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3031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包括固定在普通立式车床的侧刀架滑枕上的下座体,下座体上设置有上座体;下座体一边的螺杆接耳中连接有一个螺杆,螺杆内端与上座体螺纹连接;上座体的同一边推杆接耳中穿有一个推杆,推杆的大头端依靠导向板导向,推杆的光杆上套装有碟簧组;上座体上部还安装有一个小轴,在小轴与推杆之间夹持有一个推板,推板向上与吊板连接,吊板上部安装在横梁上;吊板朝向工作台方向的悬臂设置有滚轮,滚轮向下套装在模板的仿形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及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单,利用普通立式车床低成本地实现对凸轮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制造
,涉及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立式车床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设备之一,普通立式车床在加工直径大、长度短的零件时具有装夹方便、精度高的特点,因此在加工这类零件时普通立式车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与数控立车相比,普通立式车床还具有设备购置费用低,维护费用低的特点。但是,普通立式车床只能加工直面回转体类零件,对于凸轮类零件,只能在数控铣床或凸轮专用机床上加工,即便是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凸轮类零件,普通立车也无法加工。因此研制一种在普通立式车床上加工凸轮类零件的装置,实现在普通立式车床上加工凸轮类零件的方法,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一项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凸轮类零件,只能在数控铣床或凸轮专用机床上加工,存在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普通立式车床的侧刀架滑枕(3)上的下座体(4),下座体(4)上设置有上座体(5);下座体(4)一边安装有螺杆接耳(21),该螺杆接耳(21)中通过开口槽连接有一个螺杆(9),螺杆(9)内端与上座体(5)螺纹连接;上座体(5)的同一边安装有推杆接耳(22),该推杆接耳(22)中穿有一个推杆(10),推杆(10)的大头端依靠导向板(11)导向,推杆(10)的光杆上套装有碟簧组(12),碟簧组(12)一端顶接在推杆(10)的大头端,碟簧组(12)另一端顶接在推杆接耳(22)的内端面;上座体(5)上部还安装有一个小轴(13),在小轴(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普通立式车床的侧刀架滑枕(3)上的下座体(4),下座体(4)上设置有上座体(5);下座体(4)一边安装有螺杆接耳(21),该螺杆接耳(21)中通过开口槽连接有一个螺杆(9),螺杆(9)内端与上座体(5)螺纹连接;上座体(5)的同一边安装有推杆接耳(22),该推杆接耳(22)中穿有一个推杆(10),推杆(10)的大头端依靠导向板(11)导向,推杆(10)的光杆上套装有碟簧组(12),碟簧组(12)一端顶接在推杆(10)的大头端,碟簧组(12)另一端顶接在推杆接耳(22)的内端面;上座体(5)上部还安装有一个小轴(13),在小轴(13)与推杆(10)之间夹持有一个推板(15),推板(15)向上与吊板(14)连接,吊板(14)上部安装在横梁(23)上;吊板(14)朝向工作台方向的悬臂设置有滚轮(19),滚轮(19)向下套装在模板(18)的仿形槽(20)中;所述的上座体(5)设置有凸棱,下座体(4)上设置有导向槽(8),上座体(5)的凸棱与下座体(4)的导向槽(8)滑动套接;所述的推板(15)上加工有键槽(17),吊板(14)上的键与推板(15)上的键槽(17)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形槽(20)的中心线轮廓与加工对象凸轮(1)的外曲面(2)形状尺寸一致,仿形槽(20)的宽度与滚轮(19)的直径配套,滚轮(19)与仿形槽(20)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上座体(5)与下座体(4)通过螺钉(6)固定连接为一体,上座体(5)上开有多个用于安装螺钉(6)的长沉孔(7)。3.一种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赖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普通立式车床加工凸轮外曲面的装置,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使侧刀架滑枕(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