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451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该纳米级制剂由纳米级的活性炭和对胃癌有效的抗癌药组成。这种纳米级制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射于腹腔进行腹腔化疗,注射于癌区浆膜下或直接注射于癌区的引流淋巴结进行淋巴化疗。经内镜注射于癌瘤内则对癌灶发挥直接的杀伤作用,同时可收到淋巴化疗的效果。注射于癌区的这种纳米级制剂,对转移淋巴结也有直接杀伤作用,起到化学清扫转移灶的作用。通过上述这些原理,这种纳米级制剂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选择性的高效的抗胃癌转移和复发的新抗癌药制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包括纳米级的活性炭载体和抗胃癌药,属于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新的靶向制剂。
技术介绍
目前胃癌的根治疗法为手术切除。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主要措施为化疗。但手术疗法不能彻底解决胃癌的转移和复发,术中所造成的癌细胞种植转移也屡见不鲜。化疗是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及预防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主要辅助手段。对于化疗,目前并非是因为抗癌药物不能杀死癌细胞,而是因为化疗药物缺乏对癌细胞的选择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正常细胞,尤其是骨髓造血系统对循环中的抗癌药物最为敏感。造成化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机体不能耐受药物毒性而不得不停药。因此,找到选择性杀灭癌细胞的药物或使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癌组织或癌细胞,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的量,减少其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作用,将能对癌症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或使癌症得到彻底治疗。用活性炭作为载体吸附抗癌药进行腹腔化疗和淋巴化疗是近些年兴起的针对于胃癌转移和复发而采取的一种高选择性、高浓度、超强化的化疗手段。其基本原理在于活性炭的淋巴组织趋向性及对吸附抗癌药的缓释特性。活性炭吸附抗癌药改变了抗癌药的剂型,与常规抗癌药水溶液相比,具有5个突出的特点(1)高吸附性和功能缓释性;(2)淋巴组织趋向性;(3)局部滞留性;(4)肿瘤表面的附着性;(5)毒副作用小。由于活性炭的高吸附性,因而可以吸附大量的抗癌药。活性炭微粒的粒径较大,可以进入淋巴管而不能被血管吸收。在被注射于腹腔、肿瘤局部区域或其引流淋巴结后,就只能沿淋巴系统移行,并在淋巴结内聚集,因而具有很高的淋巴组织趋向性,并在淋巴系统内长期存留。由于其吸附的抗癌药量大,又具有功能缓释性,因而能够使其周围抗癌药长期维持于高浓度,杀灭淋巴系统内的转移癌灶及游离癌细胞,起到杀灭手术不能清除的微小癌灶及癌细胞(临床称之为化学清除)的作用,因此能有效地防止癌的复发。同时由于其长期存在于癌转移的必经之路上,因此能有效地阻断癌的转移。长期存在于癌区淋巴组织内的吸附抗癌药的活性炭,还可以对癌组织发挥直接的杀伤作用。由于活性炭可附着于癌细胞表面,在癌细胞的表面释放抗癌药,因而更利于抗癌药物作用的发挥。由于活性炭不能通过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因而抗癌药也很少或者不能进入血液循环,因此不会或很少对血液系统、骨髓等其它正常或敏感组织造成损害,有效地减少抗癌药的毒、副作用。在述及活性炭吸附抗癌药对胃癌进行腹腔化疗和淋巴化疗的诸多优越性时,临床实践中还注意到活性炭在用于腹腔化疗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腹腔化疗和淋巴化疗的应用。一是目前所用的活性炭的粒径较大,为微米级,如进入血液循环,有造成栓塞的危险;二是目前所用的活性炭微粒形态不规则,容易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炎症,造成腹腔粘连;三是目前没有用于胃癌腹腔化疗和淋巴化疗的专用制剂,往往是临床医生自己在手术时将活性炭与抗癌药混合后使用。因此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制备过程不标准,吸附量不规则,且容易造成感染。以上内容参见Jansen M等,Effects of intraperitonealmitomycin C adsorbed on activated carbon on adhesion formationand mesothelial cells in vitro,Eur.J.Surg.,2000,166,572-6。专利技术简述本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将活性炭制成纳米级活性炭颗粒,然后将所得到的纳米级活性炭颗粒与已知的抗癌药组合制成纳米级制剂,可以使抗癌药选择性靶向胃癌组织和淋巴系统,同时不会造成栓塞和腹腔粘连,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该制剂包括纳米级活性炭和抗癌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抗癌药制成水溶液;将纳米级活性炭置于抗癌药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吸附;吸附完毕后,除去水分,得到纳米级活性炭-抗癌药;将纳米级活性炭-抗癌药进行分装、密封、灭菌、避光保存。