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微孔聚烯烃膜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物理性质而已经广泛用于 各种电池隔板、分离用过滤器和微滤膜。
技术介绍
在由聚烯烃制备微孔膜的各种方法中,湿法包括在高温下混合聚烯 烃与稀释剂以形成单相,所述单相然后在随后的冷却步骤中分离成为聚 烯烃和稀释剂。随后提取稀释剂以在聚烯烃膜中产生空隙。根据该湿法, 可制得厚度薄且均匀的微孔膜,这些膜的物理性质也很优异,因而所述 膜可用作诸如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电池隔板。取决于稀释剂与聚合物(树脂)混合、相分离和形成孔隙的方式, 制备多孔膜的湿法分为固-液相分离和液-液相分离。在将聚合物和稀释剂 在高温下混合以形成单相的步骤之前,这两种方法涉及相同的程序,不 过相分离机制的差异给出了最终得到的微孔膜的不同性质。在固-液相分离的情况中,在聚合物因冷却而结晶从而固化之前不出 现相分离。换句话说,由于聚合物链结晶,其迫使稀释剂被挤出晶体外 而导致相分离。所以,通过相分离而形成的相的尺寸会如聚合物晶体的 尺寸一样非常小,并且无法对分离的相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进行不同 的控制。经由该方法形成的隔板由于渗透性较低而不能应用于近来开发 的具有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微孔聚烯烃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通过将以下成分分别注入挤出机中而使它们混合:15重量%~55重量%的聚烯烃(成分Ⅰ),和85重量%~45重量%的与所述聚烯烃形成热力学单相的稀释剂(成分Ⅱ)和能够与所述聚烯烃进 行热力学液-液相分离的稀释剂(成分Ⅲ),其中成分Ⅰ和成分Ⅱ在所述挤出机的1/3之前的位置注入/混合,成分(Ⅲ)在所述挤出机的1/3至2/3之间的位置注入/混合,并且注入成分(Ⅲ)的位置之后的温度升至高于成分(Ⅰ)、(Ⅱ)和(Ⅲ)的混合物的液-液相分离的温度以使所述混合物在所述挤出机中成为热力学单相; (b)使熔融物通过挤出温度不高于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根,李章源,姜贵权,郑仁和,
申请(专利权)人:SK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