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熙秋专利>正文

紫苏冻干茶(粉)及其冻干法在紫苏茶生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35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技术领域:“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紫苏茶(粉)生产中的应用,是对传统制茶工艺的革新-变“火攻”制茶,为逆向思维的“冷处理”生产。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紫苏贮藏保鲜难,保质难,长期食用(疗)保健难。解决该问题的要点:采用冻干法,变鲜叶为干叶(茶),解决难贮藏的问题;采取“冷处理”,变“火攻”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巧用,解决紫苏内涵成分流失而难以保质的问题;制成紫苏冻干茶(粉),解决长期食用(疗)保健难的问题。紫苏茶的主要用途:解毒,食疗,保健。早晨饮一杯-顺气,消痰,润肺;中午饮一杯-解鱼肉之毒,疏肝,益脾,和血;睡前饮一杯-开胃,下食,有助消化,使人的精神得到安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紫苏冻干茶(粉),是采集紫苏鲜叶加工而成。它具有"苏香、叶绿、汤明、味正"等 特点,别具一格,风味独特。而加工的方法,则是借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在紫苏茶(紫苏 冻干粉)生产中的应用。这一应用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内,是对制茶传统工艺的革新, 更是制茶生产思维的创新。 一是变鲜叶为干叶,解决了贮藏难的问题,延长了销售时间和空 间。二是去涩味熏香气,解决了口感差的问题,扩大了消费群体和区域。三是变传统制茶工 艺的烘干、翻炒等"火攻",造成很多微量元素流失,为逆向思维的"冷处理"——把真空冷冻 干燥技术应用到紫苏冻干茶(冻干粉)生产过程之中,使紫苏的内涵成分得以保存。让消 费者饮用到货真价实的紫苏冻干茶(冻干粉),便于长期食疗保健。
技术介绍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 60种物品之一。紫苏,一年生草本,具特异芳香。野生或栽培,分布几遍中国。喜温暖湿润 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和茎枝(《本 草经集注》)。其叶称紫苏叶,茎枝称苏梗,茎叶合用称全紫苏。叶片呈卵圆形,长4-llcm, 宽2. 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 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 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紫苏,《中国本草全书》将此列于上 品。本草汇言,它具有顺气、消痰、和血、开胃、下食、疏肝、润肺、发表、散寒、通心、益脾、解毒等功效。据医书记载,宋代仁宗皇帝曾令翰林院评定"汤饮",翰林院回奏日"紫苏熟水第 紫苏有皱紫苏和尖紫苏之分。现代医学分析,皱紫苏全草含挥发油约0. 5%,内含 紫苏醛约55%,左旋柠檬烯20-30%及ci-蒎烯少量。还含精氨酸、枯酸、矢车菊素、葡萄糖 甙。叶的挥发油中含异白苏烯酮等。尖紫苏全草含挥发油,内有异戊基-3-呋喃甲酮、紫苏 醛、a-及P-蒎烯、紫苏醇、薄荷醇、薄荷酮、二氢紫苏醇、丁香油酚等。"基本为结论性成 果"的〖现代药理研究〗(《历代本草药性汇解》)记载紫苏的作用为——首先,解鱼蟹之 毒;第二,解热镇痛;第三,镇咳、平喘;第四,有抗凝血和止血双重作用;第五,有抗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及病毒E-CHOn株有抑制作用;第六,有局部抗痒、中度局麻、防腐 及驱风作用,以及升高血糖作用;第七,有抗炎作用,紫苏叶汁给小鼠腹腔注射,可使腹腔渗出液中性粒细胞聚积,在注射6小时后,其中性粒细胞占渗出细胞的(89±6)%,并可使血中升高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下降50%-75%。其中,紫苏子中含有大量的ci-亚麻酸。《中药大辞典》就紫苏的功用描述为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理气,舒郁,止痛,安胎;下气,消痰,润肺,宽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认为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紫苏是世界上a-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资源。美国心脏协会官方网站显示a -亚麻酸具有以下作用 一一 调节血压;调节血脂;抑制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对视觉功能和学习行为活动起促进作用。 日本是最早对紫苏开展综合利用研究和大面积种植的国家之一。日本民间很早就有紫苏与鱼片一同食用以防鱼毒的习俗。日本对紫苏的研究、应用十分重视,不仅用于食品,而且广泛用于药品、食用油、调味品、防腐剂、食用色素等。 1990年美国防癌食品组织发布的《配方食品计划》中把紫苏提炼出来的紫苏油列为五类抗癌食品之一。 和日本一样,加拿大也很早就开始了对紫苏的研究,并大面积种植。