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620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包括主电机(6)及其带动的输入轴(1)、安装于输入轴上的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拨叉(3)、电磁离合器(4),在输入轴上位于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和电磁离合器(4)之间套装有凸轮(2),拨叉(3)安装于凸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普通数控车床的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既可满足自动换挡的要求,又可实现低成本、省空间和低故障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普通数控车床主轴箱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数控车床主轴箱换挡方式有手动机械换挡、液压自动换挡、专用电机带动换挡机构换挡等方式。随着机床工具产品不断向专业化、自动化发展,手动机械换挡已不适应当前产品发展趋势。液压自动换挡需增配液压工作站及配套管路,产品成本高。专用电机带动换挡机构换挡,需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普通数控车床的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既可满足自动换挡的要求,又可实现低成本、省空间和低故障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包括主电机及其带动的输入轴、安装于输入轴上的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拨叉、电磁离合器,在输入轴上位于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和电磁离合器之间套装有凸轮,拨叉安装于凸轮上。本技术采用通过电磁离合器吸合与离合,实现由主电机带动的输入轴带动凸轮正、反旋转与停止,再通过凸轮上的形封闭曲线推动拨叉直线往返移动实现正、反转自动换挡。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成本低。换挡阻力小,换挡可靠、准确。通过凸轮上的封闭曲线运动能准确实现正、反转自动换挡,不仅适应了当前产品的发展趋势, 又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实用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轮展开图;图3是凸轮曲线与挡位对应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主电机6及其带动的输入轴1、安装于输入轴上的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拨叉3、电磁离合器4,在输入轴上位于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和电磁离合器4之间套装有凸轮2,拨叉3安装于凸轮上。通过系统控制主电机的正、反转及电磁离合器的吸合与离合来实现凸轮的正反旋转;再通过可调式换挡识别装置来控制凸轮的旋转量,最终实现拨叉直线位置确定,达到让不同齿轮啮合或脱开。 如图3所示,当凸轮转到图中0度位置时,处于空挡状态;在90度位置时,处于低速挡状态;180度位置时,中速挡状态;270度位置时处于高速挡状态。权利要求1. 一种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包括主电机(6)及其带动的输入轴(1)、安装于输入轴上的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拨叉(3)、电磁离合器G),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轴上位于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和电磁离合器(4)之间套装有凸轮(2),拨叉(3)安装于凸轮上。专利摘要一种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包括主电机(6)及其带动的输入轴(1)、安装于输入轴上的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拨叉(3)、电磁离合器(4),在输入轴上位于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和电磁离合器(4)之间套装有凸轮(2),拨叉(3)安装于凸轮上。本技术适用于普通数控车床的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既可满足自动换挡的要求,又可实现低成本、省空间和低故障率。文档编号B23B7/00GK201940617SQ201120008049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严峻, 沈曙东, 贺子龙, 黄亚双, 龙云雷 申请人: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轮自动变速车床主轴箱,包括主电机(6)及其带动的输入轴(1)、安装于输入轴上的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拨叉(3)、电磁离合器(4),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轴上位于可调式圆盘换挡识别装置(1)和电磁离合器(4)之间套装有凸轮(2),拨叉(3)安装于凸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云雷沈曙东严峻黄亚双贺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