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4235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本体的上表面呈长条状直,其特征是:本体的上表面左部的后边向下弯折并与平直的第一焊接面、协调筋和向上弯折的第二焊接面相连,本体的上表面右部的后边向上翻折,该翻折的左端部与第二焊接面相连、该翻折的右端部上设有一线束安装孔;本体的上表面前边的左端部设有向下的翻边加强筋,本体的上表面前边的其余部位向下弯折与第一翼子板安装面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相连;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翼子板安装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翼子板的安装问题,且有效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强度,保证了本身尺寸及总装尺寸精度,为线束提供了集成安装位置,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等优点。

Automobile wing board mounting brack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fender mounting bracke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is a straight strip,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left behind the downward bending and straight first welding face, ribs and coordinate the upward bending welding surface second connect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right to the back on the left end of the fold, fold and second welding surfaces connected, the right end of the fold lin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ront beam mounting hole; the left end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ownward flanging reinforcing rib,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in front of the rest parts bent downwards with the first wing mounting surface and second the wing mounting surface is connected; in the first wing mounting surface and second wing mounting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wing mounting hol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solves the installation problem of the wing, and the effective use of space, improve the strength, ensure its own size and size precision assembly, for wire harness provides an integrated installation position is safe and reliable,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多呈简单的“几”字型,安装在汽车发动机前机 舱边梁的侧表面上。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汽车外观设计重要性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前 脸及前大设计的造型越来越复杂。为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发动机前机舱结构必须跟随外观 设计进行大改动。由于车头左右两边圆角增大,前大灯造型更加复杂,位置向侧面移动,使 得发动机前机舱边梁必须缩短,传统的翼子板安装支架无法从正侧面安装到发动机前机舱 边梁的侧表面上。为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方法是将翼子板的安装位置、翼子板安装支架一起 跟随发动机前机舱的缩短向后移动,造成翼子板前端悬空尺寸加大。这样做又带来了翼子 板前端强度下降,噪声和振动无法控制的问题;前大灯及机舱内其它电器件所需线缆必须 布置在发动机前机舱边梁附近,但容易收到传统翼子板安装支架的阻挡,即使把线缆从支 架内穿越,也容易在汽车形式过程中因线缆与支架侧面的摩擦破坏线缆表皮,造成线缆表 皮过早破损,带来安全隐患;由于传统翼子板安装支架呈“几”字型,受力强度不高,且因其 形状特征,在冲压成型、转运、焊接等过程中容易变形,带来尺寸误差,一旦变形,工人在生 产线上安装翼子板时,只能直接手工校正翼子板支架,不但不能保证批量产品的一致性,还 严重影响产品可靠性和汽车总装尺寸精度,影响汽车总装进度和翼子板与其它外观部件的 缝隙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它安装在复杂的发动机前机舱 内,能提高安装强度,保证总装尺寸精度,并能有效利用空间,为线束提供穿越空间和集成 安装位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本体为一冲压成型的钣金件,本体的上 表面呈长条状且左部凸起右部平直,其特征是本体的上表面左部的后边向下弯折并与平直的第一焊接面、协调筋和向上弯折的第二 焊接面相连,本体的上表面右部的后边向上翻折,该翻折的左端部与第二焊接面相连、该翻 折的右端部上设有一线束安装孔;本体的上表面前边的左端部设有向下的翻边加强筋,本体的上表面前边的其余部位向 下弯折与第一翼子板安装面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相连,并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和第二翼子 板安装面之间设有加强筋;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翼子 板安装孔。所述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在本体的上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预留孔位。所述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在本体的上表面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设有一 个预留孔位。