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的广谱抑菌、杀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781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硅酸盐基纳米孔材料和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制备的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广谱杀菌、抑菌方面的应用。纳米孔材料包括:A型、X型、Y型沸石分子筛;丝光沸石分子筛、ZSM-5型、钙霞石型硅铝沸石分子筛、L型硅铝沸石分子筛、Beta型硅铝沸石分子筛;MCM-41型等硅铝介孔分子筛。该材料可以广泛地用于抗皮肤癣菌和多种致病真菌,及抗念珠菌属细菌、酵母菌属细菌、青霉属细菌、曲霉属细菌、链格孢霉属细菌、镰刀霉属细菌或帚霉属细菌。尤其对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绿脓杆菌、腊样杆菌等11种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在0.5~8mg/L,最小杀菌浓度范围在4~64mg/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的一种新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由硅酸盐基纳米孔材料和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制备的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在抑菌、杀菌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细菌和病毒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它们一旦发生变异传染到人类,将会极大地影响人类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和健康,如淋病奈瑟菌(Neisseriagonorrhoeae)、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乙肝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SARS病毒等。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致病有密切关系,HIV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彻底崩溃,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至今仍无满意治疗措施。细菌和病毒无孔不入,尤其是体积只有50纳米的SARS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在现代生活中,如何清洁空气,隔离、阻断各类传染源,使人类居住及生活环境保持清洁;如何处理病人尤其是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病人排泄物,阻止病毒及细菌污染空气及向外部环境传播,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的如医院空气、废液的除菌杀毒,病房空气中各种细菌和病毒的过滤,公共环境消毒,居家卫生安全等等都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细菌和病毒主要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菌和病毒主要通过侵入有机体后通过DNA的复制来引起病变。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是指粒径小于30纳米的由银原子和银离子组成的埃银离子高度分散于硅酸盐基纳米孔材料中的复合材料。埃银离子能与组成DNA的主要物质蛋白质、肽、氨基酸形成稳定配合物,如氨基酸和银离子配位时羧基(-COO-)中的氧原子与金属通过静电作用和配位键结合,胺基(-NH2)中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金属形成配键。另外埃银还可与羟基(-OH)、巯基(-SH)、硫醚基(-C-S-C-)形成配位,从而抑制、杀死细菌和病毒。同时,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对蛋白质、酶等有机生物大分子吸附性能,常常用于蛋白质和酶等的提纯。中国专利ZL200310110093.5报导了通过热动力学方法制备的埃银纳米孔复合材料(在本专利中,称之为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该系列材料结合了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和二氧化硅基纳米孔材料两者优点,具有无毒、无味、无嗅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该专利同时还公开了该硅酸盐基埃银纳米孔复合材料在对滤泡口炎病毒(VSV)、腺病毒III型、柯萨奇病毒B3型、单纯疱疹病毒I型、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SARS病毒、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病毒和细菌的杀死、吸附作用。该材料充分利用了二氧化硅基纳米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对有机生物大分子强吸附作用和高分散的埃银离子对细菌和病毒杀死作用来达到广谱抑制杀死细菌和病毒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供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广谱的杀菌和抑菌用途。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是硅酸盐基纳米孔材料与硝酸银通过热动力学离子交换制得取二氧化硅基纳米孔材料和硝酸银,加入反应容器中,避光条件下搅拌均匀,纳米孔材料与硝酸银质量比为1∶0.01-0.9,然后转移到马幅炉中在100-600摄氏度区间内加热反应0.5-48个小时,冷却后至室温,得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硅基纳米孔材料包括A型沸石分子筛、X型沸石分子筛、Y型沸石分子筛、丝光沸石分子筛、ZSM-5型硅铝沸石分子筛、钙霞石型硅铝沸石分子筛、L型硅铝沸石分子筛、Beta型硅铝沸石分子筛、MCM-41型硅铝介孔分子筛、MCM-48型硅铝介孔分子筛、SBA-15型硅铝介孔分子筛、SBA-16型硅铝介孔分子筛、SBA-3型硅铝介孔分子、MAS系列硅铝介孔分子筛(其包括MAS-5等孔径从4埃到30纳米的含阴离子骨架的层、孔或笼型材料)。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是白色或灰色固体粉末,其中由银原子及银离子组成的埃银离子(超微粒银)质量含量为5~40%,热稳定性很好,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尺寸和形状,方便、安全、零污染,可回收,无限次重复使用。经试验证明,该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具有广谱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对常见的各种细菌具有很强的杀死和抑制生长作用。检测报告一(材料是A型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测定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含超微粒银)体外抗皮肤癣菌的作用(测定MIC和MBC);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含超微粒银)含超微粒银22%(质量百分比),为浅灰色粉末; 材料和方法1、检测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医学真菌中心提供的常见3属4种皮肤癣菌的标准菌株,其分别为毛癣菌属(Trichophyton)红色毛癣菌(T.rubrum,菌号CCCCM ID T.1a)、须癣毛癣菌(T.mentagrophytes,菌号CCCCM ID T.5c);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犬小孢子菌(M.canis,菌号CCCCM ID M.3d);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菌号CCCCM ID E.1c)。2、所用培养基真菌以不含任何抗生素的沙堡琼脂为基础培养基。3、检测方法真菌琼脂稀释法(试管法)精确称取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1.0g,加入灭菌蒸馏水20mL,超声震荡30分钟,吸取10mL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混悬液,再加入10mL蒸馏水,再依次作倍比稀释,计11个梯度浓度;超声震荡状态下,吸取8mL各个梯度的药液,加入到72mL灭菌后保温于65℃的沙堡琼脂中,再超声震荡混匀分装,每管3mL。最终使药基中实际含超微粒银的浓度分别为(1)1.1mg/mL (2)0.55mg/mL (3)0.28mg/mL (4)0.14mg/mL(5)0.07mg/mL(6)0.035mg/mL(7)0.018mg/mL (8)0.009mg/mL(9)0.0045mg/mL (10)0.0023mg/mL (11)0.0012mg/mL(12)基础培养基对照组接种菌量1.0~0.1×106cfu/mL培养条件26℃,7d。结果判断方法1、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基础培养基对照管为参照,菌已生长为“+”表示无抑菌作用;菌未生长为“-”表示有抑菌作用,菌未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管的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用mg/mL表示。2、最低杀菌浓度(MBC)将在药物培养基上7d未生长的各管接种的菌,移种到新鲜不含任何抗生素的基础培养基上,“Δ”表示仅有抑菌作用,而菌仍为生长,“-”表示有杀菌作用,菌未生长;菌仍未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管的浓度为最低杀菌浓度(MBC),用用mg/mL表示。实验结果,见表1 表1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体外抗常见3属4种皮肤癣菌的试验结果(试管法)培养基超微粒银浓度(mg/mL) MIC MBC菌名对1 2345678910 11(mg/mL)照红色毛癣菌- -------△ + + +0.0045 0.009须癣毛癣菌- ------△ ++ + +0.0090.018犬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硅酸盐基埃银离子纳米孔复合材料的广谱抑菌、杀菌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山裘式纶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吉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