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9662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尽管含有氧化钛但变色、可见光透射率的变化、机械强度的下降都能够长期得到抑制的氟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氟树脂中分散有颜料的氟树脂膜中,使用作为颜料的从内侧起依次具备含氧化钛的粒子、含氧化铈的第1被覆层和含氧化硅的第2被覆层的复合粒子,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氧化钛,所述氧化铈的量为5~30质量份,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氧化钛,所述氧化硅的量为5~60质量份,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5~3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作为颜料的含氧化钛的复合粒子的。
技术介绍
氟树脂膜的耐候性和耐污染性等良好,因此被作为农舍或膜结构物(室外 展示场、运动设施等)的屋顶材料、墙壁装饰材料等使用。但是,氟树脂膜的 可见光透射率高,因此作为屋顶材料、墙壁装饰材料等使用时,内部过于明亮 或内部的温度易变得过高,因此有时需要抑制可见光透射率。作为抑制氟树脂膜的可见光透射率的方法,可例举反射可见光的方法、吸 收可见光的方法。其中,吸收可见光的方法中,氟树脂膜的温度上升,机械强 度下降,因此优选反射可见光的方法。作为将入射氟树脂膜的可见光反射的方法,可例举使折射率高的氧化钛颜 料等白色颜料分散于氟树脂膜中的方法。但是,含氧化钛颜料的氟树脂膜存在以下问题。(i) 紫外线容易引起氧化钛的变色、分解。其结果是,导致氟树脂膜的变色 和可见光透射率发生变化。(ii) 由紫外线产生的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会导致氟树脂膜变色或氟树脂膜 的机械强度下降。其结果是,引起氟树脂膜的可见光透射率的变化。(iii) 因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引起的氟树脂的分解产生氟化氢,与白色颜料 一起掺入涂膜的其它着色颜料因氟化氢而褪色。其结果是,导致氟树脂膜的变 色和可见光透射率发生变化。作为解决所述(i)的问题的颜料,提出了下述颜料。 (l)使氧化铈及致密无定形二氧化硅在金红石型氧化钛的表面析出的颜 料,该颜料中氧化铈的量为氧化钛的0.01 1.0质量%,致密无定形二氧化硅的量为氧化钛的1 8质量%(专利文献1)。(2)具备由氧化铝或氧化铝 二氧化硅形成的被覆层的金红石Ti02粒子的颜料,该颜料的粒子表面结合有Ti02的0.5 2重量%的量的铈阳离子及化学 计量的量的硫酸根阴离子、磷酸根阴离子或硅酸根阴离子。但是,本专利技术者有如下考虑。即,所述(1)及(2)的颜料虽抑制了紫外线导 致的颜料本身的变色、分解,但该颜料的光催化作用未被充分抑制。特别是未 考虑到与氟树脂同时使用,因此没有应对氟化氢的对策。所以,未解决(ii)、 (iii) 的问题,导致氟树脂膜的变色、可见光透射率的变化、机械强度的下降。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31583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59-184264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揭示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尽管含有氧化钛但变色、可见光透射率的变化、机械 强度的下降都能够长期得到抑制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氟树脂膜,该氟树脂膜的特征在于,包含氟树脂和被分散在该 氟树脂中的下述复合粒子。(复合粒子)所述复合粒子是从内侧起依次具备含氧化钛的粒子、含氧化铈的第1被覆 层和含氧化硅的第2被覆层的复合粒子,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氧化钛,所述氧化钸的量为5 30质量份, 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氧化钛,所述氧化硅的量为5 60质量份, 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5 3 u m。氟树脂的量设为100质量%时,氟树脂中的复合粒子的含量较好为20 质量%以下。本专利技术的氟树脂膜的按照JISR3106测定的可见光透射率较好为20 7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氟树脂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用表面被覆剂对复合粒子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调节复合粒子的甲醇疏水 度,混合该经过表面处理的复合粒子和氟树脂而获得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形为膜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氟树脂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混合复合粒子、氟树脂和金属皂而获得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形 为膜状。本专利技术的氟树脂膜尽管含有氧化钛但变色、可见光透射率的变化、机械 强度的下降都能够长期得到抑制。