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372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经编机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包括轮盘、与轮盘一体的轴颈,轴颈连接凸轮轴,轮盘外周面为控制槽针床循环运动的外运动循环曲面,轮盘相对于轴颈的另一面设有内运动循环曲面,所述外运动循环曲面和内运动循环曲面均由快速上升运动段、慢速上升运动段、停顿阶段、慢速下降运动段和快速下降运动段构成,内运动循环曲面在快速上升运动段与快速下降运动段的接合部向轴孔轴心方向偏置,与外运动循环曲面不共轭,本凸轮结构紧凑合理,在控制槽针床循环运动时运动更平稳,运动幅度适中,大大提高编织物的质量,抗劳损能力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经编机构件
,具体涉及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包括轮盘、与轮盘一体的轴颈,轴颈连接凸轮轴,轮盘外周面为控制槽针床循环运动的外运动循环曲面,轮盘相对于轴颈的另一面设有内运动循环曲面,所述外运动循环曲面和内运动循环曲面均由快速上升运动段、慢速上升运动段、停顿阶段、慢速下降运动段和快速下降运动段构成,内运动循环曲面在快速上升运动段与快速下降运动段的接合部向轴孔轴心方向偏置,与外运动循环曲面不共轭,本凸轮结构紧凑合理,在控制槽针床循环运动时运动更平稳,运动幅度适中,大大提高编织物的质量,抗劳损能力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专利说明】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
本技术属于经编机构件
,具体涉及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
技术介绍
多梳栉经编机完成编织物编织花型的过程主要包括移针绕圈、针背和针前垫纱、成圈、脱圈和横移等编制程序,而以上所述的编织程序需要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与机头凸轮和脱圈板凸轮等结合其他部件有序适时互动才能完成,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主要依靠其外周面的结构特点控制针芯床做循环运动,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控制曲面的不同结构对应针芯床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针芯床运动控制凸轮,包括轮盘和与轮盘一体的轴颈,轴颈轴心处设有与凸轮轴连接的轴孔,轴孔壁设有与凸轮轴抱紧的轴向开口槽,轴颈与凸轮轴之间以紧固螺钉紧固,相应的轴颈与开口槽相垂直方向上设有紧固螺钉安置孔,轮盘外周面为外运动循环曲面,轮盘相对于轴颈的另一面还设有内运动循环曲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运动循环曲面与外运动循环曲面具有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内运动循环曲面为控制针芯床循环运动的主要曲面,外运动循环曲面与内运动循环曲面均由快速上升运动段、慢速上升运动段、停顿阶段、慢速下降运动段、快速下降运动段构成,各运动段间相互平滑过渡,所述内运动循环曲面在快速上升运动段和快速下降运动段的接合部向轴孔轴心一侧的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良春钱亚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龙春针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