壳体,即将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封装在一个耐高温的手持式塑料壳体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加热式快速汽车风挡玻璃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供电电源(1)、与交流供电电源(1)相接的AC/DC转换电路(2)和将AC/DC转换电路(2)所输出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的DC/AC高频逆变电路(3),以及将所述高频交流电转换为高频磁场并对被拆卸风挡玻璃与车体外壳间的玻璃硅橡胶粘结部分进行局部高温加热的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所述AC/DC转换电路(2)、DC/AC高频逆变电路(3)和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依次相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模块(4)安装在一个绝缘性外部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飞史延东杨保伦孙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灿古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