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7336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上位机软件模块(4)、射频模块(201)、射频模块(202)、天线(301)、天线(302);射频模块(201)与天线(301)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1),射频模块(202)与天线(302)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一次阅读证件内部任何区域的非接触式IC;可为证件内部的非接触式IC提供充足的工作能量;可降低证件阅读机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可有效地解决带有屏蔽层的本式电子证件的稳定读写问题;可避免多个读卡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保证较高的阅读成功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属于非接触式IC卡读写机具领域,特别涉及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本式证件中一般包含持证人的照片等图像信息和姓名、身份等文字信息,通常采用OCR阅读机进行机读。随着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在传统的本式证件中加入非接触式IC,存储证件的电子信息,以增强本式证件的安全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本式电子证件;通常,本式电子证件内部的非接触式IC可能位于打开后的本式电子证件的封面、封底或任何中间页内。因此,当本式证件打开后,其中的非接触式IC既可能与封面在一个平面上,也可能与封底在一个平面上。这就要求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的射频读写部件必须能够准确判断证件内部非接触式IC的位置,才能确保后续读写操作的顺利进行。目前,传统的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内的射频读写部件通常由主控板、射频信号传输线和天线三部分构成,主控板在上位机软件的驱动下通过天线完成对本式电子证件的读写操作。现有的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内部的射频读写部件均采用如下两种设计方案实现对本式内部非接触式IC位置的判断和读写。(1)采用两套独立的射频读写部件;该方案中,每套射频读写部件的天线只有一个射频读写区域,分别对应打开后的本式电子证件的封面和封底。采用这种方案的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在感知本式电子证件进入阅读区域后,分别通 过两套射频部件向本式电子证件发送信号,通过能否收到正确的应答来判断其 相应读写区域内是否存在证件内的非接触式ic。能够收到正确应答的那套射 频读写部件将继续完成后续的读写操作。(2)采用一套具有两个读写区域的射频读写部件;该方案中,射频读写部 件的天线具有两个射频读写区域,分别对应打开后的本式电子证件的封面和封 底,两个读写区域始终处于相同的工作状态。采用这种方案的本式电子证件阅 读机的两个射频读写区域发送和接收到的信号是相同的,只要证件的非接触式 IC进入任何一个读写区域内即可完成相应读写操作。现有的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内部的射频读写部件所采用的两种设计方案 分别具有如下优缺点(a)采用两套独立的射频读写部件的这种方案的优点是 技术难度较低,缺点是需要两块主控板,成本较高,读写速度较慢等;(b)采用一套具有两个阅读区域的读写部件的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技术 难度较高,输出能量较低,对有屏蔽层的证件阅读效果较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式电子证件阅读 机射频装置。本技术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上位机软件模块、射频模块、天线;射频模块与对应的天线直接连接匹配构成多个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射频单元。当接受查验的本式电子证件进入本实 用新型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的有效阅读区域之后,控制模块将分别通 过两个射频单元向本式电子证件发送信号。如其中 一个射频单元收到正确的应答信号,则表明本式证件内部的非接触式ic处于该套射频单元的读写区域内。4控制模块将通过该套射频单元完成后续读写操作。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一次完成本式证件内部非接触式ic读写操作的 问题,提高了读写速度、成功率和能量利用率,尤其能够很好地解决具有屏蔽 层的本式电子证件的稳定读写问题。具体有如下优点-1. 能够一次阅读证件内部任何区域的非接触式IC;2. 能够为证件内部的非接触式IC提供充足的工作能量;3. 能够降低证件阅读机的设计难度和成本;4. 能够有效地解决带有屏蔽层的本式电子证件的稳定读写问题;5. 能够避免多个读卡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6. 能够保证较高的阅读成功率;7. 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介绍,如图1 所示,本技术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与控制模块连 接的上位机软件模块4、射频模块201、射频模块202、天线301、天线302; 射频模块201与天线301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1 , 射频模块202与天线302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2, 所述控制模块1控制具有不同地址的射频单元501和射频单元502在上位机软 件模块4的驱动下通过天线301和天线302完成对本式电子证件的读写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当接受查验的电子护照进入本技术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的阅读区后,控制模块1首先启动射频单元501,检测其阅读区域 内是否存在电子护照IC。如果存在,再进行相关读写操作;否则,在关闭该 射频单元501后启动射频单元502,再次进行判断和操作。在成功判断证件的所在的读卡区域之后,控制模块将通过该读卡区域所对应的射频单元完成后续 读写操作。本技术只需增加射频单元的数量,即可构成多个阅读区域,即本实用 新型射频单元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2个以上。本技术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射频模块、天线及其阻抗匹配网络。 本技术适用于射频模块和天线之间的任何连接方式。 本技术适合于主控模块和射频部分之间的任何连接方式。 本技术可以用在除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以外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中。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 的上述实施例所做出的任何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的本 技术的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上位机软件模块(4)、射频模块(201)、射频模块(202)、天线(301)、天线(302);射频模块(201)与天线(301)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1),射频模块(202)与天线(302)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射频单元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上位机软件模块(4)、射频模块(201)、射频模块(202)、天线(301)、天线(302);射频模块(201)与天线(301)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1),射频模块(202)与天线(302)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2);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一次阅读证件内部任何区域的非接触式IC;可为证件内部的非接触式IC提供充足的工作能量;可降低证件阅读机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可有效地解决带有屏蔽层的本式电子证件的稳定读写问题;可避免多个读卡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保证较高的阅读成功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文档编号G06K7/00GK201302720SQ20082012398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如彩, 刚 李, 熠 肖, 林 谭, 陶小菘 申请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本式电子证件阅读机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上位机软件模块(4)、射频模块(201)、射频模块(202)、天线(301)、天线(302);射频模块(201)与天线(301)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1),射频模块(202)与天线(302)直接连接匹配构成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射频单元(5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林肖熠李刚张如彩陶小菘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