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永胜专利>正文

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6971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包括厢体和后厢斗,厢体与后厢斗的上部活动铰接,后厢斗的下部设置有负重开关,负重开关上设置有负重端和锁定端,该负重端用于承受后厢斗的重量,锁定端上设置有开关锁定装置,后厢斗关闭厢体的后端后,负重开关的负重端抵靠在后厢斗的底部上,并且开关锁定装置将负重开关锁定,使其保持负重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负重开关来承受后厢斗的重量,使得在通过后厢斗增加车厢载货数量、及增大出货口,使出货顺畅的前提下,提高后厢斗的安全性,防止其由于承载过多的重量而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车厢整体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
技术介绍
目前,运输汽车普遍采用整体货厢翻转式来自卸货物,这种方式卸 载货物时,车厢一端被高高顶起,货物在自重下滑落。但随着工业技术 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车厢长、运输重量大的大型运输车辆,这种车辆往 往存在卸货困难的现象,尤其是运输大体积的货物时,往往由于大体积 货物与车厢后盖发生干涉而导致卸货困难。人们也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多种自卸车厢,如侧翻、中心对称式底部卸载等,这些车厢均存在结构 复杂、操作复杂、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经 过改进的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该车厢通过设置后车斗来 增加卸货出口,使得卸货时顺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包括厢体和后厢斗,厢体与后厢斗的上部活动4交接,后厢斗的下部i殳置 有负重开关,负重开关上设置有负重端和锁定端,该负重端用于^^受后 厢斗的重量,锁定端上设置有开关锁定装置,后厢斗关闭厢体的后端后, 所述负重开关的负重端抵靠在后厢斗的底部上,并且开关锁定装置将负 重开关锁定,使其保持负重状态。进一步,所述后厢斗下部设置有桂板,与该桂板相适配,所述负重 端上设置有挂钩。进一步,所述开关锁定装置为一插销锁定机构。进一步,所述开关锁定装置为偏心轮锁定机构。进一步,所述开关锁定装置采用液动、气动或手动的方式来控制。进一步,所述厢体的后端壁面上开设有卸货窗口。进一步,所述后厢斗为立方体结构。进一步,所述后厢斗上设置有后厢斗举升装置。本技术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通过设置负重开关 来承受后厢斗的重量,使得在通过后厢斗增加车厢载货数量、及增大出 货口,使出货顺畅的前提下,提高后厢斗的安全性,防止其由于承载过 多的重量而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车厢整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主视图2为实施例1后厢斗举起时结构示意图3为实施例1车辆卸货时示意图4为实施例2的机构示意图5为实施例2的卸货时示意图6为图1中A部》文大^L图7为图3中B部;汶大-见图8为图4中C部》文大一见图9为图5中D部》欠大一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3、图6、图7所示,本技术带有负重开关 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包括厢体1和后厢斗2,厢体1与后厢斗2的上部 活动铰接,厢体1的后端壁面上开设有卸货窗口 5,后厢斗2为立方体结 构,厢体2的下部设置有负重开关3,负重开关3上设置有负重端32和 锁定端31,该负重端32用于承受后厢斗2的重量,锁定端31上设置有 开关锁定装置,该开关锁定装置为一插销锁定机构4,其可在导向槽7内 运动,来完成锁定和开启动作。后厢斗2下部设置有挂4反21,负重端32 上设置有挂钩33,该挂板21与挂钩33的形状相适配。厢体1的后端壁 面上开设有卸货窗口5,其可进一步增大车厢在被举升前的卸货出口,以 减轻厢体被举升时的重量。当后厢斗2需要扣合时,后厢斗2扣装在厢体1的后端后,使插销锁定机构4在导向槽7内向车尾端运动,插销锁定机构4的插板抵靠到 锁定端31后,使锁定端31向下运动,这样负重端32便向上运动,从而 使得负重端32抵靠在后厢斗2的底部上,并且使得挂板21与挂钩33扣 合,插销锁定机构4进一步锁定后,将负重开关3锁定,使其保持负重 状态;插销锁定机构4可采用液动、气动或手动的方式来控制,以满足 在不同的状况下的多种控制需求。