本专利技术的氟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可抑制氟树脂膜中的复合粒子的凝集。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促进耐候试验前后的例1及例2的氟树脂膜的光学图。图2是促进耐候试验前后的例8的氟树脂膜的光学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 (氟树脂膜)本专利技术的氟树脂膜是在氟树脂中分散作为颜料的特定复合粒子而获得 的膜。〈复合粒子〉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粒子是从内侧起依次具备含氧化钛的粒子、含氧化铈的第 1被覆层和含氧化硅的第2被覆层的复合粒子。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5 3wm,较好为0.2 2um。复合粒子的平均 粒径如果为0.15 um以上,则与要求透明度的化妆品用途的复合粒子(平均粒 径O.lwm以下)不同,可充分地反射可见光。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如果为 m以下,则可形成平滑的涂膜。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作为芯使用的含氧化钛 的粒子的平均粒径的1.1倍 10倍左右。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来测定。该测定方法是 将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粒子放入例如异丙醇等醇中,使固形成分浓度达到约0.1质量%后通过超声波等使复合粒子完全分散,接着,将其滴加在胶棉膜上,干燥后 实施SEM观察。本专利技术中,粒径是指待观察的粒子的粒子直径,平均粒径以 从所得的SEM像中随机抽取的20个粒子的平均值来定义。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该方法算出平均粒径。(含氧化钛的粒子)为了充分地反射可见光,复合粒子中作为芯使用含有折射率高的氧化钛的粒子。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0-292056号公报所述,作为芯使用了折射率低的氧 化硅粒子(二氧化硅、滑石、云母等)时无法充分反射可见光,为了抑制氟树脂 膜的可见光透射率,需要大量的复合粒子。作为含氧化钛的粒子,可例举氧化钛颜料、氧化钛被覆云母、含氧化钛的 复合氧化物颜料等。其中,从可见光的反射的角度考虑,优选氧化钛颜料,更 好的是球形度高的氧化钛颜料。作为含氧化钛的复合氧化物,可例举CrSbTi氧化物(橙色)、FeAlTi氧化 物(橙色)、NiSbTi氧化物(柠檬黄色)、NiCoZnTi氧化物(绿色)、MnSbTi氧化物 (棕色)等。此外,作为该复合氧化物的颜料,可例举黄色颜料(钛黄、铬黄等)、 绿色颜料(钴锌钛等)、棕色颜料(锰棕等)等。含氧化钛的复合氧化物也会因紫外线而出现变色、分解,且显现出光催化 作用。因此,该复合氧化物的粒子被含氧化铈的第1被覆层和含氧化硅的第2 被覆层覆盖。藉此,可获得紫外线导致的变色、分解及光催化作用得到抑制, 耐氟化氢性良好,具有作为芯使用的该复合氧化物粒子的本来的颜色的复合粒 子。含氧化钛的粒子的平均粒径较好为0.1 2um,更好为0.2 l"m。含氧 化钛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如果为0.1 um以上,则与要求透明度的化妆品用途的 氧化钛颜料(平均粒径0.05wm以下)有所不同,可充分反射可见光。含氧化钛 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如果为2u m以下,则可制得厚度50u m以下的较薄的氟树 脂膜。含氧化钛的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通过与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粒子同样的方法计 算求得。(第1被覆层)第1被覆层是含氧化铈的层。氧化铈的紫外线阻挡能力强,因此第1被覆 层可减少到达含氧化钛的粒子的紫外线。第1被覆层可以是仅由氧化铈形成的层,也可以是由氧化铈和其它的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形成的层。从紫外线阻挡能力强的角度考虑,作为第l被 覆层,优选仅由氧化铈形成的层。即使在不设置第1被覆层而仅设置了第2被覆层的情况下,由于含氧化钛 的粒子未与氟树脂接触,因此光催化作用导致的氟树脂膜的劣化也能得到一定 程度的抑制。但是,与设置了第l被覆层及第2被覆层的情况相比,其抑制氟 树脂膜的劣化的效果较低。即,为了抑制氟树脂膜的劣化,减少到达含氧化钛 的粒子的紫外线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氟树脂膜,其特征在于,包含氟树脂和被分散在该氟树脂中的下述复合粒子, 所述复合粒子是从内侧起依次具备含氧化钛的粒子、含氧化铈的第1被覆层和含氧化硅的第2被覆层的复合粒子, 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氧化钛,所述氧化铈的量为5~30质 量份, 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氧化钛,所述氧化硅的量为5~60质量份, 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5~3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贺广志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