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长期库存的表面改性氟树脂膜的制造方法、表面改性氟树脂膜与橡胶接合而成的橡胶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由橡胶复合体形成的医用橡胶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面改性氟树脂膜的制造方法是对氟树脂膜RF的表面照射来自阳极层离子源2的离子束而使其表面粗面化的制造方法。对由此制造的表面改性氟树脂膜,通过在经粗面化的表面重叠橡胶并进行硫化成型,从而能够同时将它们牢固地粘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改性氟树脂膜、氟树脂膜与橡胶接合而成的橡胶复合体以及由橡胶复合体形成的医用橡胶制品。
技术介绍
氟树脂除了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异之外,还因具有自润滑性而具有摩擦系数低等特征。然而,由于氟树脂与通用树脂相比,价格极高,所以尽管具有优异的特性,但其用途受到限制。另外,氟树脂因其化学稳定性,所以难以利用粘合剂将片状或薄膜状的氟树脂层 压于其它材料而实现使用量的削减,例如在能够发挥化学稳定性的医药品容器的塞子等中的应用没有普及。对此,为了能够利用粘合剂将氟树脂粘合于其它材料,提出了如下技术对氟树脂成型物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照射而使其粗面化,并且将成型物表面的氟原子置换成被注入的等离子体离子原子,从而改善氟树脂成型物表面的亲水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2635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那样的利用等离子体处理将非活性的表面原子用其它原子置换而进行亲水化的方法中,已知具有因聚合物的热波动而导致处理面(改性面)潜入树脂内部的问题。另外,还已知因生成的亲水性低分子物质游离等因素而导致表面改性效果(亲水性)的持续性存在问题。在表面改性效果发生经时减少时,由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方法进行了表面改性的氟树脂系生成物的估定使用期(库存期)被限制成短期。于是,若因需求预测的错误而减少以氟树脂系生成物为材料的后续工序的生产量,则库存的氟树脂系生成物作为材料而言有可能变得不合格(次品)。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长期库存的表面改性氟树脂膜的制造方法、表面改性氟树脂膜与橡胶接合而成的橡胶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由橡胶复合体形成的医用橡胶制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表面改性氟树脂膜的制造方法是对氟树脂膜的表面照射来自阳极层离子源的离子束而将上述表面粗面化的制造方法。优选将在上述阳极层离子源中用于使离子束生成的照射电压设为I. 5kV以上。上述氟树脂膜为PTFEdiT^ PTFE、PFA、ETFE中的任一种。PTFE由于耐热性高、摩擦系数最低,所以在制造用于高温部分的橡胶复合体、用于滑动部分的橡胶复合体中得到使用。改性PTFE由于物性与PTFE相近且成型性良好,所以适于制造复杂形状的橡胶复合体。PFA和ETFE能够成型为平滑的片,适于制造要求表面平滑性的橡胶复合体。就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橡胶复合体的制造方法而言,从阳极层离子源对氟树脂膜的表面照射离子束而将所述表面粗面化,在上述氟树脂膜的上述表面重叠橡胶并进行硫化成型,从而同时将它们粘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用橡胶制品由氟树脂膜和橡胶构成,上述氟树脂膜的表面受到来自阳极层离子源的离子束的照射而粗面化,在上述氟树脂膜的经粗面化的表面重叠上述橡胶并进行硫化成型,从而上述橡胶进入上述氟树脂膜的经粗面化的表面,通过锚定效应而固着于上述氟树脂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长期库存的表面改性氟树脂膜的制造方法、表面改性氟树脂膜与橡胶接合而成的橡胶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由橡胶复合体形成的医用橡胶制品。 附图说明图I是表面改性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离子照射装置的外观图。