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砒霜磁性纳米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药物剂型可基本分为以下几代膏丹丸散(第一代)、片剂和注射剂及胶囊与气雾剂(第二代)、缓释和控释剂型(第三代)。而欲使药物浓集于靶部位,提高疗效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即为第四代靶向给药系统,如近年来发展的脂质体、毫微粒等新剂型,但是这些微粒载体只能发挥被动靶向的作用,易被MPS的巨噬细胞吞噬而难以充分发挥药效。20世纪70年代Widder等提出磁控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的概念,并首先开展了载药磁性微球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载药磁性微球较以往药物剂型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效、低毒、高滞留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纳米水平上研制纳米磁性微球载体和药物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第四代靶向给药系统已成为药物新剂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中药砒霜及砷制剂对肿瘤的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对白血病的治疗为人们所关注。目前,对一些实体癌的瘤细胞,均有体外实验证实砷对他们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砷制剂静脉给药全身性反应仍存在,如消化道症状,皮肤干燥和色素沉着,末梢神经炎,肝肾损害,甚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为治疗肿瘤药物的砒霜磁性纳米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明胶与复合铁氧体按1∶0.375-0.40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再按275-300∶1的质量/体积比向其中加入1mg/ml的As↓[2]O↓[3]碱性水溶液(1M)和双蒸水,调节pH值为8-9,55℃-60℃超声乳化10-15分钟,制成A液,以200-250ml含1%司盘85的液体石蜡为B液,在55℃-60℃水浴中,在2000-30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将A液缓慢(50-60滴/min)滴入B液中,同时超声乳化10-15分钟,降温改为0-4℃冰水浴,搅拌1小时,滴加戊二醛,滴加量为30-50ml,继续搅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为治疗肿瘤药物的砒霜磁性纳米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明胶与复合铁氧体按1∶0.375-0.40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再按275-300∶1的质量/体积比向其中加入1mg/ml的As2O3碱性水溶液(1M)和双蒸水,调节pH值为8-9,55℃-60℃超声乳化10-15分钟,制成A液,以200-250ml含1%司盘85的液体石蜡为B液,在55℃-60℃水浴中,在2000-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生,贾秀鹏,郑杰,樊祥山,顾宁,丁安伟,金立强,万美玲,李群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