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381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回火现象,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的可以连续燃烧的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包括燃烧系统、送料系统和供风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池、炉排和观察口,所述炉排固定在燃烧池底部,观察口设置在燃烧池上部;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料箱、送料电机、料管和安装在料管内的进料绞龙,减速电机带动进料绞龙在料管内旋转进料,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一次风管、二次风管、防回火装置;所述防回火装置包括外壳和爆炸腔,爆炸腔朝向燃烧室的方向,外壳内设置有内管,内管上开设凹槽,内管中间穿过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设置圆形的堵片,堵片的外径大于内管的内径,堵片位于爆炸腔内,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与凹槽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生物质燃料颗粒的推广应用,多种结构形式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正在不断涌现,生物质燃烧器以其节能、环保、燃料价格低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取代了普通的燃煤锅炉。然而,现有的燃烧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为:我国的生物质多以秸秆为原料,其在高温燃烧过程中,极易在燃烧器内表层产生结焦,如果结焦过多,则会影响到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清除;而且现有的燃烧器的结构,机构复杂、燃烧效率低,性能不太稳定,燃烧后产生的焦、灰等杂物无法及时排出,有些设计不当的燃烧器,极易发生回火现象,或是燃料燃烧不充分,这些都对燃烧器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对供热的连续性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名称),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回火现象,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的可以连续燃烧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包括燃烧系统、送料系统和供风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池、炉排和观察口,所述炉排固定在燃烧池底部,观察口设置在燃烧池上部;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料箱、送料电机、料管和安装在料管内的进料绞龙,减速电机带动进料绞龙在料管内旋转进料,所述料管包括料进口和料出口,所述料进口设计在料箱底部与料箱贯通连接,料管的料出口穿过燃烧池外壁与燃烧池连通;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一次风管、二次风管、防回火装置,所述一次风管一端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防回火装置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另一端穿过燃烧池外壁与燃烧池连通,二次风管一端穿过燃烧池外壁与燃烧池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包括外壳和爆炸腔,爆炸腔朝向燃烧室的方向,外壳内设置有内管,内管上开设凹槽,内管中间穿过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设置圆形的堵片,堵片的外径大于内管的内径,堵片位于爆炸腔内,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与凹槽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挡板,内管和外壳质检设置活动环,活动环相对档环接近爆炸腔,活动环远离爆炸腔的一端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挡板,外壳上设置排气口,排气口位于活动环的一侧。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采用双进风方式,进入燃烧池的氧气量增加,可以有效促进生物质颗粒的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能有效防止烟灰、焦油的产生。防回火装置可以将火焰从燃烧池与空气风管隔开,避免回火现象,从而提高燃烧的安全性。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包括燃烧系统、送料系统和供风系统,燃烧系统包括燃烧池1、炉排11和观察口2,炉排11固定在燃烧池1底部,观察口2设置在燃烧池1上部;送料系统包括料箱5、送料电机6、料管3和安装在料管3内的进料绞龙4,送料电机6带动进料绞龙4在料管3内旋转进料;供风系统包括风机7、一次风管8、二次风管10和防回火装置9,一次风管8一端与风机7连通、另一端与防回火装置9连通,防回火装置9另一端穿过燃烧池1外壁与燃烧池1连通,二次风管10一端穿过燃烧池1外壁与燃烧池1连通;防回火装置包括外壳12和爆炸腔13,爆炸腔13朝向燃烧池1的方向,外壳12内设置有内管17,内管17上开设凹槽,连接轴15从内管17中间穿过,连接轴15的一端设置有堵片14,堵片14位于爆炸腔内,连接轴15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与凹槽19相适配。外壳12的内壁设置有挡板20,内管17和外壳2之间设置活动环16,活动环16远离爆炸腔13的一端与弹簧21相连,弹簧21的另一端连接档环。料管3包括料进口和料出口,料进口设计在料箱5底部与料箱5贯通连接,料出口穿过燃烧池1外壁与燃烧池1连通。堵片14为圆形,堵片14的外径大于内管17的内径。外壳12上设置排气口22,排气口22位于活动环16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送料电机6带动安装在料管3内的进料绞龙4在料管3内转动,将料箱5内的生物质颗粒旋转进料到燃烧池1的底部进行点火,通过燃烧池1上部的观察口2观察燃烧情况。风机7通过一次风管8将空气吹入燃烧池1底部,将生物质颗粒燃料吹散,并防止焦油的产生,二次风管10将空气吹入燃烧池1中部,增加燃烧池1内的供氧量,提高燃烧效率。生物质颗粒燃烧产生的少量烟灰和残渣通过炉排11排出,防止燃烧池1堵塞。当防回火装置9的爆炸腔13内出现火舌时,爆炸腔13会发生轻微爆炸,在爆炸的压力作用下,连接活动环16和挡板21的弹簧压缩,活动环16通过连接轴15带动堵片14会向如图所示方向的右侧移动,排气口22与爆炸腔13连通,堵片14将内管17堵住,避免更多的火舌的危险,爆炸产生的气体由排气口22排出,起到泄压的作用。压力下降后,在弹簧21的作用下,活动环16通过连接轴15带动堵片14复位,继续向燃烧池1内通气。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包括燃烧系统、送料系统和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池(1)、炉排(11)和观察口(2),所述炉排(11)固定在燃烧池(1)底部,观察口(2)设置在燃烧池(1)上部;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料箱(5)、送料电机(6)、料管(3)和安装在料管(3)内的进料绞龙(4),送料电机(6)带动进料绞龙(4)在料管(3)内旋转进料;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7)、一次风管(8)、二次风管(10)和防回火装置(9),所述一次风管(8)一端与风机(7)连通、另一端与防回火装置(9)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9)另一端穿过燃烧池(1)外壁与燃烧池(1)连通,二次风管(10)一端穿过燃烧池(1)外壁与燃烧池(1)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包括外壳(12)和爆炸腔(13),所示爆炸腔(13)朝向燃烧池(1)的方向,所述外壳(12)内设置有内管(17),内管(17)上开设凹槽,连接轴(15)从内管(17)中间穿过,连接轴(15)的一端设置有堵片(14),所述堵片(14)位于爆炸腔(13)内,连接轴(15)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与凹槽(19)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竖喷燃烧器,包括燃烧系统、送料系统和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池(1)、炉排(11)和观察口(2),所述炉排(11)固定在燃烧池(1)底部,观察口(2)设置在燃烧池(1)上部;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料箱(5)、送料电机(6)、料管(3)和安装在料管(3)内的进料绞龙(4),送料电机(6)带动进料绞龙(4)在料管(3)内旋转进料;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7)、一次风管(8)、二次风管(10)和防回火装置(9),所述一次风管(8)一端与风机(7)连通、另一端与防回火装置(9)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9)另一端穿过燃烧池(1)外壁与燃烧池(1)连通,二次风管(10)一端穿过燃烧池(1)外壁与燃烧池(1)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包括外壳(12)和爆炸腔(13),所示爆炸腔(13)朝向燃烧池(1)的方向,所述外壳(12)内设置有内管(17),内管(17)上开设凹槽,连接轴(15)从内管(17)中间穿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陈战李华严赖世耀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节得乐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