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甲素治疗肿瘤多药耐药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821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五味子甲素作为多药耐药逆转剂新用途,特别是与抗肿瘤药物合用治疗有多药耐药性的肿瘤,提高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以及抗肿瘤的新用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味子甲素作为多药耐药逆转剂新用途,特别是与抗肿瘤药物合用治疗有多药耐药性的肿瘤,提高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五味子抗肿瘤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肿瘤细胞经过化疗后产生的获得性耐药以及某些肿瘤细胞本身具有内在耐药性仍然是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存在于肿瘤细胞膜上的多药耐药糖蛋白(P-gp)的过度表达为主要机制,许多化疗药物都是P-gp的底物,例如长春碱类、蒽环类、表鬼臼毒素类、紫杉烷类等。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从而使肿瘤细胞恢复对化疗剂的敏感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迄今已经发现不少化合物在体外及体内动物实验中具有很强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如包括维拉帕米的钙通道阻滞剂、钙调蛋白拮抗剂、环孢菌素类、喹啉类、抗雌激素类,然而运用到临床上,除对某些血液系统的肿瘤耐药有较为肯定的逆转作用外,对实体瘤耐药的逆转作用很不理想。一般认为,这些化合物在人体可耐受剂量下在体内不能达到有效的逆转浓度,而一旦加大剂量使其血药浓度到达体外试验中具有逆转活性的浓度时,就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或者逆转剂与抗肿瘤药物合用时会改变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从而产生不可预见的毒副反应。例如,本专利技术中作为阳性对照的维拉帕米,虽然在体外有很强的肿瘤耐药逆转活性,但是应用到体内却发现在未达逆转耐药浓度时就产生了心血管毒性,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所以,开发作用强且毒副作用小的多药耐药逆转剂仍然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通式(I)所示的五味子甲素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作为多药耐药逆转活性成分五味子甲素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了含有五味子甲素和抗肿瘤药物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发现五味子甲素在体外、体内均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KBv200细胞为人口腔上皮癌KB细胞经长春新碱筛选得到的多药耐药细胞株,对长春新碱的获得耐药性是敏感KB细胞的230倍,对阿霉素和紫杉醇的交叉耐药性分别为11和148倍。五味子甲素能逆转KBv200细胞对长春新碱的获得耐药性以及对阿霉素和紫杉醇的交叉耐药性,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50μM五味子甲素使KBv200细胞长春新碱的IC50由5789nmol/L降至3nmol/L,逆转倍数为2039倍;使阿霉素的IC50由656nmol/L降至20nmol/L,逆转倍数为32倍;使紫杉醇的IC50由3032ng/ml降至51ng/ml,逆转倍数为54。而在敏感的KB细胞,相同剂量下的五味子甲素对上述抗肿瘤药的IC50影响很小。MCF-7/Adr细胞为人乳腺癌MCF-7细胞经阿霉素筛选得到的一种多药耐药细胞株,对阿霉素的获得耐药性是MCF-7细胞的140倍。五味子甲素能逆转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50μmol/L五味子甲素使MCF-7/Adr细胞阿霉素的IC50由26022nmol/L降至229nmol/L,逆转倍数为31倍。同样,对于敏感的MCF-7细胞,上述浓度的五味子甲素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影响较小。由此可见,五味子甲素能够逆转肿瘤细胞的获得性多药耐药性。对于内在多药耐药性的肿瘤细胞,五味子甲素也有很强的逆转作用,并且也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具有内在多药耐药性,五味子甲素使得Bel7402细胞对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的敏感性增加。50μmol/L五味子甲素使Bel7402细胞长春新碱的IC50由2450nmol/L降至29nmol/L,逆转倍数为84倍,使阿霉素的IC50由920nmol/L降至54nmol/L,逆转倍数为17倍。