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成军专利>正文

一种截面锯齿形紧压茶及包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3876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截面锯齿形紧压茶。紧压茶的横截面为锯齿形。紧压茶为茶饼或茶砖。用横截面锯齿形相错的两块紧压茶相扣成一块整体茶饼或茶砖。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普洱茶、黑茶等紧压茶的压制过程和包装。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茶叶后发酵的前提下,方便茶客取茶,不需要茶针、撬茶盘等工具,一次取茶量刚好为1泡茶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
,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紧压茶有茶饼或茶砖,其表面一般是光滑的,饮用时需用茶针、撬茶盘等工 具,需用较大力量操作,且用量不好控制,使用非常不方便。现有的小坨茶虽能给出定量的 茶,但茶叶的后发酵过程受到影响。而截面为其它形状的茶饼或茶砖,虽能定量掰下茶叶, 但由于其截面结构的局限,不能两块相扣包装,使茶饼或茶砖在运输等环节中容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用非常方便的截面锯齿形紧压茶及包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紧压茶的横截面为锯齿形。紧压茶为茶饼或茶砖或其它形状。包装方法是用横截面锯齿形相错的两块紧压茶相扣成一块整体茶饼或茶砖进行 包装。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紧压茶结构不影响茶叶的后发酵过程(相对于迷你坨茶产品,发酵缓慢且 效果很差)。2、方便茶客取茶,只需轻轻用力,即可1次掰下8克重的茶叶,刚好为1泡茶所需投茶量。3、锯齿形紧压茶工艺在操作过程中对茶叶损伤最小(类似巧克力板压饼方法),不 必使用较大的压紧力量,可使茶饼或茶砖松紧适度,有利于后发酵。4、包装时采用上下相互咬合的整体包装方法,将平面部分包装在外部,既可以保 证包装强度(不至于运输时断裂),又可以保证茶饼、茶砖边缘的完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茶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两茶砖包装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茶饼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两茶饼包装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锯齿形紧压茶砖的横截面为锯齿形,包装时用横截面 锯齿形相错的两块紧压茶相扣成一块整体茶砖进行包装,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锯齿形紧压茶饼的横截面为锯齿形,包装时用截面锯 齿形相错的两块紧压茶相扣成一块整体茶饼进行包装,如图4所示。 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普洱茶、黑茶等紧压茶的压制过程和包装。权利要求1.一种截面锯齿形紧压茶,其特征在于紧压茶的横截面为锯齿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面锯齿形紧压茶,其特征在于紧压茶为茶饼或茶砖。3.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面锯齿形紧压茶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截面锯齿形相错的 两块紧压茶相扣成一块整体茶饼或茶砖进行包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截面锯齿形紧压茶。紧压茶的横截面为锯齿形。紧压茶为茶饼或茶砖。用横截面锯齿形相错的两块紧压茶相扣成一块整体茶饼或茶砖。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普洱茶、黑茶等紧压茶的压制过程和包装。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茶叶后发酵的前提下,方便茶客取茶,不需要茶针、撬茶盘等工具,一次取茶量刚好为1泡茶重量。文档编号A23F3/06GK102138592SQ20111002834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怀冰, 杨成军 申请人:杨成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截面锯齿形紧压茶,其特征在于紧压茶的横截面为锯齿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军张怀冰
申请(专利权)人:杨成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