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泻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7121 阅读:39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番泻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提取物中番泻叶总苷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以番泻苷A、B计≥50%,芦荟大黄素、番泻苷C的含量小于100PP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以番泻叶为原料,用水、低级醇或含水低级醇提取;2)过滤:提取后蒸去低级醇;3)除杂:水液经树脂吸附并用水或含水低级醇淋洗除去杂质;4)洗脱:用含水低级醇洗脱;5)浓缩:将所得洗脱液浓缩,蒸去低级醇;6)调pH值:将所得浓缩液用无机酸调节至酸性,静置,过滤,去滤液;7)干燥:将所得产物干燥,既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取物,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不高,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草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种番泻叶提取物 及其制备方法。(二)
技术介绍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6^Si'S a/7卯iYb7i'a 「aW)或尖叶番泻 (Cawia acwYbJis Z eh7e)的千燥小叶。中医认为,番泻叶甘、苦、 寒,归大肠经。具有泻热导泻,通便利水之功效,临床用于热结积滞、便秘 腹痛,水肿涨满等症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导 泻剂。根据对德国使用的98种导泻剂的统计分析表明,含番泻叶的制剂约 占40%。番泻叶制剂的销售总额远远超出了其它泻剂,显示了良好的市场发 展前景。1941年,番泻叶的主要有效成分番泻苷A, B被Stoll及其工作组分离 鉴定出来。1965年,Lemlin及Schmid等对番泻叶中的新成分番泻苷C, D 分别进行了分离与结构测定。此后,人们对番泻中蒽醌类物质的研究不断深 入,陆续分离鉴定出许多新的化合物。随着番泻叶制剂的大量使用,该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关注。 1996年6月德国药品管理机构一联邦药品和医疗用品研究所(BfArM)宣布 限制含蒽类化合物泻药的应用。限制使用的原因,是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番泻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提取物中番泻叶总苷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以番泻苷A、B计≥50%,番泻苷A、B的重量百分含量以干品计≥60%,芦荟大黄素、番泻苷C的含量小于100PPM。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番泻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提取物中番泻叶总苷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以番泻苷A、B计≥50%,番泻苷A、B的重量百分含量以干品计≥60%,芦荟大黄素、番泻苷C的含量小于100PPM。2、 -一种上述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1) 提取以番泻叶为原料,用水、低级醇或含水低级醇提取;2) 过滤提取后蒸去低级醇;3) 除杂水液经树脂吸附并用水或含水低级醇淋洗除去杂质;4) 洗脱用含水低级醇洗脱;5) 浓縮将所得洗脱液浓縮,蒸去低级醇;6) 调pH值将所得浓缩液用无机酸调节至酸性,静置,过 滤,去滤液;7) 干燥将所得产物干燥,既得本发明提取物。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述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提取用含水低级醇的碳数为C1一C3,包括 水、乙醇、甲醇或丙酮,浓度为X, 0《X《70%,加热温度为50— 100°C。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上述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提取用含水低级醇的浓度为X, 0 《X《概。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述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树脂包括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丙烯酸酯 或甲基丙烯酸酯中任意一种或几种为骨架材料的极性或非极性树脂。6、 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上述番泻叶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勤肖峰刘永彬孙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上海市电信] 2015年02月07日 23:47
    番泻叶,异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英文名FOLIUMSENNAE,为刺激性泻药,通过肠粘膜和神经从刺激肠蠕动,属于猛药,建议尽量少用。作用于结肠,一般几个小时内生效。[1]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