图3是与离子照射装置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利用离子照射装置进行离子束照射的情况的图。图5是表示照射电压对剥离强度造成的影响的图。图6是表示照射电压为I. 5kV时移动速度对剥离强度造成的影响的图。图7是表示预充式注射器中使用的医用橡胶制品的图。图8是医用橡胶制品的斜视图。图9是医用橡胶制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表面改性装置I的概略图,图2是离子照射装置2的外观图,图3是与离子照射装置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图。表面改性装置I是使构成橡胶复合体的氟树脂膜RF的表面进行改性的装置。表面改性装置I由处理室3、离子照射装置2、离子照射移动装置、保持装置4、前室5以及真空装置6构成。处理室3是容纳离子照射装置2、离子照射移动装置以及保持装置4且可以密闭的房间。离子照射装置2整体形状为细长的长方体,具备狭缝11、空间12、阳极13以及气体通道14。离子照射装置2是改良了阳极层型霍尔推力器的阳极层离子源。狭缝11是在离子照射装置2的细长的一面15 (以下称为“照射侧面15”),短的两端边缘侧分别弯曲成圆弧状且长的两边缘侧为直线的成环的间隙。将形成照射侧面15的部分中的狭缝11内侧的部分称为内极16,将狭缝11外侧的部分称为外极17。就离子照射装置2而言,至少具有照射侧面15的材料由强磁性体制作,利用装入离子照射装置2的永久磁铁,内极16被磁极化成S极,外极17被磁极化成N极。空间12是设置在离子照射装置2的内部、通过狭缝11与外部连通、其宽度比狭缝11大且与狭缝11的形状对应的环状空腔。阳极13是容纳在环状空间12中的环状电极。阳极13由铜或铜合金制成。气体通道14是用于将作为离子源的气体从离子照射装置2的外部导入空间12内的通道。离子照射装置2中,外极17接地(地线),阳极13与直流电源连接。就离子照射装置2而言,形成照射侧面15的部分(有时简称为“照射侧面15”)接地,在与阳极13之间施加电压。另外,离子照射装置2通过内极16被磁极化为S极且外极17被磁极化为N极,从而在狭缝11的开口部分,形成为磁场相对于轴向的电场大致正交。在离子照射装置2的环状空间12中的狭缝11附近,利用在照射侧面15与阳极13 之间移动的电子,从气体通道14供给的气体被等离子体化而产生离子化。生成的电子朝向照射侧面15,离子在阳极13与狭缝11之间的薄层(阳极层)中被加速,从狭缝11释放到外部。离子照射移动装置是用于使离子照射装置2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装置。离子照射移动装置使离子照射装置2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正交(使长度方向为垂直方向)并保持离子照射装置。离子照射移动装置被设计为离子照射装置2的照射侧面15与移动方向的角度α在O度 90度的范围内可任意变更。离子照射移动装置能够对往复的移动速度及在往动(往動)端、复动(複動)端的静止时间、移动次数(将往动和复动分别设为I次)等移动条件进行各种变更地进行工作。离子照射移动装置可以使离子照射装置2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或者在既非水平又非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保持装置4是用于保持作为改性对象的氟树脂膜RF的装置。保持装置4具备具有厚度的牢固的长方形玻璃基板21。玻璃基板21以其表面成为垂直的方式被装入保持装置4。保持装置4被可静止地配置在如下位置,即,无论往复移动的离子照射装置2在任何位置,玻璃基板21的表面和离子照射装置2在与往复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都成为恒定的位置。此处设为“可静止”是由于如后所述保持装置4可在处理室3与前室5之间移动的缘故。前室5是能够容纳保持装置4且可密闭的房间。前室5与处理室3连接,利用可用远距离操作进行开关的门与处理室3隔开。保持装置4可在前室5与处理室3之间移动,保持装置4在前室5与处理室3之间的移动是通过开关将它们隔开的门且从外部进行远距离操作来进行的。真空装置6由前段真空泵25、后段真空泵26以及多个自动阀27、28、29、30、31构成。前段真空泵25是在真空度低的阶段工作的粗抽泵,可使用油旋转泵。前段真空泵25介由自动阀27、28与处理室3及前室5连接。后段真空泵26是为了得到高真空度而工作的真空泵,可使用低温泵。后段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宏昭,八尾英治,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