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曙光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122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排线机构、固定机构、绕线机构、移位机构和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排线机构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导杆,及设置在导杆上的纠偏感应器滚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主轴,及设置在固定主轴上的安装固定块;所述移位机构包括移位电机,及与移位电机相连的、穿插有铜线的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所述的绕线电机和移位电机均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移位机构上设置有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相连的纠偏感应器,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可实现调整绕线电机和移位电机的转速,能随时纠正排线与绕线在多匝多层绕制中产生的累积差值,排线精密美观,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圈绕线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绕制汽车电磁阀,汽车电机 等电磁线圈的自动绕线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汽车电磁阀,汽车电机等电磁线圈的应用 领域越来越广泛。作为电磁线圈的生产大国,我国目前绕制线圈的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国 内现有的电磁线圈绕线设备大多是半自动人工操作,导致工作效率比较低,产品的不良率 较高,且生产成本也较高。另,排线与绕线在多匝多层绕制中容易产生累积差值,导致绕线 不均勻。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自动绕线机来改善目前绕制工艺的各种技术问题,提高效率, 降低不良率和不良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线精密美观、工作效率高,产品不良 率低的自动绕线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排线机构、固定机构、 绕线机构、移位机构和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排线机构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导 杆,及设置在导杆上的纠偏感应器滚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主轴,及设置在固定主轴上 的安装固定块;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电机,所述绕线电机与安装固定块连接;所述移位 机构包括移位电机,及与移位电机相连的、穿插有铜线的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所述 PLC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自动控制与人机界面两部分;所述的绕线电机和移位电机均与 PLC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移位机构上设置有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相连的纠偏感应器。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铜线,所述铜线穿过纠偏感应器滚轮。作为优选,所述纠偏感应器设置在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上。作为优选,所述排线机构还包括强制排线装置,及用于压下强制排线装置的下压 气缸。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绕线机,由于所述移位机构上设置有与PLC自动控制系统 相连的纠偏感应器,纠偏感应器感应排线的位置,实时检测实际排线位置和预置参考位置 的偏差,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可实现调整移位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控制绕 线的速度和移位机构的摆动速度,能随时纠正排线与绕线在多匝多层绕制中产生的累积差 值,从而完成如汽车电磁阀,汽车电机等电磁线圈的整列密绕绕制,摆脱该类线圈依赖人 工排线生产的低效不稳定因素。因此排线精密美观,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产品合格率 也有很大提升,也大大降低了不良率,降低了不良项目的产生;整个生产绕制过程中无须人 手参与,大大减少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生产出的磁芯质量稳定。以PLC和人机 界面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使控制线路简单,操作简易,性能稳定,只需简单培训,即可熟练掌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自动绕线机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绕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座1和设置在机座1上的排线 机构2、固定机构3、绕线机构4、移位机构5和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排线机构2包括 支架20,及设置在支架20上的导杆21,及设置在导杆21上的纠偏感应器滚轮22 ;所述固 定机构3包括固定主轴30,及设置在固定主轴30上的安装固定块31 ;所述绕线机构4包括 绕线电机40,所述绕线电机40与安装固定块31连接;所述移位机构5包括移位电机(未图 示),及与移位电机相连的、穿插有铜线的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50 ;所述PLC自动控制 系统包括PLC自动控制与人机界面6两部分;所述的绕线电机40和移位电机均与PLC自动 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移位机构5上设置有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相连的纠偏感应器7。所 述纠偏感应器7设置在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50上。其中,所述排线机构2还包括强制 排线装置23,及用于压下强制排线装置23的下压气缸24,下压气缸M把强制排线装置23 压下强制排完第一层形成剩余绕线轨迹,绕完第一层后下压气缸M把强制排线装置23弹 起,绕线开始在纠偏感应器7的作用下完成整个绕线。其中,所述支架20上设置有铜线8,所述铜线8穿过纠偏感应器滚轮22,再经过纠 偏感应器7到达绕线机构4。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环保节能;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采 用触摸屏显示输入,资料设定更容易,关机永久保存资料,性能稳定优越。特殊功能设计,伺 服电机排线自动调整,不受幅宽及线径变形量影响;排线精密美观,电磁特性更优,漏磁小, 发热低,节约更明显。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绕线机,由于所述移位机构上设置有与PLC自动控制系统 相连的纠偏感应器,纠偏感应器感应排线的位置,实时检测实际排线位置和预置参考位置 的偏差,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可实现调整移位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控制绕 线的速度和移位机构的摆动速度,能随时纠正排线与绕线在多匝多层绕制中产生的累积差 值,从而完成如汽车电磁阀,汽车电机等电磁线圈的整列密绕绕制,摆脱该类线圈依赖人 工排线生产的低效不稳定因素。因此排线精密美观,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产品合格率 也有很大提升,也大大降低了不良率,降低了不良项目的产生;整个生产绕制过程中无须人 手参与,大大减少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生产出的磁芯质量稳定。以PLC和人机 界面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使控制线路简单,操作简易,性能稳定,只需简单培训,即可熟练掌 握。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权利 范围,凡依据本技术所作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要求范围 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排线机构、固定机构、绕 线机构、移位机构和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排线机构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导 杆,及设置在导杆上的纠偏感应器滚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主轴,及设置在固定主轴上 的安装固定块;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电机,所述绕线电机与安装固定块连接;所述移位 机构包括移位电机,及与移位电机相连的、穿插有铜线的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所述 PLC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自动控制与人机界面两部分;所述的绕线电机、移位电机均与 PLC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机构上设置有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相连的 纠偏感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铜线,所述 铜线穿过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感应器设置在纠偏 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还包括强制排 线装置,及用于压下强制排线装置的下压气缸。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排线机构、固定机构、绕线机构、移位机构和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排线机构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导杆,及设置在导杆上的纠偏感应器滚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主轴,及设置在固定主轴上的安装固定块;所述移位机构包括移位电机,及与移位电机相连的、穿插有铜线的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所述的绕线电机和移位电机均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移位机构上设置有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相连的纠偏感应器,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可实现调整绕线电机和移位电机的转速,能随时纠正排线与绕线在多匝多层绕制中产生的累积差值,排线精密美观,提高了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排线机构、固定机构、绕线机构、移位机构和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排线机构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导杆,及设置在导杆上的纠偏感应器滚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主轴,及设置在固定主轴上的安装固定块;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电机,所述绕线电机与安装固定块连接;所述移位机构包括移位电机,及与移位电机相连的、穿插有铜线的纠偏感应器滚轮轴移位件;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自动控制与人机界面两部分;所述的绕线电机、移位电机均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机构上设置有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相连的纠偏感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冯曙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