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提花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6135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提花织物,包括A层提花织物和B层提花织物,该A层提花织物由一组经纱与一组纬纱提花交织而成,该B层提花织物由另一组经纱与另一组纬纱提花交织而成,连接纬纱与A层提花织物的一组经纱相接结后再与B层提花织物的那一组经纱相接结,A层提花织物的提花区域、未提花区域与B层提花织物的提花区域、未提花区域相间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层提花织物具有织物手感丰厚、一次织造完成的特点且每层织物反面的花纹部分的纬纱浮长都隐藏在双层织物的内部,花纹不会因刮线、起毛而损坏,织物的平整度好、图案、色彩变化范围广,具有异花异色的装饰效果,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花织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提花织物,属于纺 织织造
冃豕孜不在使用于窗帘、屏风这一类传统的纺织品中,通常由正面和反面构成 的单层织物形态,正面是经、纬纱线交织提花形成的图案,反面是无图案 的经、讳纱线及间隔设置的组织压点,无组织压点处的讳纱因浮长而浮起于 该织物的反面,这种传统的纺织品存在如下局限1、 织物手感欠丰厚,且所能表达的图案、色彩单调局限性大, 一次仅 织就一幅图案,如要增加手感的丰厚度和图案的变化,则需要采用复合技 术,将二块提花织物粘合在一起,造成制作费时、成本大幅上扬的缺点。2、 织物反面的花纹部分因纬纱浮长而浮起,花纹容易损坏;织物花纹 区域较厚实,织物非花纹区域较薄,厚薄不均匀而导致定型效果不理想,平 整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织物手感丰厚, 一次 织造而成的双面异色、异花的双层提花织物,以使得该双层提花织物制作 成本低、厚薄均匀,平整度好且花纹不易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层提花织物,具有A层提花织物和B层提花织物,所述A层提 花织物直接通过连接纬纱与B层提花织物相接结。上述A层提花织物为1/20/22DX2真丝经纱与2/20/22D X 4—2/20/22D X6真丝纬纱组成的提花交织结构;所述B层提花织物为1/20/20DX2真丝 经纱与40~120 S/2棉纱缔纱组成的提花交织结构;所述连接纬纱为200D ^350D金属线,该金属线与A层提花织物的一组经纱相接结后再与B层提 花织物的一组经纱相接结。上述双层提花织物的经密为115根/厘米,纬密为90~120粉厘米。上述A层提花织物的提花区域、未提花区域与B层提花织物的提花区 域、未提花区域相间错位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双层提花织物手感丰厚,上、下二层一次织造完成,免去了复合工 序,降低了织造成本。2. 每层织物反面的纬纱浮长都隐藏在该双层织物的内部,花纹不会因 刮线、起毛而损坏,当织造特殊花纹时而增加纬纱浮长,进一步体现了双 层提花织物的进步性。3. 双层提花织物厚薄均匀, 一层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花区域与另一 层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花区域可以相间错位设置,定型效果理想,平整 度好。4. 图案、色彩丰富,该双层提花织物可以达到双面异花异色的装饰效 果,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层提花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双层提花织物,包括A层提花织物 B层提花织物7,该A层提花织物6由经纱4与纬纱1提花交织而成,该B 层提花织物7由经纱5与纬纱2提花交织而成,连接纬纱3与经纱4相接 结后再与经纱5相接结而形成双层组织的结构,A层提花织物的花纹与B 层提花织物的花纹按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在2.2米门幅的提花 织布机上进行织造,内经数24000根,花数4花,花幅52厘米,上机 内幅208厘米,为了增加双层织物立体感,其中经纱4由下经轴供纱, 经纱5由上经轴供纱,经纱4与经纱5分别由二套独立的张力控制装置控 制张力,通过上、下双轴织造达到双层织物花纹的立体效果。