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25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滚筒和第一开口,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刮毛组件,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滚筒,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第一开口,刮毛组件用于面料表面杂毛的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面料表面处理装置启动后由红外传感器检测刮头与面料的距离,如距离过高第一电机正转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螺纹套移动,螺纹套移动带动第二支杆移动,第二支杆移动带动刮头移动,刮头移动带动第三支杆移动,第三支杆移动带动滑轮移动,滑轮移动使刮头带动红外传感器移动,再此期间红外传感器持续对面料的距离进行检测,实现了织面料表面杂毛的快速刮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表面处理,具体为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纳米纤维是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线状材料,此外,将纳米颗粒填充到普通纤维中对其进行改性的纤维也称为纳米纤维,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面料是针织物与梭织物区别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在加工工艺上,布面结构上,织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但是现有的面料表面处理装置的织面料表面杂毛无法快速刮除。

2、现有的面料表面处理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3、1、专利文件cn111250329b公开了一种防火面料的一体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表面处理主机,表面处理主机的上端设置有顶板,表面处理主机的下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滚轮,表面处理主机的左侧外壁下端垂直焊接有开卷支架,表面处理主机的右侧外壁下端垂直焊接有收卷支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喷涂和烘干工序之间加入可调节高度的限位条和刮刀条,从而实现堆喷涂厚度的控制,使得面料的厚度更加均匀,同时配合一体式的装置,实现不间断表面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电机带动的刮刀转盘,利用转盘外沿的刀刃转动,从而堆烘干后涂料进行磨平,提高了面料外壁的光滑度,避免涂料堆对面料质量产生影响”,但是现有的面料表面处理装置的织面料表面杂毛无法快速刮除;

4、2、专利文件cn108265435b公开了一种面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装置结构简单,无法根据面料多寡调节浸泡箱体积,通用性差等技术问题。本面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一端上设置有面料辊,机架另一端上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一相连,机架中部固定有支架一,支架一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放置处理剂的浸泡槽,浸泡槽包括侧板和具有弹性的底板,支架一上设置有能使底板上下方向弹性变形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推杆电机、振动电机、指示杆和指针。本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好的特点”,但是现有的面料表面处理装置面料表面刮除的杂毛无法快速清理降低工作效率;

5、3、专利文件cn111250329a公开了一种防火面料的一体化表面处理装置,“从而实现堆喷涂厚度的控制,使得面料的厚度更加均匀,同时配合一体式的装置,实现不间断表面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电机带动的刮刀转盘,利用转盘外沿的刀刃转动,从而堆烘干后涂料进行磨平,提高了面料外壁的光滑度,避免涂料堆对面料质量产生影响”,但是现有的面料表面处理装置无法均匀的将面料进行烘干烘干效率不高;

6、4、专利文件cn219637543u公开了一种面料表面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清扫机构,对面料的两面实现充分清扫效果,以防面料出现清扫遗漏区域,通过设置除尘机构,由增压吸泵提供负压吸尘源,再由窗口、三通接头、角管、直通管、吸尘架和集尘桶的配合,对清扫过程中产生的漂浮灰尘杂质进行充分吸附除尘,以防漂浮灰尘杂质污染周边工作环境”,但是现有的面料表面处理装置的烘干组件无法快速调整位置烘干适应性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织面料表面杂毛无法快速刮除和杂毛无法快速清理降低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滚筒和第一开口,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刮毛组件,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滚筒,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第一开口,刮毛组件用于面料表面杂毛的去除;

3、所述刮毛组件包括安装在外壳内壁的第一支盒,所述第一支盒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盒的内壁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壁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壁安装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外壁安装有刮头,所述第一支盒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且刮头的一端通过第二开口延伸至第一支盒的外壁,所述刮头的外壁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支盒的内壁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

4、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处理器,处理器通过导线与红外传感器连接,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组件连接,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面料与刮头的距离。

5、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准确的控制移动的距离,刮头为长于面料的长方形形状,滑轮可以沿滑道的轨迹进行移动。

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吸附组件,吸附组件用于将刮除的杂毛快速吸附,外壳的内壁安装有烘干组件,烘干组件用于将面料的水分烘干,外壳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用于控制烘干组件与面料的距离。

7、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外壳内壁安装的第二支盒,第二支盒的内壁贯穿安装有吸头,第二支盒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拉环,吸头的顶部安装有吸附网,且吸附网的外壁与拉环的外壁连接,吸附网的外壁安装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风机,且第一风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外壳的顶部,拉环的外壁安装有卡块,第二支盒的外壁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卡杆,第二支盒的内壁安装有第四支杆,第四支杆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卡杆的外壁连接,且第一卡杆的一端延伸至卡块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安装在外壳内壁的第三支盒,第三支盒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三支盒的内壁安装有加热丝,第三支盒的内壁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安装有导板,第三支盒的底部设有第六开口,且导板的一端通过第六开口延伸至第三支盒外壁,导板的外壁安装有第五支杆,第三支盒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五支杆的外壁连接,第五支杆的外壁安装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三支盒的内壁连接。

