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爱民专利>正文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03049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为医疗器械。泵:拨叉片1-11有滑柱,各弹片有滑孔,两拨叉片间放弹片,拨叉片1-11的滑柱与弹片13-23的滑孔滑动,各弹片的插翅与泵头壳体插槽固定,各拨叉片与泵头壳体滑动,输液管上面与弹簧板下面与各拨叉片两侧与各弹片顶压,各拨叉片轴孔与正弦曲线轴活连接,各弹片桃形空隙与正弦曲线轴穿装且无接触。方法:泵由电机带动正弦曲线轴转动,由正弦曲线轴带动各拨叉片在泵头壳体滑道内滑动且使所有拨叉片顶面构成轴向对输液管实施正弦曲线压力、同时拨叉片1-11的滑柱依次与弹片13-23的滑孔滑动且使各弹片在撑开与收缩中对输液管两侧产生压力而使输液管回位。输液用输液管可回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特征在于:由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拨叉片(12)、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泵头壳体(24)、弹簧板(25)、输液管(26)、滑柱(101)、滑孔(102)构成;  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上均设置有滑柱(101),其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均设置有滑孔(102),其所述拨叉片(1)与拨叉片(2)之间放置有弹片(13)、拨叉片(2)与拨叉片(3)之间放置有弹片(14)、拨叉片(3)与拨叉片(4)之间放置有弹片(15)、拨叉片(4)与拨叉片(5)之间放置有弹片(16)、拨叉片(5)与拨叉片(6)之间放置有弹片(17)、拨叉片(6)与拨叉片(7)之间放置有弹片(18)、拨叉片(7)与拨叉片(8)之间放置有弹片(19)、拨叉片(8)与拨叉片(9)之间放置有弹片(20)、拨叉片(9)与拨叉片(10)之间放置有弹片(21)、拨叉片(10)与拨叉片(11)之间放置有弹片(22)、拨叉片(11)与拨叉片(12)之间放置有弹片(23),其所述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上的滑柱(101)依次分别与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的滑孔(102)均滑动活连接,其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的燕尾形插翅均依次与泵头壳体(24)上的燕尾形插槽插装固定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两侧均与泵头壳体(24)上壳体两内侧的滑道上下滑动活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上端与输液管(26)的下侧面、所述输液管(26)的上侧面与弹簧板(25)的下侧面、所述输液管(26)的两侧面与所述各弹片近似于S形上端的空隙内侧均相互顶压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轴孔依次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转动活连接,其所述各弹片的桃形空隙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穿装且无接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毛爱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