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耀良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独一味制剂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642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独一味制剂和制备方法,所用药材为:独一味,独一味提取物的浸膏与滴丸基质制成滴丸。1000份药材所制得的干膏或浸膏与分散介质(60~440份)、助悬剂(3~40份)、表面活性剂(0.5~20份)制成软胶囊。独一味胶囊用于治疗痛经等病症,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还可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牙龈肿痛、出血等。创新剂型(软胶囊、滴丸)治疗痛经病起效快,疗程短,药物价廉,且经临床验证,效果较原独一味胶囊治疗效果、起效时间为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独一味制剂和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治疗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的中药——独一味滴丸及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独一味是藏、蒙、纳西等民族民间草药,为唇形科植物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的全草。最早载于藏医名著《四部医典》、《月王药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独一味具有止血、镇痛、抑菌,急性、和抗肿瘤等作用,毒性小,副作用少,还能提高特意性和非特意性免疫功能。现有独一味制剂为传统硬胶囊,崩解满,生物利用度低。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版。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类对于药物的适应性的变化,人们对于传统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有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基于中药独一味水煎煮提取、浓缩或水煎煮提取、浓缩后精制(如使用大孔树脂分离技术,纯化并且富集独一味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获得独一味提取物,与本专利技术所确定的辅料配合,从而提供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独一味制剂和制备方法——独一味滴丸、及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和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独一味制剂制备方法,所用药材为:独一味,其特征在于:制成滴丸时的辅料用量为重量组分配比:独一味提取物的干膏粉为1份:滴丸基质为0.8~5.0份;或独一味提取物的稠膏为1份:滴丸基质为1.0~6.0份;制成软胶囊的重量组份配比为:1000份药材所制得的干膏粉或稠膏需配比60~440份分散介质、3~40份助悬剂与0.5~20份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以下步骤制成滴丸或软胶囊: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1).取独一味药材重量 1000g,粉碎成20~60目粗粉,煎煮三次,每次1.0~2.0小时,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独一味制剂制备方法,所用药材为独一味,其特征在于制成滴丸时的辅料用量为重量组分配比独一味提取物的干膏粉为1份∶滴丸基质为0.8~5.0份;或独一味提取物的稠膏为1份∶滴丸基质为1.0~6.0份;制成软胶囊的重量组份配比为1000份药材所制得的干膏粉或稠膏需配比60~440份分散介质、3~40份助悬剂与0.5~20份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以下步骤制成滴丸或软胶囊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1).取独一味药材重量1000g,粉碎成20~60目粗粉,煎煮三次,每次1.0~2.0小时,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16倍,第二、三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4~15倍;(2).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40-60℃条件下相对密度1.15~1.40稠膏,将稠膏在100℃以下干燥后粉碎成60~200目的细粉,即为制备滴丸或软胶囊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或从“合并煎液,滤过”开始,滤液浓缩至25℃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亦为制备滴丸或软胶囊的药材提取物稠膏;步骤2.滴丸或软胶囊的制备(1).滴丸制备取滴丸基质加热融化,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或稠膏与之混合均匀,在50℃~90℃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形,除去冷却液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2)软胶囊的制备取助悬剂与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或两种,溶于部分分散介质中混匀;加入上述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稠膏或干膏粉,搅拌均匀,加入剩余部分的分散介质,研磨均匀,即为软胶囊内容物,制成软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独一味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滴丸中的基质为分子量由2000~12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9300;其滴丸中的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重量组分配比甲基硅油∶液体石蜡(4∶1);制成软胶囊所用的油性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或花生油,或者是甘油三酯油类,或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重量组分配比橄榄油∶花生油9∶1;制成软胶囊所用的水溶性介质为分子量为200至800的聚乙二醇或异丙醇或甘油或丙二醇或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软胶囊中的助悬剂为增加分散媒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重量组分配比蜂蜡∶乙基纤维素8∶2;制备软胶囊中的表面活性剂是非离子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耀良廖志钟
申请(专利权)人:叶耀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