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纳洛酮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76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稳定的纳络酮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工艺,涉及纳络酮药物的新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由盐酸纳洛酮、支撑剂和pH调节剂组成,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质量稳定,便于储藏和运输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洛酮药物的新制剂,具体涉及稳定的纳洛酮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且无激动活性,化学结构与吗啡极为相似。1960年FOLDER在人体观察到它对麻醉阵痛药的拮抗作用,开始用于治疗麻醉镇痛药物的过量和中毒。1973年PERT等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现吗啡受体后,相继在脑内和脑外周围组织中发现内源性阿片物质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认为其在内源性呼吸,循环等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纳络酮临床应用广泛,在解除阿片类药物中毒方面,对抢救吗啡、哌替啶、海洛因等引起的呼吸抑制具有特异性拮抗作用;在镇静催眠、急性酒精中毒以及复合麻醉的催醒治疗中疗效好,见效快,副反应少;近几年,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深入,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降低患儿血浆中β-EP的水平,使临床征象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对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惊厥、胃肠功能紊乱的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有明显的疗效,且没有明显的副反应,纳络酮除能够缩短窒息时间外,还具有防止因窒息造成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纳络酮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同时还具有抗凝、降低血黏度作用,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纳络酮还能够成功治疗感染性、失血性心源性,过敏性等各种类型的休克,迅速缓解休克症状,多年的临床验证表明,纳络酮为安全性高、副反应小的临床常用药物。纳络酮由于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和明确的作用机理,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多年来一直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应用于临床。许多制药厂商也看到了该药的广阔发展前景,不断对该药物进行研究开发。目前市售的纳络酮为片剂和注射液,由于纳络酮主要是在肝脏和葡萄糖醛酸结合、N-去烷基化和还原等作用而灭活,代谢产物经尿排泄,口服经肝脏迅速代谢而失效,所以口服效果差,因此,临床上优先选用注射途径给药,但目前临床使用的注射剂型为注射液,由于纳络酮结构对外界环境较敏感,特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及水溶液中容易降解,生产降解产物,影响产品质量,为了使纳络酮注射液性质更加稳定,科研人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US 5.866.154。注射液的常规制备工艺本身存在着高温高压灭菌的特点,且纳络酮在水溶液中也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降解产物,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纳络酮注射液质量不稳定、易降解的缺点,另外,注射液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储存与运输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纳络酮注射液存在的以上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质量稳定、便于运输和储存的纳络酮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络酮冻干粉针制剂由纳络酮或纳络酮盐、支撑剂和pH调节剂组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为由纳络酮或纳络酮盐、pH调节剂、抗氧化剂和支撑剂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络酮盐可以是纳络酮有机酸盐、无机酸盐,其中无机酸纳络酮如盐酸纳络酮、硫酸纳络酮等;有机酸纳络酮如枸橼酸纳络酮等,但并不受限于本专利技术所列出的上述酸盐。本专利技术中纳络酮或纳络酮盐优选为盐酸纳络酮。本专利技术者用本领域常规的筛选方法,对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支撑剂及支撑剂的使用量进行了筛选。本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由2-100重量份的盐酸纳络酮、100-3000重量份的支撑剂和适量的pH调节剂组成。本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优选为由40重量份的盐酸纳络酮、1000-3000重量份的支撑剂和适量的pH调节剂组成。为使纳络酮更加稳定,还可以往本专利技术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本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加入的抗氧化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抗氧化剂,但优选采用亚硫酸氢纳、硫代硫酸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焦亚硫酸钠或硫脲等;本专利技术抗氧化剂进一步优选为亚硫酸氢纳或硫脲。