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EphrinB2抑制新血管形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7104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抑制DNA合成、MAP激酶活化和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方法。还提供了抑制血管发生和新血管形成的方法,以及可用于此处所述方法的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血管发生和新血管形成,更具体地说,涉及埃甫蛋白 (ephrin) B2在其中的应用。参考文献Adams, R. H.等(2001 ),配体埃甫蛋白B2的胞质域是血管形 态发生所必需的,但不是颅神经嵴迁移所必需的(The cytoplasmic domain of the Hgand ephrinB2 is required for vascular morphogenesis but not cranial neural crest migration ) , Cell 104(l):57-69。Adams, R. H.等(1999 ),埃甫蛋白B配体和EphB受体在心血 管发育中的作用动脉/静脉域的划界、血管形态发生和芽生式血管 发生(Roles of ephrinB ligands and EphB receptors in cardiovascular development: demarcation of arterial/venous domains , vascular morphogenesis , and sprouting angiogenesis ) , Genes Dev 13(3):295-306。Gale, N. W.等(2001 ),埃甫蛋白B2选才奪性标记成人中的动脉 血管和新血管形成部位,在内皮和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EphrinB2 selectively marks arterial vessels and neovascularization sites in the adult, with expression in both endothelial and smooth-muscle cells ), Dev Biol 230(2):151-160。Gerety, S. S.等(1999 ),受体EphB4及其特异性跨膜配体埃甫 蛋白B2在心血管发育中的对称突变表型(Symmetrical mutant phenotypes of the receptor EphB4 and its specific transmembrane ligand ephrinB2 in cardiovascular development) , Mol Cell 4(3):403-414。Kenyon, B. M.等(1996 ), 一种小鼠角膜血管发生模型(A modelof angiogenesis in the mouse cornea) ,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37(8):1625-1632。Shin, D.等(2001 ),埃甫蛋白B2的表达标识了动脉和静脉血管 平滑肌以及内皮细胞之间的稳定的遗传差异,并且标记了成年新血 管形成部位的樣i血管亚组(Expression of ephrinB2 identifies a stable genetic difference between arterial and venou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as well as endothelial cells, and marks subsets of microvessels at sites of adult neovascularization ) , Dev Biol 230(2):139-150。Wang, H. U.等(1998 ),埃甫蛋白B2及其受体Eph-B4揭示的 胚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分子差异和生血管相互作用(Molecular distinction and angiogenic interaction between embryonic arteries and veins revealed by ephrinB2 and its receptor Eph-B4 ) , Cell 93(5):741-753。以上引用的或者本申请其他部分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 申请均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如同每个单独出版物、专利申请或 专利具体且分别地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介绍
血管发生是许多眼病理性疾病如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糖尿病 性视网膜病和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标志。血管发生级联由大量介质和 趋化因子引发。例如,与多级血管发生过程有关的内皮细胞受体酪 氨酸激酶(RTK)已经被公认是血管发生的关键介质。第一代生血 管细胞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完全符合芽生 的毛细血管的概念。最近,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Tie2系统已 经被确定为介导血管组装和成熟的配体-受体系统。VEGF/VEGF受 体和血管生成素/Tie2受体家族也属于RTK。Eph受体,即埃甫蛋白的受体,是最大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由8种EphA和6种EphB受体组成。尽管Eph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 代表一个新的RTK类别,但是它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最初被确定为神经元寻路(pathfinding)分子,敲除小鼠和成年埃甫蛋 白B2-lacZ转基因小鼠实验已经确定EphB受体和埃甫蛋白B配体为 血管组装、协调动静脉分化和边界形成的关键调节因子(Adams等, 1999; Gale等,2001; Shin等,2001 )。基因靶向实验揭示,埃甫 蛋白B2是脊推动物胚胎中动脉内皮细胞的早期标记,而相反地其受 体EphB4标记静脉内皮细胞(Wang等,1998; Adams等,1999; Gerety等,1999; Adams等,2001 )。而且,成体中的内皮细胞保 持其不对称的动静脉表达模式,提示埃甫蛋白B/EphB系统在控制成 体的血管内平衡方面起作用,并且具有控制病理性血管发生的可能 性(Gale等,2001; Shin等,2001 )。因此,希望确定埃甫蛋白的 作用模式,以及如何能够应用这些分子操作血管系统,特别是在病 理性疾病中。
技术实现思路
我们研究了埃甫蛋白B2抑制血管发生的机制。我们发现,埃甫 蛋白B2抑制内皮细胞(EC )的DNA合成和VEGF诱导的及bFGF 诱导的p44/p42 MAP激酶活化。特别地,这些效果既作用于静脉EC 也作用于动脉EC,尽管已知动脉EC不具有埃甫蛋白B2的受体。 埃甫蛋白B2也抑制EC的管腔形成(tube formation ),并且抑制bFGF 诱导的角膜血管发生。我们的结果表明,靶向埃甫蛋白B2/EphB4及 其抗血管发生信号传导途径可能有益于依赖血管发生的疾病的治 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抑制内皮细胞中DNA合 成的方法,包括使动脉内皮细胞接触有效量的埃甫蛋白B2。该内皮 细胞中的DNA合成优选由VEGF、 bFGF或PDGF诱导,该内皮细 胞优选是动脉内皮细胞。还提供了一种抑制内皮细胞中p44/p42 MAP激酶活化的方法, 包括使动脉内皮细胞接触有效量的埃甫蛋白B2。该内皮细胞中的 p44/p42 MAP激酶活化优选由VEGF、 bFGF或PDGF诱导,该内皮细胞优选是动脉内皮细胞。另 一 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抑制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的方法,包括使动脉内皮细胞接触有效量的埃甫蛋白B2。该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优 选由VEGF、 bF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动脉内皮细胞中DNA合成的方法,包括使该动脉内皮细胞接触有效量的埃甫蛋白B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4-4-5 60/558,9991.一种抑制动脉内皮细胞中DNA合成的方法,包括使该动脉内皮细胞接触有效量的埃甫蛋白B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NA合成由VEGF、bFGF 或PDGF诱导。3. —种抑制动脉内皮细胞中p44/p42MAP激酶活化的方法,包 括使该动脉内皮细胞接触有效量的埃甫蛋白B2。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44/p4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泽公彦石桥达朗畑快右键本忠尚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曼生物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