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6563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此方法是先在基底上依序形成第一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与第二型半导体层,其中第二型半导体层内部具有第一区与第二区。接着,进行离子注入工艺,以使第二型半导体层的第一区的电阻值大于该第二区的电阻值。之后,在第二型半导体层上方形成第一电极。由于此方法是以离子注入的方式形成内部电阻值不一致的第二型半导体层,因此可同时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及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 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与传统灯泡比较具有绝对的优势,例如体积小、寿命长、低电压/ 电流驱动、不易破裂、发光时无显著的热问题、不含水银(没有污染问题)、发光效率佳(省 电)等特性,且近几年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不断提升,因此发光二极管在某些领域已 渐渐取代日光灯与白热灯泡,例如需要高速反应的扫描器灯源、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或前 光源汽车的仪表板照明、交通号志灯以及一般的照明装置等。图1为已知发光二极管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发光二极管100主要是由基底 110, N型半导体层120、电极122、发光层130、P型半导体层140以及电极142所构成。其 中,N型半导体层120、发光层130、P型半导体层140以及电极142是依序配置于基板110 上,且发光层130仅覆盖住部分的N型半导体层120,而电极122即是配置在未被发光层130 所覆盖的N型半导体层120上。请继续参照图1,在透过外界电路施加电压至电极122与电极142,以于N型半导 体层120与P型半导体层140之间产生电压差时,N型半导体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型半导体层,配置于该基底的该第一表面;发光层,配置于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上;第二型半导体层,配置于该发光层上,且该第二型半导体层内部具有第一区与第二区,其中该第一区具有第一电阻值,该第二区具有第二电阻值,且该第一电阻值大于该第二电阻值;以及第一电极,配置于该第二型半导体层的该第一区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宪
申请(专利权)人: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