所述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所述线束安装孔为一条形孔。所述第一焊接面焊和第二焊接面分别与发动机舱边梁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焊 接固定,分别设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上的翼子板安装孔用于安装翼子 板。本专利技术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布置复杂的发动机前机舱内,不仅解决了翼子板的 安装问题,相比传统翼子板安装支架,还有效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安装强度,保证了零件本 身尺寸及总装尺寸精度,为线束提供了穿越空间和集成安装位置,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 实用,强度高,重量轻,生产快捷且容易控制尺寸精度,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焊接在汽车发动机前机舱内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与汽车发动机前机舱边梁固定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本体1为一冲压成型的钣金件,本体的 上表面1 一 11呈长条状且左部凸起右部平直;本体的上表面1 一 11左部的后边向下弯折并与平直的第一焊接面1-1、协调筋1-2和 向上弯折的第二焊接面1-3相连;本体的上表面1 一 11右部的后边向上翻折,该翻折的左端部与第二焊接面1-3相连、 该翻折的右端部上设有一条形的线束安装孔1-5 ;汽车线束可以从翼子板安装支架本体折 弯处通过,并借助线束安装夹将线束固定在本支架上;本体的上表面1 一 11前边的左端部设有向下的翻边加强筋1-10,以有效提高本支架 的悬臂受力性能;本体的上表面1 一 11前边的其余部位向下弯折与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 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9相连,并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9之间 设有加强筋1-8,以有效提升本支架的强度,使翼子板安装更为牢固,并更容易保证产品尺 寸精度;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9上分别设有一个翼子板安装孔 1-7 ;在本体1的上表面1 一 1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预留孔位1-4,作为设计扩 展功能使用。参见图2,安装时,本体1的第一焊接面1-1焊和第二焊接面1-3分别与发动机舱 边梁2的第一表面2 - 1和第二表面2 — 2焊接固定,分别设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 一 6 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 一 9上的翼子板安装孔1 一 7用于安装翼子板。参见图3和图4,现有翼子板安装支架3为一截面呈“几”字型,它下端的两个焊接 面3 — 1必须固定连接在发动机前机舱边梁4的侧表面4-1上,且需要发动机前机舱边梁的 侧表面上具备大块、平整的焊接表面。“几”字型的支架悬臂梁3-2只能承受上下方向的外 力,当现有的翼子板安装支架3承受来自前后方向的外力时,支架悬臂梁3-2将发生形变,位于支架顶端的翼子板安装面3-3法线方向发生偏转,翼子板安装孔3-4位置发生位移。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本体(1)为一冲压成型的钣金件,本体的上表面(1 一 11) 呈长条状且左部凸起右部平直,其特征是本体(1)的上表面(1 - 11)左部的后边向下弯折并与平直的第一焊接面(1-1)、协调 筋(1-2)和向上弯折的第二焊接面(1-3)相连;本体(1)的上表面(1 一 11)右部的后边向上翻折,该翻折的左端部与第二焊接面(1-3) 相连、该翻折的右端部上设有一线束安装孔(1-5);本体(1)的上表面(1 - 11)前边的左端部设有向下的翻边加强筋(1-10),本体(1)的 上表面(1 - 11)前边的其余部位向下弯折与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和第二翼子板安装 面(1-9)相连,并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9)之间设有加强筋 (1-8);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9)上分别设有一个翼子板安装 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是在本体(1)的上表面 (1 - 11)上至少设有一个预留孔位(1 一 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是在本体(1)的上表 面(1 - 1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预留孔位(1 - 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所述线束安装孔(1- 5) 为一条形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本体的上表面呈长条状直,其特征是本体的上表面左部的后边向下弯折并与平直的第一焊接面、协调筋和向上弯折的第二焊接面相连,本体的上表面右部的后边向上翻折,该翻折的左端部与第二焊接面相连、该翻折的右端部上设有一线束安装孔;本体的上表面前边的左端部设有向下的翻边加强筋,本体的上表面前边的其余部位向下弯折与第一翼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本体(1)为一冲压成型的钣金件,本体的上表面(1-11)呈长条状且左部凸起右部平直,其特征是:  本体(1)的上表面(1-11)左部的后边向下弯折并与平直的第一焊接面(1-1)、协调筋(1-2)和向上弯折的第二焊接面(1-3)相连;  本体(1)的上表面(1-11)右部的后边向上翻折,该翻折的左端部与第二焊接面(1-3)相连、该翻折的右端部上设有一线束安装孔(1-5);  本体(1)的上表面(1-11)前边的左端部设有向下的翻边加强筋(1-10),本体(1)的上表面(1-11)前边的其余部位向下弯折与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9)相连,并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9)之间设有加强筋(1-8);在第一翼子板安装面(1-6)和第二翼子板安装面(1-9)上分别设有一个翼子板安装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路乔俊朋谷小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