当需要卸货时,先使插销锁定机构4 在导向槽7内向车头端运动,插销锁定机构4的插板脱离锁定端31,这 样负重端32在自重下向下运动,挂4反21与挂钩33脱离,即后厢斗2脱 离了负重开关3的约束,此时启动后厢斗举升装置6,可先举起后厢斗2, 使后厢斗2内货物先在自重下卸载,以减轻厢体1被举升时的重量,提 高厢体卸货时的稳定性;此时还可以打开卸货窗口 5,使车厢后部分的货 物先通过卸货窗口 5卸载,进一步减轻举升前车厢的重量。车辆被举升 后,货物便通过厢体后端卸载,由于后厢斗2被高高举起,车厢后端的 卸货口非常大,从而保证了在卸载高于车厢高度的大块货物时,仍然能够顺利卸载。实施例2如图4、图5、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开关锁定装置 为一偏心轮锁定机构8,当后厢斗2需要扣合时,后厢斗2扣装在厢体1 的后端后,使偏心轮锁定机构8转动,偏心轮锁定机构8的底端抵靠到 锁定端31后,使锁定端31向下运动,这样负重端32便向上运动,从而 使得负重端32抵靠在后厢斗2的底部上,并且使得挂板21与挂钩33扣 合,插销锁定机构4进一步锁定后,将负重开关3锁定,使其保持负重 状态;偏心轮锁定机构8可采用液动、气动或手动的方式来控制,以满 足在不同的状况下的多种控制需求。当需要卸货时,先使偏心轮锁定才几 构8转动,使其上端远离锁定端31,这样负重端32在自重下向下运动, 挂板21与挂钩33脱离,即后厢斗2脱离了负重开关3的约束,此时启 动后厢斗举升装置6,可先举起后厢斗2, -使后厢斗2内货物先在自重下 卸载,以减轻厢体l被举升时的重量,提高厢体卸货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通过设置负重开关来 承担后厢斗的重量,保证了后厢斗的安全性,卸货前后厢斗内的货物在 后厢斗打开时自动卸掉,这样在厢体被举升时,厢体内的货物总重量相 对减轻,防止了车辆在卸货时翻车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本技术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后厢斗2的容积设置为厢体1容积 的1/7 1/10,这样相对与只有原厢体的货车,本技术车厢可承载的的 重量比原始车型增加1/7 1/10,其在车辆运载能力范围内,提高了运输的 效率,后厢斗的设置方式在卸货时增大了出货口,满足于大体积货物运 输与卸载的需求。权利要求1、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该车厢包括厢体和后厢斗,厢体与后厢斗的上部活动铰接,后厢斗的下部设置有负重开关,负重开关上设置有负重端和锁定端,该负重端用于承受后厢斗的重量,锁定端上设置有开关锁定装置,后厢斗关闭厢体的后端后,所述负重开关的负重端抵靠在后厢斗的底部上,并且开关锁定装置将负重开关锁定,使其保持负重状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征在 于,所述后厢斗下部设置有挂板,与该挂板相适配,所述负重端上 设置有挂钩。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征在 于,所述开关锁定装置为一插销锁定机构。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征在 于,所述开关锁定装置为偏心轮锁定机构。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 征在于,所述开关锁定装置采用液动、气动或手动的方式来控制。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征在 于,所述厢体的后端壁面上开设有卸货窗口。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征在 于,所述后厢斗为立方体结构。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征在 于,所述后厢斗上设置有后厢斗举升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包括厢体和后厢斗,厢体与后厢斗的上部活动铰接,后厢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该车厢包括厢体和后厢斗,厢体与后厢斗的上部活动铰接,后厢斗的下部设置有负重开关,负重开关上设置有负重端和锁定端,该负重端用于承受后厢斗的重量,锁定端上设置有开关锁定装置,后厢斗关闭厢体的后端后,所述负重开关的负重端抵靠在后厢斗的底部上,并且开关锁定装置将负重开关锁定,使其保持负重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永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