本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所使用的支撑剂可以选用本领域常规的支撑剂;其中本专利技术支撑剂优选为甘露醇、葡萄糖、山梨醇、右旋糖苷、蔗糖、乳糖和水解明胶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本专利技术支撑剂进一步优选为甘露醇、山梨醇、右旋糖苷、乳糖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络酮冻干粉针剂中,pH调节剂可以采用常规的药用pH调节剂,如盐酸、枸橼酸、酒石酸、磷酸、偏磷酸、聚偏磷酸、碳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枸橼酸钠、枸橼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铵、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酒石酸、一乙醇胺、二乙醇胺、琥珀酸、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乙醇胺、1,2己二胺、无水碳酸钠、结晶碳酸钠、一水碳酸钠、异丙醇胺、单乙醇胺、D-酒石酸钾钠、偏磷酸钠钾、偏磷酸钠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本专利技术pH调节剂进一步优选为盐酸、枸橼酸、磷酸、偏磷酸、酒石酸、醋酸、琥珀酸、枸橼酸钠、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络酮冻干粉针剂的pH值范围为2.5-6.5,本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的pH值的优选范围为3.0-4.5;进一步优选为3.5±0.2。本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工艺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制备工艺进行制备,优选采用如下工艺进行制备1、称取处方量的盐酸纳洛酮或处方量的盐酸纳络酮和抗氧化剂,加入适量注射用水或加入适量CO2或N2饱和的注射用水溶解或加入适量的酸或缓冲溶液后再加入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备用;2、称取处方量的支撑剂加入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活性碳吸附,微孔滤膜过滤,备用;3、混合1和2两相溶液,然后用适量的酸或碱调节pH值,补足注射用水,检查pH值及含量,微孔滤膜过滤,分装,半加塞冷冻干燥、通氮气或真空压塞后取出即得。其中,本专利技术中冷冻干燥可以采用本专利
中常规的冷冻干燥工艺进行制备,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如下工艺药液置于冻干箱,使温度下降-30--50℃,冷冻2-6小时,第一次升华逐渐升温至-10-0℃,保持3-5小时,第二次升华逐渐升温至25-50℃,保持2-6小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采用如下工艺药液置于冻干箱,使温度下降-35--40℃,冷冻3-3.5小时,第一次升华逐渐升温至-5--8℃,保持3.5-4.5小时,第二次升华逐渐升温至30-45℃,保持3-4小时。本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如;0.02mg、0.4mg或1.0mg等不同规格的产品或其它规格的产品。本专利技术所述纳络酮冻干粉针剂的临床使用方法为将纳络酮冻干粉针剂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用于阿片类药物过量中毒,吗啡类复合麻醉术后解除呼吸抑制及催醒以及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诊断以及休克、脑梗、婴儿窒息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本专利技术纳络酮冻干粉针剂避免了注射液制备过程中的高温高压使纳络酮降解的工艺;同时克服了盐酸纳络酮一直处于水溶液的状态,从而保护了有效成分纳络酮活性不被破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且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产品外形美观,质量稳定,便于储存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盐酸纳洛酮标准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2盐酸纳洛酮冻干粉针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3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和实验例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阐述,但并不受限于此。实施例1取4g盐酸纳络酮,加适量CO2饱和的注射用水溶解;取甘露醇200g及焦亚硫酸钠0.5g加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到盐酸纳络酮溶液中,用0.1M的盐酸调节pH值至3.0±0.2,加注射用水至1000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用冻干粉针剂,其特征是由盐酸纳洛酮、支撑剂和pH调节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冻干粉针剂,其特征是由盐酸纳洛酮、支撑剂和pH调节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由盐酸纳洛酮、支撑剂、抗氧化剂和pH调节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为由2-100重量份的盐酸纳络酮、100-3000重量份的支撑剂和适量的pH调节剂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为由40重量份的盐酸纳络酮、1000-3000重量份的支撑剂和适量的pH调节剂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为由40重量份的盐酸纳络酮、1000-3000重量份的支撑剂、适量的抗氧化剂和适量的pH调节剂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氢纳、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或硫脲。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剂为甘露醇、葡萄糖、山梨醇、右旋糖苷、蔗糖、乳糖和水解明胶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剂为甘露醇、山梨醇、右旋糖苷和乳糖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上述pH调节剂为盐酸、枸橼酸、磷酸、偏磷酸、酒石酸、醋酸、琥珀酸、枸橼酸钠、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盛茂薛云丽刘万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