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并头装置的浆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2881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防并头装置的浆纱机,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轴染浆纱机的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轴架前端布置第一组升降导辊,在轴架中间布置第二组升降导辊,在第二组升降导辊的后方布置移动式第三组升降导辊。轴架之前的第一组升降导辊控制上层纱片的张力同时也补偿下层纱片长距离产生的张力损失。轴架中间的第二组升降导辊用于补偿下层纱片的张力;另外尾轴的纱片少,在张力不足的情况下容易起绞并头,用第三组升降导辊来随时调节张力,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的实现。(*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是轴染浆纱机的结构

技术介绍
浆纱时,纱片在轴架上由于经过的距离比较远,下层纱片在到达轴架前 面时,张力损耗。在慢行或停车的时候由于张力不足容易导致并头、起绞。 由于最后两个轴纱片的经密比较小,纱与纱之间的间隙较大,特别是湿纱在 慢行或停车时,如果纱片张力小,纱与纱之间易缠绕,而正常开车时如果张 力太大易断头。轴染品种在排花,慢行时容易起绞、并头,严重影响织轴的 浆纱质量,影响后道的织机效率。面对纺织行业的利率低,用工的成本增加, 只有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效率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列 于不败的地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不易起绞、并头的浆纱机。本技术在轴架前端布置第一组升降导辊,在轴架中间布置第二组升 降导辊,在第二组升降导辊的后方布置移动式第三组升降导辊。轴架之前的第一组升降导辊控制上层纱片的张力同时也补偿下层纱片 长距离产生的张力损失。轴架中间的第二组升降导辊用于补偿下层纱片的张 力;另外尾轴的纱片少,在张力不足的情况下容易起绞并头,用第三组升降 导辊来随时调节张力,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的实现。本技术在轴架上增加的各组升降导辊可以调节轴架上的纱片在退 绕时造成的张力不稳等问题。故,本技术不同位置的补偿辊起到不同的效果,可有效防止起绞、并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轴架2前端布置第一组升降导辊1,在轴架2的中间布 置第二组升降导辊3,在第二组升降导辊3的后方布置移动式第三组升降导 辊4。图中5为电柜。权利要求1、具有防并头装置的浆纱机,包括轴架,其特征在于在轴架前端布置第一组升降导辊,在轴架中间布置第二组升降导辊,在第二组升降导辊的后方布置移动式第三组升降导辊。专利摘要具有防并头装置的浆纱机,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是轴染浆纱机的结构
本技术在轴架前端布置第一组升降导辊,在轴架中间布置第二组升降导辊,在第二组升降导辊的后方布置移动式第三组升降导辊。轴架之前的第一组升降导辊控制上层纱片的张力同时也补偿下层纱片长距离产生的张力损失。轴架中间的第二组升降导辊用于补偿下层纱片的张力;另外尾轴的纱片少,在张力不足的情况下容易起绞并头,用第三组升降导辊来随时调节张力,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的实现。文档编号D06B23/00GK201313992SQ20082021491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刚 唐, 施小东, 朱进华, 明 梅, 陈瑞霞, 黄长根 申请人: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防并头装置的浆纱机,包括轴架,其特征在于在轴架前端布置第一组升降导辊,在轴架中间布置第二组升降导辊,在第二组升降导辊的后方布置移动式第三组升降导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根唐刚施小东陈瑞霞朱进华梅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