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胶囊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消炎痛多层膜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上世纪90年代初,Decher等(Thin Solid Films,1992,210/211832-835)首次采用逐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LbL)将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在平板上组装纳米多层膜,这种能在纳米尺度上对膜结构、组成、形态和厚度进行精确控制的技术迅速被运用到制备微胶囊上(AdvancedMaterials,2001,1311-22)。先将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逐层交替吸附到球形模板上,然后去除模板就可得到聚电解质微胶囊,这种新型的微胶囊在药物控制释放、化学传感、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与乳液聚合、界面聚合、相分离凝聚等方法比较,LbL技术制备微胶囊的显著优越性在于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对胶囊囊壁的组成、厚度、结构形态、表面状态进行准确的裁控(tailoring)。例如通过模板胶体粒子直径和形状控制胶囊空腔的尺寸和形状;利用沉积次数和聚电解质种类调控胶囊的壁厚与表面特性;改变聚电解质电荷密度、分子链刚性及溶液条件(如离子强度、pH等)调节胶囊囊壁的微观组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炎痛多层膜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5~30微米的消炎痛微晶加入到含无机盐的海藻酸钠酸性水溶液,在20~60℃温度下混合,使药物微晶充分吸附海藻酸钠,再除掉未被吸附的海藻酸钠;加入含无机盐的壳聚糖0.3vol%冰醋酸水溶液,在20~60℃温度下混合,使药物微晶充分吸附壳聚糖,再除掉未被吸附的壳聚糖;交替吸附得到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多层膜包覆消炎痛微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炎痛多层膜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5~30微米的消炎痛微晶加入到含无机盐的海藻酸钠酸性水溶液,在20~60℃温度下混合,使药物微晶充分吸附海藻酸钠,再除掉未被吸附的海藻酸钠;加入含无机盐的壳聚糖0.3vol%冰醋酸水溶液,在20~60℃温度下混合,使药物微晶充分吸附壳聚糖,再除掉未被吸附的壳聚糖;交替吸附得到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多层膜包覆消炎痛微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炎痛多层膜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的分子量为40万~350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炎痛多层膜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阳,童真,叶仕渠,刘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