归纳以上结果,五味子甲素逆转多种肿瘤细胞药物耐药的倍数见下表逆转倍数细胞系 药物五味子甲素(μmol/L)维拉帕米5025 12.56.2510(μmol/L)KBv200 长春新碱 2039 118 41 20 24阿霉素3283 1 9紫杉醇5350 8 5 13MCF-7/Adr 阿霉素113 23 8 6 8Bel7402长春新碱 - 84 31 15 52 阿霉素175 4 2 7注耐药逆转倍数=IC50(抗肿瘤药)/IC50(抗肿瘤药+受试逆转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五味子甲素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机理,是与其抑制多药耐药糖蛋白(P-gp)的活性和表达有密切关系。抑制P-gp药物外排泵的活性,进而增加肿瘤细胞内抗癌药的蓄积量,是耐药逆转剂增加抗癌药的化疗敏感性的重要机制之一。阿霉素为蒽环类的抗癌药,能够自发荧光,因此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可以检测阿霉素的荧光强度,从而确定阿霉素的含量。在给阿霉素的同时加入五味子甲素25、50μmol/L与Bel7402细胞共同作用3小时,均可使细胞内阿霉素的蓄积量增加2~3倍,与20μmol/L维拉帕米作用相似,经统计分析均有极显著差异。说明五味子甲素能够增加抗肿瘤药物在耐药肿瘤细胞内的蓄积从而具有逆转多药耐药的活性。P-gp是人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170kDa的ABC型膜载体蛋白,是一种依赖ATP的药物外排泵,其转运的底物为一些带正电荷或中性的疏水性分子。罗丹明123是P-gp的最适宜的底物之一。多药耐药逆转剂能抑制P-gp药物外排泵的活性,进而增加耐药的肿瘤细胞内荧光染料罗丹明123的蓄积。因此,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扫描共聚光显微镜观察单个肿瘤细胞P-gp外排底物的活性是评价耐药逆转剂的一种快速,简便及定量的方法。五味子甲素本身不产生荧光,在未经药物处理的多药耐药的KBv200细胞内未观察到明显的荧光染料罗丹明123的蓄积,但当加入五味子甲素或已知的耐药逆转剂维拉帕米后,耐药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对100个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的进行分析,经统计学检验,发现五味子甲素及维拉帕米处理组,耐药细胞内荧光染料的蓄积量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而与对抗肿瘤药相对敏感的KB细胞接近。以上结果说明,五味子甲素能够抑制转运蛋白P-gp外排抗癌药的活性。经典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由P-gp介导,细胞膜上P-gp过度表达使得细胞内药物浓度下降,从而降低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作用,长春新碱、阿霉素、紫杉醇都是P-gp的底物。P-gp过度表达是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多药耐药的KBv200、MCF-7/Adr以及Bel7402细胞都有P-gp的过度表达。应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检测五味子甲素对KBv200细胞膜上P-gp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KBv200细胞膜上的荧光强度显著强于KB细胞,当KBv200与五味子甲素孵育后,膜上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表明五味子甲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的机制是抑制了与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的P-gp蛋白的过度表达。综上所述,五味子甲素逆转多药耐药的机制与抑制P-gp的活性和过度表达,而增加了抗癌药在耐药肿瘤细胞内蓄积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五味子甲素的体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强于经典的多药耐药逆转剂维拉帕米。五味子甲素不仅能够逆转肿瘤细胞的获得性多药耐药性,而且对于内在多药耐药性的肿瘤细胞五味子甲素也有很强的逆转作用,并且也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如通式(Ⅰ)所示的五味子甲素在制备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中的应用。***(Ⅰ)。

【技术特征摘要】
1.如通式(I)所示的五味子甲素在制备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包括内在多药耐药性、获得性多药耐药性的肿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包括P-糖蛋白过度表达的肿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包括实体肿瘤、血液系统肿瘤。5.治疗肿瘤多药耐药的中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五味子甲素。6.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剂量的如通式(I)所示的五味子甲素,以及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耕陶黄敏金晶魏怀玲孙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吉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