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塞莫金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车辆的HVAC系统的外部噪声降低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44055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车辆的HVAC系统,所述车辆包括推进系统、车架、客舱和联接到车架的车门。HVAC系统包括制冷回路,该制冷回路基于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选择地控制客舱温度。制冷回路包括:外部换热器、联接到外部换热器的第一空气移动装置、内部换热器、联接到内部换热器的第二空气移动装置,和压缩机。HVAC系统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运行以检测车辆状态,所述车辆状态包括车门位置、车辆位置和推进系统载荷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器被编程为响应于感测到的客舱温度和检测到的车辆状态调整制冷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更特定地,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种HVAC系统,所述HVAC系统包括制冷回路和编程为基于车辆状态调整制冷回路的控制o
技术介绍
一般地,车辆HVAC系统包括冷凝器或气体冷却器、压缩机、蒸发器和一个或多个 风扇,该风扇引导空气经过冷凝器或气体冷却器和/或蒸发器。通常,HVAC系统的主要外 部噪声源由风扇的运行生成。当车辆静止且车辆发动机怠速时,由风扇或HVAC系统的其它 部件生成的外部噪声最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所述车辆包括推进系统、车 架、客舱和联接到车架的车门。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回路和控制器。制冷回路可运行以基于 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选择地控制客舱温度。制冷回路包括由车架支承的外部换热器、联接 到外部换热器的用于引导空气经过外部换热器的第一空气移动装置、由车架支承的且与外 部换热器流体连通的内部换热器、联接到内部换热器用于引导空气经过内部换热器的第二 空气移动装置,和由车架支承的且与外部换热器和内部换热器流体连通的压缩机。控制器 可运行以检测车辆状态,所述车辆状态包括车门位置、车辆位置和推进系统载荷中的至少 一个。控制器与制冷回路通信以响应于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和检测到的车辆状态调整制冷 回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联接到车架的推 进系统、客舱、联接到车架且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以选择地允许进入客舱的 车门,和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可在第一模式和比第一模式更安静的第二模式中运行,且包括 制冷回路,该制冷回路可运行以基于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来选择地控制客舱内温度。车辆 也包括感测车辆状态的传感器,所述车辆状态包括车门位置、车辆位置和推进系统载荷中 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也生成指示车辆状态的信号。控制器布置在车辆中且与空调系统通信, 以响应于感测到的客舱温度调节制冷回路的运行。控制器进一步与传感器通信以接收指示 车辆状态的信号,且响应于指示车辆状态的信号选择地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改变空 调系统。在再另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行车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车辆中 提供客舱和具有制冷回路的空调系统。制冷回路可运行以基于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控制客 舱内温度。该方法也包括启动空调系统且基于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使用制冷回路来选择地 调整客舱环境、感测包括车辆的车门位置、车辆位置和车辆的推进系统载荷中至少一个的 车辆状态,和响应于车辆状态降低制冷回路的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将通过考虑详细描述和附图变得显见。附图说明图1是车辆的透视图,所述车辆包括实施了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 系统。图2是图1的HVAC系统的示意性视图。图3是HVAC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任何实施例前,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在其应用方面不限制于在 如下描述中阐述的或在如下附图中图示的构造细节和部件布置。本专利技术可具有其它实施例 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也应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措辞和术语用于描述目的且不应视作限 制。在此,“包括”、“包含”或“具有”及其变体的使用意味着包括其后所列出的项目及其等 价物以及另外的项目。除非指明或另外地限制,术语“安装”、“连接”、“支承”和“联接”及 其变体广义地使用且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承和联接。另外,“连接”和“联接”不 限制于物理或机械的连接或联接。图1示出了示例性的车辆10。在图1中图示的实施例中,车辆10是运送乘客(未 示出)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的公共交通大客车。在其它实施例中,车辆10可以是校车或运 送乘客的其它商用车辆。在下文中,术语“车辆,,应用于表示所有这样的乘客车辆,且不应 理解为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限制为公共交通大客车。图1和图2示出了车辆10包括车架15、由车架15支承的客舱20、车轮25和隔间 30。车架15包括定位在车辆10的侧面上的车门35。如在图1中示出,第一车门35位于邻 近车辆10的前端,且第二车门35定位在车架15上朝向车辆10的后端。每个车门35在打 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以选择地允许进入客舱20。如在图2中示出,车辆10包括车门控制装置40,该车门控制装置联接到每个车门 35 (仅示出一个)。车门控制装置40可运行以将车门35在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 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车门控制装置40由车辆10的操作者手动操作以打开和关闭车门35。 在其它实施例中,车门控制装置40能够自动打开和关闭车门35 (例如,通过电子信号等)。 在再其它实施例中,可为车辆10的每个车门35提供一个车门控制装置40以独立地打开和 关闭每个车门35。车门传感器45联接到每个车门35以感测何时一个或所有车门35处于打开位置, 且生成指示车门35的各位置的信号。例如,车门传感器45能够生成指示处于打开位置的 一个或所有车门35的第一信号,且能够生成指示处于关闭位置的该车门35的第二信号。替代地,当车门35处于关闭位置时,车门传感器45明确地不生成信号(即,当车 门35处于关闭位置时,传感器处于“沉默”状态)。然而,当车门35关闭时车门传感器45 的沉默可指示车门35处于关闭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车门传感器45可联接到两个 或所有车门35。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为每个车门35提供车门传感器45,以单独地感测各车 门35的位置。隔间30位于邻近车辆10的后端(图1),且包括推进系统50,所述推进系统50联接到车架15以驱动车轮25。在一些实施例中,隔间30可位于车辆10上的其它位置(例如,邻近前端等)。推进系统50 (例如,原动机,发动机等)可以是内燃机,或替代地是混合动力发动 机,所述混合动力发动机包括联接到内燃机的电力系统。在其它实施例中,推进系统50 可 以是完全电力系统(例如,电池组件)而无相应的内燃机。在后文中,术语“推进系统”应 用于表示所有这样的推进系统,且应不解释为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限制于内燃机。