加拿大还立法规定了儿童食品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a -亚麻酸,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组织在国际会议上共同发表的《会议声明》——我们建议所 (1) 有婴儿食品配方和成人食物应含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a _亚麻酸是"_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 在我们中国,紫苏项目的开发研究被列入国家医药科技"星火计划"。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一些老领导都曾多次关心、过问相关项目的开发。发展紫苏,做大产业,势在必行,因为紫苏造福人类。 袋泡茶由于冲饮方便,溶性好又干净卫生,所以很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目前袋泡茶已成为西方各国主饮茶类之一。如在美国茶叶市场,有红茶袋泡茶、绿茶袋泡茶、花茶袋泡茶、药物茶袋泡茶等等,这些袋泡茶的销量,约占茶叶总销量的30%左右。据报道,当前西方国家的袋泡茶销售,每年都以10_15%的增幅递增。 紫苏解毒、保健,全世界公认。各个国家,开发紫苏,争先恐后。紫苏冻干袋泡茶在这一开发热潮中应运而生,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紫苏冻干茶,健康千万家。
技术实现思路
—、紫苏加工产品紫苏袋泡茶,紫苏冻干袋泡茶(简称紫苏冻干茶),紫苏冻干粉。 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制作紫苏茶、紫苏粉生产中的应用。真空冷冻干燥法较传统制茶有三大优点其一,品质保证。变"火攻"热反应导至微量元素流失,为"冷处理"保持生物本质,使紫苏叶天然内涵得以保存。其二,卫生保证。变机械(手工)敝开式烘、炒,为密闭箱内真空冷冻干燥,使紫苏叶生产卫生得以保证。其三,质量保证。变经验生产、人为把握,为科技导航、仪表控制,使优质紫苏叶产出精品得以保证。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益,而且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使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出口农业融为一体,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4升级,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具体实施方式 紫苏冻干茶(冻干粉)生产工艺采叶-清洗-预处理-杀青-真空冷冻干燥-粉碎-筛分-包装-成品-贮藏(注紫苏冻干粉生产中不需要预处理和杀青两道程序)。具体方法为 l苏叶采集紫苏长出三到五天内的鲜叶,这时采摘为最佳。分级采摘。 2选剔剔除杂质,虫、病叶,黄叶,腐烂叶等。 3清洗流动水清洗五次,去除泥沙,虫卵。 4浸泡用0. 2_2%葡萄糖酸锌+0. 2_2%的柠檬酸和乳酸混合液浸泡0. 5到2小时。 5沥干脱水机脱去紫苏叶表面湿润水分。 6蒸烫在蒸烫箱中用95t:左右的蒸汽烫漂0. 5到10分钟。(可省略) 7摊盘均匀地摊放在不锈钢盘中,放入真空冷冻干燥箱内干燥16到28小时。 8粉碎用粉碎机粉碎。 9筛分用往复式振动筛分级,取15-60目段细度的紫苏。 10包装用自动包装机包装,净含量的正负偏差控制在10%以下。 11贮藏温度10-2(TC,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 此外,关于真空冷冻干燥操作的步骤为 1、进箱,冷冻3-5小时,温度降至-35-80°C ; 2、抽真空1-2小时,真空度30-80帕; 3、加温到5-10°C (加热器),持续3-5小时; 4、加温到25°C ,持续1-3小时,到物料箱内温度达到+5_9°C ; 5、加温至50_78°C,当物料至40-6(TC,保温2-6小时即可出料。 6、停机,放真空,出料。5权利要求一种紫苏冻干茶的生产工艺,方法是采叶,清洗,预处理,杀青,真空冷冻干燥,粉碎,筛分,包装,成品,贮藏,具体方法为(1)苏叶采集紫苏长出三到五天内的鲜叶,分级采摘;(2)选剔剔除杂质,虫、病叶,黄叶,腐烂叶;(3)清洗流动水清洗五次,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紫苏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60种草本植物之一,紫苏的开发研究早已被列入国家医药科技“星火计划”。近几年来,国内仅有少数地方小规模种植紫苏,采摘鲜叶外销,或采收苏子榨油销售,基本上停留在“初级阶段”。其紫苏开发研究的成果不够明显。2004年以来,我们溧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干部与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选定紫苏,潜心研究,尤其在紫苏叶的深加工上作了积极探索,开发出紫苏加工新品-紫苏袋泡茶(茉莉花熏香型,简称紫苏茶),紫苏冻干袋泡茶(简称紫苏冻干茶),紫苏冻干粉。技术特征:一是变鲜叶为干叶,解决了贮藏难的问题,延长了销售时间和空间。二是去涩味熏香气,解决了口感差的问题,扩大了消费群体和区域。三是变传统制茶工艺的烘干、翻炒等“火攻”,造成很多微量元素流失,为逆向思维的“冷处理”-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到紫苏茶生产过程之中。这一技术的应用,使紫苏的内涵成分得以保存。让消费者饮用到货真价实的紫苏冻干茶,进行长期食疗保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熙秋刘诗清韩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章熙秋刘诗清韩永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