专利技术详述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该制剂包括纳米级活性炭和抗癌药。在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制剂中,纳米级活性炭可通过使用球磨机球磨市售活性炭或市售医用活性炭制备。在所得的纳米级活性炭中,优选粒径为10-800nm的活性炭粒子占粒子总数的95%以上,并且优选其平均粒径为299±150nm。在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制剂中,抗癌药可以是常用的抗胃癌药,例如丝裂霉素C和5-氟尿嘧啶等,优选丝裂霉素C。在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制剂中,纳米级活性炭与抗癌药,如丝裂霉素C的重量比可以为4∶1-18∶1,优选为8.5∶1。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制剂还可以包括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分散稳定剂,例如吐温-80、右旋糖苷、豆磷脂、去氧胆酸钠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抗癌药制成水溶液; 将纳米级活性炭置于抗癌药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吸附;吸附完毕后,除去水分,得到纳米级活性炭-抗癌药;将纳米级活性炭-抗癌药进行分装、密封、灭菌、避光保存。在上述制备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纳米级活性炭与抗癌药,如丝裂霉素C的重量比可以为4∶1-18∶1,优选为8.5∶1。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蒸馏水将抗癌药制成水溶液。其中,蒸馏水与抗癌药,如丝裂霉素C的重量可以为6∶1-25∶1,优选为12.5∶1。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可以在超声振荡条件下进行吸附操作。其中吸附时间可以为20-60分钟,优选为30分钟。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常规的方法除去水分,优选使用冷冻减压干燥法除去水分。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玻璃安瓶进行分装。分装后每个玻璃安瓶(10ml)中纳米级活性炭的含量可以为0.85-3.4g,优选为1.7g;而每个玻璃安瓶(10ml)中抗胃癌药的含量可以为0.1-0.4g,优选为0.2g。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制剂主要用于胃癌腹腔化疗和淋巴化疗,以防止胃癌的复发和转移;也可用于根治术前或术中标记淋巴结并杀灭其中的微小转移癌灶,同时起到指导手术清除和化学清除的作用,以预防胃癌的复发和转移;还可用于胃癌性腹膜炎及胃癌性腹水的治疗。使用时,用生理盐水稀释作胃浆膜下、淋巴结、癌区、癌组织注射或腹腔注射,用于胃癌腹腔化疗和淋巴化疗、胃癌引起的癌性腹膜炎和癌性腹水;也可用于癌手术时标记淋巴结,指导手术清除或转移淋巴结的“化学清除”。本专利技术的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具有如下新的特点1、由于载体粒子粒径为纳米级,远小于毛细血管直径,因此即使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制剂进入循环,也不会造成栓塞;2、由于在制备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活性炭时,球磨机对活性炭进行长时间的研磨,使其在形态成为近球形,且表面变得平滑,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制剂在腹腔注射后对腹膜的刺激性减小,因此较少引起炎症,因而也很少或不引起腹膜粘连;3、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级制剂的制备过程统一,吸附时间恒定,活性炭与抗癌药的比例规则,因此使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包括纳米级活性炭和抗癌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择性靶向胃癌和淋巴系统的纳米级制剂,包括纳米级活性炭和抗癌药。2.权利要求1的纳米级制剂,其中抗癌药是丝裂霉素C。3.权利要求1的纳米级制剂,其中纳米级活性炭粒径为10-800nm的粒子占粒子总数的95%以上,平均粒径为299±150nm。4.权利要求1的纳米级制剂,其中抗癌药是5-氟尿嘧啶。5.权利要求1的纳米级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抗癌药制成水溶液;将纳米级活性炭置于抗癌药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吸附;吸附完毕后,除去水分,得到纳米级活性炭-抗癌药;和将纳米级活性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鸽曲秋莲孙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