一般地,推进系统50除对车轮25提供动力外,向车辆隔间和附件提供即使并非全 部也是大部分的动力,且包括“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一般地,车辆10能够在一个或 多个速度下运行,且推进系统50是车辆10行驶速度的主要驱动部件或机构。推进系统50 进一步能够在相对高的载荷和相对低的载荷下运行。推进系统50所处的载荷通过每单位 时间做功量限定,该每单位时间做功量必须由推进系统50提供以移动或运行车辆10。换言 之,推进系统50的载荷通过必须由推进系统50提供以移动和运行车辆10的输出功率的量 限定。例如,当车辆10移动上坡或越过粗糙地面时,推进系统50处于相对高的载荷。当车 辆10移动下坡时,当车辆10移动越过相对平的地面时,或当推进系统50怠速时,推进系统 50处于相对低的载荷。一般地,推进系统50的载荷改变能够通过推进系统50的输出功率 的改变指示,所述输出功率例如以千瓦或马力测量。传感器55联接到推进系统50以感测推进系统50的状态,且生成指示推进系统状 态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55构造为检测推进系统50的运行载荷。在这些实施 例中,传感器55生成指示推进系统载荷的信号。在其它实施例中,传感器55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所述车辆包括推进系统、车架、客舱和联接到所述车架的车门,所述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能够运行以基于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选择地控制客舱温度,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外部换热器,所述外部换热器由所述车架支承,第一空气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空气移动装置联接到所述外部换热器,用于引导空气穿过所述外部换热器,内部换热器,所述内部换热器由所述车架支承,且与所述外部换热器流体连通,第二空气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空气移动装置联接到所述内部换热器,用于引导空气穿过所述内部换热器,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由所述车架支承,且与所述外部换热器和所述内部换热器流体连通;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运行以检测车辆状态,所述车辆状态包括车门位置、车辆位置和推进系统载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制冷回路通信且被编程为响应于感测到的客舱温度和检测到的车辆状态来调整所述制冷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7-11-20 11/942,980一种用于车辆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所述车辆包括推进系统、车架、客舱和联接到所述车架的车门,所述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能够运行以基于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选择地控制客舱温度,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外部换热器,所述外部换热器由所述车架支承,第一空气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空气移动装置联接到所述外部换热器,用于引导空气穿过所述外部换热器,内部换热器,所述内部换热器由所述车架支承,且与所述外部换热器流体连通,第二空气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空气移动装置联接到所述内部换热器,用于引导空气穿过所述内部换热器,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由所述车架支承,且与所述外部换热器和所述内部换热器流体连通;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运行以检测车辆状态,所述车辆状态包括车门位置、车辆位置和推进系统载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制冷回路通信且被编程为响应于感测到的客舱温度和检测到的车辆状态来调整所述制冷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为响应于第 一车辆状态的检测而降低所述第一空气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空气移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中 的至少一个的速度,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为响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检测而增加先前 以降低的速度运行的所述第一空气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空气移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中的至 少一个的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其中第一车辆状态包括检测到处于 打开位置的所述车门,并且其中第二车辆状态包括检测到处于关闭位置的所述车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其中第一车辆状态包括检测到紧密 接近独立结构的车辆位置,并且其中第二车辆状态包括检测到距所述独立结构至少预定距 离的车辆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其中第一车辆状态包括检测到处于 第一预定值以上的推进系统载荷,并且其中第二车辆状态包括检测到处于第二预定值以下 的推进系统载荷。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为响应于第 二车辆状态且在增加先前以降低的速度运行的所述第一空气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空气移动 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中的至少一个的速度之前启动预定延迟。7.—种车辆,包括车架;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联接到所述车架;客舱;车门,所述车门联接到所述车架,且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地允 许进入所述客舱;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所述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能够在第一模式和比该第一模式更 安静的第二模式中运行,所述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能够运行以基于感测到的客舱内温度选择地控制该客舱内温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构造为感测车辆状态且生成指示所述车辆状态的信号,所述车辆 状态包括车门位置、车辆位置和推进系统载荷中的至少一个;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布置在所述车辆中且与所述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通信,以响应于 感测到的客舱温度来调节所述制冷回路的运行,所述控制器进一步与所述传感器通信,以 接收指示所述车辆状态的信号且响应于该信号选择地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改变所 述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车门通信,以感测车门位置且 生成指示所述车门位置的信号,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为响应于指示所述车门处于关 闭位置的信号而在第一模式中运行所述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编 程为响应于指示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哈尔黑加尔阿尔诺斯特胡里赫米哈尔科尔达安东宁里斯卡
申请(专利权)人:塞莫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