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发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6305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反射式发光组件,其包括:反射罩;以及发光元件。反射罩具有凹型本体及支撑部,其中支撑部是由凹型本体的边缘朝中央延伸而形成,以使得反射罩具有出光口。发光元件则设置在支撑部上,并且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是入射至凹型本体内的反射面,进而使光线可被反射后由出光口投射出。由于光线已被反射面反射后再投射出反射罩,因此可以使得光线较为柔和,进而避免光线过于刺眼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式发光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反射 式发光组件。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灯具的光源可以大略分为点光源及线光源两种类型,其中点光源例如 是钨丝灯泡、省电灯泡...等,线光源则例如是日光灯之类的光源,然而上述的灯具的体积 较大,并且皆具有耗电、含污染物质等缺点。而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省电、耐冲击及不含污 染物质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已不断研究发展应用发光二极管的照明灯具,而且随着发光二 极管的发光效率不断提升,所以发光二极管灯具更是成为未来照明灯具的主要产品。由于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指向性光源,因此若不经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发光二极管 的发光角度便无法符合灯具设计的需求,所以一般发光二极管灯具可采用直下式或是反 射式的光学设计。如美国专利第6,502,956号“各别具有透镜的发光二极管灯具”(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withindividual LED lenses)中所提出的一种直下式灯具,其是在 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虽然可借由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来提高发光二极管灯具 的出光亮度,但是因为发光二极管也是一种点光源,所以当使用者直视上述发光二极管灯 具时会看到各个发光二极管光源,而非一个均勻的面光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使用反射式的光学设计,以产生一经过设计的面光源。图1 是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54038号的照明灯具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中国台湾新 型专利第M3M038号“照明灯具构造”中揭露了在灯座1内部设置呈内凹弧形的反射区11, 并且在反射区11的中心处设有呈尖锥状的反射部12,又在反射部12反向的位置上设置发 光源13,并使得发光源13所发出的光线可完全投射于反射部12上,进而使光线得以反向照 射出。但是上述前案是将发光源13设置在照明灯具的中央,因此需要特别在照明灯具中央 设计承载机构14,但是由于承载机构14整个阻挡在发光源13光线的行进路径上,因此也遮 蔽到部分的光线,所以更造成了部分的光线无法有效投射出照明灯具的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反射式光学设计的照明灯具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 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 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 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 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反射式光学设计的照明灯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 一种新型结构的反射式发光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借由反射罩中的反射面反射 光线后,再使光线投射出反射罩,以产生一经过设计的面光源,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反射式发光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反射罩的边缘延伸形成支撑部,因此可以避免支撑部遮蔽到光线的行进路径, 进而可以提高光线的使用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 的一种反射式发光组件,其包括一反射罩,其具有一凹型本体,并且在该凹型本体的内 表面设有一反射面;以及一支撑部,其是由该凹型本体的边缘朝中央延伸形成,以使得该反 射罩具有一出光口 ;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其是设置于该支撑部上,并且该些发光元件的光线 是入射至该反射面后由该出光口投射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反射罩的材料为具有反光特性的材料。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反射面是由一反光层所构成。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反射面为一平滑反射面或一粗化反射面。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支撑部具有一倾斜面,并且该些发光元件是 设置于该倾斜面上,以使得该些发光元件的光线朝该反射面投射。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该些发光元件可借由该支撑部及该凹型本体进行散 热。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该些发光元件间的间距相等。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该些发光元件系环绕设置于该支撑部上以形成一发 光圈。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该些发光元件是排列成一单层发光圈或一多层发光 圈。前述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中该些发光元件为具有指向性的发光元件或为一发光 二极管元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 反射式发光组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一、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光线是先被反射罩反射后再投射出反射罩,因此可以产生经过 设计且均勻的面光源。二、由于本专利技术反射式发光组件的支撑部是沿着反射罩的边缘延伸形成,因此可 以避免支撑部遮蔽到光线的行进路径,进而可以提高光线的使用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反射式发光组件,其包括反射罩;以及发光元 件。反射罩具有凹型本体及支撑部,其中支撑部是由凹型本体的边缘朝中央延伸而形成,以 使得反射罩具有出光口。发光元件则设置在支撑部上,并且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是入射 至凹型本体内的反射面,进而使光线可以被反射后由出光口投射出。由于光线已被反射面 反射后再投射出反射罩,因此可以使得光线较为柔和,进而避免光线过于刺眼而造成使用 者的不适。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 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M038号的照明灯具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种反射式发光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A是沿图2中A-A剖线的第一实施状态的剖视图。图3B是沿图2中A-A剖线的第二实施状态的剖视图。图3C是沿图2中A-A剖线的第三实施状态的剖视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元件排列于支撑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元件排列于支撑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1 灯座11 反射区12 反射部13 发光源14 承载机构10 反射式发光组件20 反射罩21 凹型本体211 反射面212 反光层22 支撑部221 承载面221,倾斜面23 出光口30 发光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反射式发光组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 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 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 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反射式发光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A是沿图2中A-A 剖线的第一实施状态的剖视图。图3B是沿图2中A-A剖线的第二实施状态的剖视图。图 3C是沿图2中A-A剖线的第三实施状态的剖视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元件排列于 支撑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式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反射罩,其具有:一凹型本体,并且在该凹型本体的内表面设有一反射面;以及一支撑部,其是由该凹型本体的边缘朝中央延伸形成,以使得该反射罩具有一出光口;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其是设置于该支撑部上,并且该些发光元件的光线是入射至该反射面后由该出光口投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宝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