9、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贯穿安装在外壳的支筒,支筒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六支杆,且第六支杆的一端与第三支盒的外壁连接,第三支盒的外壁安装有齿条,外壳的内壁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啮合,外壳的内壁安装有第七支杆,第七支杆的外壁安装有滑套,且滑套的外壁与第三支盒的外壁连接,第三支盒的外壁设有卡槽,第七支杆的外壁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第四卡杆,且第四卡杆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第四卡杆的外壁安装有第五弹簧,且第五弹簧的一端与第七支杆的外壁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块,外壳的外壁安装有机门,外壳的外壁安装有按钮。

11、优选的,该表面处理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12、s1、面料表面处理装置启动后由红外传感器检测刮头与面料的距离,如距离合适则由处理器控制装置进行工作,如距离过高第一电机正转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螺纹套移动,螺纹套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滚筒(5)和第一开口(6),所述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刮毛组件,所述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滚筒(5),所述外壳(1)的外壁设有第一开口(6),刮毛组件用于面料表面杂毛的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处理器,处理器通过导线与红外传感器(15)连接,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组件连接,红外传感器(15)用于检测面料与刮头(14)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9)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准确的控制移动的距离,刮头(14)为长于面料的长方形形状,滑轮(17)可以沿滑道(16)的轨迹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吸附组件,吸附组件用于将刮除的杂毛快速吸附,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烘干组件,烘干组件用于将面料的水分烘干,外壳(1)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用于控制烘干组件与面料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外壳(1)内壁安装的第二支盒(19),第二支盒(19)的内壁贯穿安装有吸头(20),第二支盒(19)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拉环(25),吸头(20)的顶部安装有吸附网(24),且吸附网(24)的外壁与拉环(25)的外壁连接,吸附网(24)的外壁安装有第一管道(23),第一管道(2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风机(22),且第一风机(2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管道(21),且第二管道(21)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的顶部,拉环(25)的外壁安装有卡块(30),第二支盒(19)的外壁设有第三开口(27),第三开口(27)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卡杆(28),第二支盒(19)的内壁安装有第四支杆(26),第四支杆(26)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29),且第一弹簧(29)的一端与第一卡杆(28)的外壁连接,且第一卡杆(28)的一端延伸至卡块(3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安装在外壳(1)内壁的第三支盒(32),第三支盒(32)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风机(33),第三支盒(32)的内壁安装有加热丝(34),第三支盒(32)的内壁安装有转轴(35),转轴(35)的外壁安装有导板(36),第三支盒(32)的底部设有第六开口(38),且导板(36)的一端通过第六开口(38)延伸至第三支盒(32)外壁,导板(36)的外壁安装有第五支杆(37),第三支盒(32)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气缸(39),且第一气缸(39)的输出端与第五支杆(37)的外壁连接,第五支杆(37)的外壁安装有第三弹簧(41),且第三弹簧(41)的一端与第三支盒(32)的内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贯穿安装在外壳(1)的支筒(44),支筒(44)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六支杆(45),且第六支杆(45)的一端与第三支盒(32)的外壁连接,第三支盒(32)的外壁安装有齿条(48),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第三电机(49),第三电机(49)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50),且齿轮(50)与齿条(48)啮合,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第七支杆(51),第七支杆(51)的外壁安装有滑套(57),且滑套(57)的外壁与第三支盒(32)的外壁连接,第三支盒(32)的外壁设有卡槽(56),第七支杆(51)的外壁安装有伸缩杆(52),伸缩杆(5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四卡杆(54),且第四卡杆(54)的一端延伸至卡槽(56)的内部,第四卡杆(54)的外壁安装有第五弹簧(53),且第五弹簧(53)的一端与第七支杆(51)的外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块(2),外壳(1)的外壁安装有机门(3),外壳(1)的外壁安装有按钮(4)。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处理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滚筒(5)和第一开口(6),所述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刮毛组件,所述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滚筒(5),所述外壳(1)的外壁设有第一开口(6),刮毛组件用于面料表面杂毛的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处理器,处理器通过导线与红外传感器(15)连接,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组件连接,红外传感器(15)用于检测面料与刮头(14)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9)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准确的控制移动的距离,刮头(14)为长于面料的长方形形状,滑轮(17)可以沿滑道(16)的轨迹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吸附组件,吸附组件用于将刮除的杂毛快速吸附,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烘干组件,烘干组件用于将面料的水分烘干,外壳(1)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用于控制烘干组件与面料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织面料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外壳(1)内壁安装的第二支盒(19),第二支盒(19)的内壁贯穿安装有吸头(20),第二支盒(19)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拉环(25),吸头(20)的顶部安装有吸附网(24),且吸附网(24)的外壁与拉环(25)的外壁连接,吸附网(24)的外壁安装有第一管道(23),第一管道(2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风机(22),且第一风机(2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管道(21),且第二管道(21)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的顶部,拉环(25)的外壁安装有卡块(30),第二支盒(19)的外壁设有第三开口(27),第三开口(27)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卡杆(28),第二支盒(19)的内壁安装有第四支杆(26),第四支杆(26)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29),且第一弹簧(29)的一端与第一卡杆(28)的外壁连接,且第一卡杆(28)的一端延伸至卡块(3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森徐惠栋王玉霞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顾仕根谢进刘志兵单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