经纱4与经 纱5均采用1/20/22DX2,上机经密为115根/厘米,上机纬密为90根/厘米, 讳纱1材料及纱支规格为2/20/22DX 6真丝,炜纱2材料及纱支规格为40S/2 棉纱(本实施例用40S/2丝光棉,以增强织物的光泽度),连接纬纱3材料及 纱支规格为350D金线,通过金线接结方式使连接纬纱3分别与A层提花 织物6和B层提花织物7连接形成交织点,实现A层提花织物和B层提花 织物合二为一的双层提花织物,为有利于定型,增加双层织物的平整度,A 层提花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花区域与B层提花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花区域可以相间错位设置。 实施例2:本技术双层提花织物,包括A层提花织物6和 B层提花织物7,该A层提花织物6由经纱4与纬纱1提花交织而成,该B 层提花织物7由经纱5与纬纱2提花交织而成,连接纬纱3与经纱4相接 结后再与经纱5相接结而形成双层组织的结构,A层提花织物的花纹与B 层提花织物的花纹按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在2.2米门幅的提花 织布机上进行织造,内经数24000根,花数4花,花幅52厘米,上机 内幅208厘米,为了增加双层织物立体感,其中经纱4由下经轴供纱, 经纱5由上经轴供纱,经纱4与经纱5分别由二套独立的张力控制装置控 制张力,通过上、下双轴织造达到双层织物花纹的立体效果。经纱4与经 纱5均采用1/20/22DX2,上机经密为115根/厘米,上机纬密为107根/厘 米,纬纱1材料及纱支规格为2/20/22DX5真丝,纬纱2材料及纱支规格为 60S/2棉纱(本实施例用60S/2丝光棉,以增强织物的光泽度),连接绵纱3 的材料及纱支规格为300D金线,通过金线接结方式使连接纬纱3分别与A 层提花织物和B层提花织物连接形成交织点,实现A层提花织物和B层提 花织物合二为一的双层提花织物,为有利于定型,增加双层织物的平整度, A层提花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花区域与B层提花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 花区域可以相间错位设置,请参阅图1所示。实施例3:本技术双层提花织物,包括A层提花织物6和 B层提花织物7,该A层提花织物6由经纱4与纬纱1提花交织而成,该B层提花织物7由经纱5与纬纱2提花交织而成,连接纬纱3与经纱4相接 结后再与经纱5相接结而形成双层组织的结构,A层提花织物的花纹与B 层提花织物的花纹按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在2.2米门幅的提花 织布机上进行织造,内经数24000根,花数4花,花幅52厘米,上机内幅208厘米,为了增加双层f^物立体感,其中经纱4由下经轴供纱,经纱5由上经轴供纱,经纱4与经纱5分别由二套独立的张力控制装置控 制张力,通过上、下双轴织造达到双层织物花纹的立体效果。经纱4与经 纱5均釆用1/20/22DX2,上机经密为115根/厘米,上机纬密为120根/厘 米,纬纱l材料及纱支规格为2/20/22DX4真丝,纬纱2材料及纱支规格为 120S/2棉纱(本实施例用120S/2丝光棉,以增强织物的光泽度),连接纬纱3 的材料及纱支规格为200D金线,通过金线接结方式使连接纬纱3分别与A 层提花织物和B层提花织物连接形成交织点,实现A层提花织物和B层提 花织物合二为一的双层提花织物,为有利于定型,增加双层织物的平整度, A层提花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花区域与B层提花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 花区域可以相间错位设置,请参阅图1所示。 本技术效果增进的事实如下1. 双层提花织物手感丰厚,上、下二层一次织造完成,免去了复合工 序,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比传统织物更具有更佳的进步性。2. 每层织物反面的纬纱浮长都隐藏在双层织物的内部,花纹不会因刮 线、起毛而损坏,当织造特殊花纹时而增加纬纱浮长,进一步体现了双层 提花织物的进步性。3. 双层提花织物厚薄均匀, 一层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花区域与另一层织物的起花区域、未起花区域可以相间错位设置,定型效果理想,平整 度好。4.图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层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具有A层提花织物和B层提花织物,所述A层提花织物直接通过连接纬纱与B层提花织物相接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丹
申请(专利权)人: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